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省政府農林廳   中華民國養雞協會

雞農正確使用動物用藥品講習會專輯之 3

馬立克病

謝快樂

 

        本病以淋巴球無限增殖為特徵,增殖的淋巴球主要侵犯周圍神經,此外亦侵犯其他組織和內臟器官。

        早在 1907 年 Marek 即發現雞的周圍神經有淋巴球侵潤的疾病他當時稱之為多發性神經炎 ( Polyneuretis ),隨後依臨床所見,而有神經型、眼型內臟型淋巴腫瘤之稱,也有人稱本病為第二型淋巴性白血病 ( Type  Ⅱ lymphoid  leukosis ),但在 1967 年本病病原以組織培養分離成功能與淋巴性白血病區分後,為免名稱上之混淆,而稱本病為馬立克病。

        發生:可以說世界上有養雞國家都有本病的存在,在疫苗開發成功之前美國每年由本病所致的損失高達美金 1 億 5 千萬元,英國每年亦達美金 4 千萬元,發生雞群損失率在 25 ~ 30%間,有時高達 60%,本省在 1972 年疫苗進口前發生率亦很高,佔病理解剖病例中的 20%左右為本省除新城雞瘟外最重要的雞病,目前由於疫苗廣泛的使用發生率已顯著的降低,唯仍有零星病例發生。

        病原:由本病毒在組織培養上所產生細胞變性 ( CPE ) 形態上的特性,電子顯微鏡下形態,病毒核酸的種類,以及其細胞依附的特性,本病的病原被歸類於 ( Group  B  Herpesvirus ) ( B 群泡疹病毒 )。

        由感染本病病雞皮膚所得的無細胞依附之病毒在 4℃可存在 2 週,25℃可生存 4 天,37℃可生存 18 小時,156℃ 30 分鐘,60℃ 10 分鐘即喪失感染能力,在–75℃至少可存活 8 個月,而在–20℃病毒力價下降很快於 4 ~ 8 週內即無可測之病毒存在。儲存於液態氮 ( –196℃ ) 或加適當安定劑後冷凍乾燥則可較長期保存。

        宿主:本病在自然界危害最大的是雞,雖然在其他鳥類和雉、鴿、鴨、鵝、金絲雀、天鵝、鵪鶉等有看到類似本病的病變,但其病原並未被確認,以人工感染可感染火雞、雉、鴨、鵪鶉等,但麻雀及哺乳類如田鼠 ( Hamster ) 老鼠、猴子等則無法感染。

        自然感染的雞,如感染毒力強的病毒株有在 2 週齡時即有症狀,一般發病死亡通常在 2 ~ 5 個日齡,在完全性成熟的雞極少因本病而死亡。

        傳播:本病最主要的傳播途徑為藉空氣傳染 ( acr - forne ),病毒主要來源是病雞的毛囊上皮細胞內大量的病毒附在皮屑或小羽毛浮游在空氣中或依附在塵埃被入而感染,被上述病毒物質污染的環境在室溫情況可保持 4 ~ 6 個月的感染性。雞在感染之後 76 週仍可由皮膚排除病毒。

        病雞的口鼻分泌液有可能含有病毒但其傳播本病的重要性沒上述方法來得重要。

        介蛋傳播的可能性到目前只有一個報告可由蛋分離到病毒,但絕大部份的人皆無法由蛋或剛孵出的小雞分離到病毒,因此絕多數的人還是認為本病沒有介蛋傳播發生。

        臨床症狀:可分為特異性的症狀及一般性的症狀,特異性症狀是單側性漸進性的麻痺,因本病毒引起無限增殖的淋巴主要侵患周圍神經,因此如翼神經受犯即翼下垂,坐骨神經被犯即腳麻痺迷走神經受犯則素囊 ( Crop ) 麻痺而擴張,頸部肌肉神經受犯則歪頭等,又因往往是單側的神經受侵犯因此常是單腳麻痺而有一腳在前一腳在後的現象,翼往往也是單翼下垂,急性流行時雞群裡許多雞突然精神不振,不數日即有運動失調單側或雙側的翼或腳麻痺的病雞出現,隨後即開始死亡,有症狀的雞絕大多數死亡,有些無明顯症狀的也有死亡,死亡是由於餓及渴,所以死雞往往是脫水、瘦、昏迷而死。

        另一個發的特異症狀是眼瞎,淋巴球侵犯眼球時雞的瞳孔放大變不規則形,原來鮮艷的虹彩顏色變濁而至眼瞎。

        一般的症狀是,體重減輕、臉色變白、食慾差、下痢,死亡往往是由於麻痺無法渴水吃飼料而渴死、餓死,也有些是因麻痺無法移動而被其他的雞踩死。發病率遵常和死亡率相同的,亦即有發病即會死亡,沒有恢復的雞。

        解剖病變:最常見的病變在神經、腦、肉眼上看不到病變,而周圍神經及背部脊髓的神經節結則常見病變,病雞在腹腔、坐骨、翼等神經叢和神經及頭側神經,腸間膜神經或背部神經節等處的一處或多處一定有病變,病變的神經常失去光澤而變灰黃色,神經的橫紋變糢糊,水腫有時腫大二、三倍,由於病變常是單側性的因此只要和相對的另一側神經比較即很容易看出。

        內臟器官,最常有病變的是卵巢,此外肺、心、肝、脾、腺胃、腎,也常見到淋巴腫瘤,偶而在腸間膜、小腸、虹彩、胰腎上腺、橫紋肌、皮膚等處也可見到腫瘤的病變。肝和脾有時是瀰漫性的腫大,腺胃往往有出血斑而呈不規則的肥厚,滑氏囊常呈退變萎縮或是某幾葉的瀰漫性腫大而不會有結節性的淋巴瘤此點可與的血病區別。

        診斷:實驗室診斷可以如前述各方法作病原的分離,也可以疫擴散法,螢光抗體法或中和試驗測定抗體予以診斷。

        由於肉眼病變本病和淋巴性白血病 ( lymphoid  leukosis ) 有許多類似的地方因此可依下列幾點區別診斷。

  淋 巴 性 白 血 病 馬  立  克  病
  發生雞齡   16 週齡   4 週以上
  臨床症狀:麻痺   沒有   常見
  肉眼病變:周邊神經或神經節之腫大   沒有   常見
  滑氏囊   結節樣腫瘤   瀰漫性腫大或萎縮
  皮膚或肌肉之腫瘤   通常沒有   偶而可見
  顯微鏡下病變:周邊神經淋巴侵潤   沒有   常見
  小腦白質血管周圍淋巴侵潤   沒有   常見
  皮膚淋巴細胞呈濾泡樣聚集   沒有   常見
  滑氏囊細胞之增殖   濾泡內之增殖   濾泡外之增殖
  淋巴細胞之細胞相   大小均一的胚芽細胞   多型性的成熟與不成熟的細胞
  腫瘤細胞的本質   91 ~ 99%屬 B 細胞   60 ~ 90%屬 T 細胞,3 ~ 25%屬 B 細胞

        預防與控制:目前最佳的預防方法是疫苗的接種,有三類病毒被用來作疫苗,一為馬立克病毒幾繼代減毒者,一為自然界的馬立克弱毒株另一種為火雞分離到的泡疹病毒 ( HVT ),而今使用最廣的是 HVT 疫苗。

        疫苗有二種:一種是液態的必須保存於液態氮是屬於細胞依附性的,疫苗從液態氮取出融解後即需很快的用完,另一種是冷凍乾燥疫苗可保存於 2 ~ 8℃的普通冰箱,以稀釋液溶解後亦需儘快用完以免影響疫苗力價。

        雞必須在剛孵出時即予疫苗接種,因為此種疫苗只預防腫瘤的形成而並不預防雞感染馬立克病毒,只有在疫苗病毒先進入雞體內效率才好,因此孵出時儘早注射疫苗效率才會高。

        雞的品種對本病的感受性有所差異,有些學者經由數代選種而選出抵性極高和感受性極高的品種,不過這些品種大多數用於實驗研究,並無實際運用於商業品系的雞。

        雞舍環境的衛生管理和消毒,以及隔離飼養也是預防本病的好方法,由於發生本病的雞絕無復原的可能因此為防病雞繼續擴散病毒最好發現病雞即予淘汰。

 

現代畜殖第十五卷( 70年 1 ~ 6月 )、70年6月號 ( 29 ~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