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生產效率才能提升競爭力
黃次洋常務監事
【本刊訊】沒有比較不知高低,沒有競爭不知強弱,過去數拾年蛋雞產業的生態一直都是封閉的,沒有外來的競爭,只要能渡過低迷景氣,後面的好景氣大賺錢是可以期待的,因此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相對之下就顯得不是那麼重要,難怪很多蛋農抱怨產蛋率高有什麼用?每台斤 12 元不是照樣虧錢?!所以期待減產,不論是淘汰或強制換羽甚至是延緩入雛等等,自然就成為蛋農所最關心、最敏感的切身問題,於是『什麼提升生產效率才能降低成本,提升生產效率才能提升競爭力』都已經被拋之腦後,只有腦筋『秀鬥』的人才在蛋價低迷時提出這樣的問題……。
外來的競爭將在加入 W.T.O 後展開一場市場爭奪的戰爭,到底國產雞蛋競爭力在那裡?願以客觀的條件從生產面及銷售面加以分析如下:
壹、生產面
一、造蛋成本:以日本為例,年平均日產蛋量 52g,並假定每隻每日飼料消耗量為 110g,飼料換蛋率則為 110g ÷ 52g = 2.12,也就是 2.12 公斤飼料可換 1 公斤的雞蛋,而我國年平均日產蛋量約 45g,飼料換蛋率則為 110g ÷ 45g = 2.44 對照計算如下:
日本 飼料換蛋率 110g ÷ 52g = 2.12
台灣 飼料換蛋率 110g ÷ 45g = 2.44
110g ÷ 46g = 2.39
110g ÷ 47g = 2.34
110g ÷ 48g = 2.29 台灣競爭力應在 48g 以上
110g ÷ 49g = 2.24
110g ÷ 50g = 2.20
每台斤雞蛋成本計算方式,以飼料單價每公斤 6 元及飼料佔總成本 67%為基礎
日飼料量 g |
蛋 重 g |
飼 料 | 飼 料 單 價 |
每公斤 蛋 價 |
公 斤 換 算 台 斤 |
每台斤 蛋 價 |
總 成 本 | 每 台 斤 造蛋成本 |
每 升 1g 成本降低 |
110g÷ | 42g= | 2.61× | 6元= | 15.66× | 0.6= | 9.39元× | 1.5= | 14.08 | -0.38元 |
110g÷ | 43g= | 2.55× | 6元= | 15.30× | 0.6= | 9.18元× | 1.5= | 13.77 | -0.31元 |
110g÷ | 44g= | 2.50× | 6元= | 15.00× | 0.6= | 9.00元× | 1.5= | 13.50 | -0.27元 |
110g÷ | 45g= | 2.44× | 6元= | 14.64× | 0.6= | 8.78元× | 1.5= | 13.17 | -0.33元 |
110g÷ | 46g= | 2.39× | 6元= | 14.34× | 0.6= | 8.60元× | 1.5= | 12.90 | -0.27元 |
110g÷ | 47g= | 2.34× | 6元= | 14.04× | 0.6= | 8.42元× | 1.5= | 12.63 | -0.27元 |
110g÷ | 48g= | 2.29× | 6元= | 13.74× | 0.6= | 8.24元× | 1.5= | 12.36 | -0.27元 |
110g÷ | 49g= | 2.24× | 6元= | 13.44× | 0.6= | 8.06元× | 1.5= | 12.09 | -0.27元 |
110g÷ | 50g= | 2.20× | 6元= | 13.20× | 0.6= | 7.92元× | 1.5= | 11.88 | -0.21元 |
110g÷ | 51g= | 2.15× | 6元= | 12.90× | 0.6= | 7.74元× | 1.5= | 11.61 | -0.27元 |
110g÷ | 52g= | 211× | 6元= | 12.66× | 0.6= | 7.59元× | 1.5= | 11.38 | -0.23元 |
註:由以上數據估算台灣蛋雞產業競爭力的指標應該如下:
1.全場年平均每隻日產蛋量 48g 以上 ( 日本 52g 以上 )
2.飼料換蛋率 2.3 以下 ( 日本 2.12 以下 )
3.每台斤造蛋成本 12.5 元以下 ( 日本 11.45 元以下 )
二、如何達到年平均每隻日產蛋量 48g 以上?
1.育雛期
(1)隔離育雛:堅守統進統出的則原則及澈底的生物安全措施是育雛成功的首要條件,重視衛生管理可減少抗生素的使用及彌補疫苗的空窗期。
(2)設備齊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足夠的餵食空間是整齊度良好的保證。舒適的溫控調節功能是現代化雞舍必備的條件,而無緊迫的保溫及廢溫過程是育雛成功的重要工作。
(3)基礎免疫:初生雛的基礎免疫影響終生的健康,尤其是免疫系統的早期保護,是往後所有防疫計劃成敗的關鍵,因此,如馬立克及甘保羅等疫苗應在孵化室完成,而且愈早愈好。
(4)管理得當: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無緊迫的保溫及廢溫過程是整個育雛工作的重點,因此有人說『保溫決勝負,廢溫定輸贏』一點也不為過。
(5)營養需求:小雞料以滿足雛雞骨骼發育健全為重點,約 8 週左右骨架可發育完全,更換中雞料應以實際發育狀況為依據,按日期計算往往落差很大。( 依各別雞種營養需求推薦為準 )。
2.育成期
(1)延續育雛期各項管理工作。
(2)點燈計劃:育成期固定的光照時間非常重要,維持固定的光照時間,不受季節日照時間長短的影響,是初產雞準時產蛋的必要手段,否則延後產蛋浪費飼料及提前產蛋所引發的不良症候,都是不必要的損失。
(3)補強免疫:延續育雛期所排定的防疫計劃,確實的,而且務必準時的在產蛋前二週完成所有防疫接種工作,以免影響準時產蛋及維持產蛋期各種疫病的抵抗力。
(4)營養需求:育成期是小母雞奠定高產蛋性能基礎的重要階段,培育出骨架與體重兼顧的標準體型,才是將來高產蛋能力的保證,請務必遵照各雞種的營養需求及管理重點實施。
3.產蛋期
(1)雞舍設備:追求高產蛋率,現代化的環控雞舍當然是最好,但傳統雞舍至少防寒、防暑設備要足夠。目前以自動化設備克服不良天候因素及勞力不足等問題已然成為趨勢。因此競爭力的提升似乏從改善現有設備開始已是無可逃避的現實。
(2)營養需求:不同雞齡、不同季節要有不同的營養需求,才能讓高產雞發揮最好的產蛋性能,但是局限於多數雞場只裝設單一給料系統,全場不論老少產蛋雞只能供應一種飼料,非常不合理,或許增設給飼系統,輸送不同飼料給不同雞群或統進統出,才能得到改善。
(3)免疫補強:產蛋期間每 2–3個月應做 ND 及 IB 的補強工作,以反應低免疫效果良好的活毒為主,以免影響產蛋,多數蛋農在做完最後一劑疫苗就忘記要固定補強接種,非常危險,應確實執行補強工作,勿因小失大。
(4)衛生管理:衛生管理工作影響全場雞群的健康及雞蛋品質,應澈底的執行,面對環保意識日益抬頭的壓力,不論雞場的衛生條件或雞蛋的衛生安全等問題,蛋農已是無可逃避的責任。
貳、銷售面
(1)包銷制度:包銷制度陪伴蛋農走過數拾年,功不可沒,但是面對開放進口的壓力,蛋農不能再期待所有銷售責任全由蛋商來承擔,一如長不大的孩子嘴裡含著奶嘴不放,包銷制度猶如單行道並非不好,而是不夠,面對未來強大的競爭壓力,一定要多元化的通路,如高速公路、高鐵、甚至空運等等……,才能因應入關後的產銷瓶頸。
(2)包裝形態:沒有分級包裝的農產品總是被歸類為初級原料,其價格常被壓低,唯有分級包裝、分類計價後才能變成有附加價值的『商品』。今後應重視分級包裝,促進產品升級,才是銷售的第一要務,蛋商也要升級只賣好蛋並建立自有品牌,而次級蛋交由專業液蛋廠處理,分業分工,競爭力自然提升。
(3)產品形態:打破『有殼才是蛋』的老舊觀念,基於衛生安全及環保的理由快速降低生鮮蛋的比例,增加蛋品加工的比例才能滿足多元化消費市場,也才能大幅增加蛋雞產業的產值,更深層的意義是產銷調節功能因而提高,產業發展的空間也將進入新的里程。
參、結語
對照國內外蛋雞產業競爭力,發現,只要能提升生產效率,並改善銷售制度,快速的設立現代化液蛋廠,促進蛋品加工業蓬勃發展,台灣蛋雞產業結構將更趨健全,由此觀點,台灣蛋雞產業永續經營的願景是非常樂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