魚類的寄生蟲(26)

魚    蝨

 

        魚蝨為淡水魚類最常見的一種甲殼類外寄生蟲,主寄生於各種淡水魚類的體表,於世界各處皆有類似品種分佈,臺灣及亞洲地區的魚蝨,以日本魚蝨 ( Argulus  japonicus ) 最常見,不具宿主種別性,常感染鯉魚、草魚、吳郭魚等各種淡水魚類。

●病因:

        魚蝨屬於節肢動物門、甲殼綱、鰓尾亞綱、魚蝨目,體扁平呈盾狀,體色淡綠色或棕色或淺灰色,大小約 5 ~ 10 mm,雌蟲體形較雄蟲為大。

        成熟的蟲體可分為頭、胸、腹三部份,頭部兩側向後延伸形成馬蹄形的背甲,常與第一胸節癒合為頭胸部,背甲腹面邊緣佈滿許多倒生的小刺。複眼一對位於前端兩側,呈腎形,由許多小眼構成,外圍包有透明的血竇,中眼一個位於體中間,由 3 個單眼構成。頭部具附肢五對,特化成吸盤及肢爪,用以幫助蟲體吸附於宿主。吸盤一對位於體前端兩側,大而明顯由小顎特化而成。口管圓筒形,位於體中央部位,內有吻刺能上下左右移動,用以吸食宿主的血液,於吻刺的基部有毒腺細胞,能分泌毒液,經輸送小管送到吻刺前端,毒液含細胞性溶解毒素,會造成傷口紅腫發炎。胸部四節,具泳足四對,泳足為雙肢型,為魚蝨的主要運動器官,能於水中做短時間的游動,於胸節與泳足上的具突起與小毛,具感覺作用。腹部不分節,為一對扁長形橢圓葉片,內充滿血竇,為主要的呼吸器官,兩葉之間凹陷為肛竇,內具一對形小的尾叉,上有剛毛數根,肛竇內凹的程度因種別不同而有差異,可為分類上的依據。

        雌性魚蝨於成熟後會離開寄生,於水草、石塊、池壁上產卵,卵呈橢圓形,大小約 0.3 ~ 0.6 mm 外包覆一層膠狀物,可粘附於附著物上,常縱行整齊排列,每次產卵約數十粒到數百粒,於卵內形成無節幼蟲;於水溫適宜時,約 2 週可孵化出第一幼生橈腳幼蟲,其形態類似成蟲,大小約 0.5 mm,但不具吸盤,開始找尋寄主寄生,幼蟲多寄生於鰓與鰭,經數次蛻皮才發育為成蟲,時間約需 1 個月。

●症狀:

        1.魚隻緊迫不安,常會激烈快速游動,於石塊、池壁磨擦魚體,或跳躍企圖抖落附著的魚蝨。

        2.體表皮膚常因魚蝨口器的傷害造成紅腫發炎。

●診斷:

        1.觀察魚隻的行為表現,如於水中快速游動,於水面跳躍或磨擦魚體等症狀。

        2.檢查體表能自由移動的魚蝨體。

●治療:

        1.美舒添 ( masoten )

        0.2 ~ 0.5 ppm,每週授藥一次,連續 2 ~ 3 次。

●預防:

        1.放養前清池曬坪乾燥數天,以便殺死潛伏的蟲卵。

        2.加強水流強度,可減少魚蝨的附著寄生。

        3.常發生感染的魚池,於春夏水溫回升時,定期以藥物控制,以降低魚蝨的數量。

       

養魚世界(p.87∼88)─龍門水產、九九年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