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福飼料服務欄

豬哺乳期間對繁殖性的影響

吳三福

 

        母豬的生產性可從年間母豬每頭的離乳仔豬數評價出來,而這種成績會受到分娩仔豬數、育成率以及年間分娩回數的影響。仔豬的離乳日數對母豬的分娩間隔有很大關係,因此這 20 年間,養豬家們均致力於哺乳期間的縮短,亦即用早期離離乳使年間的分娩回數增加。15 ~ 20 年前的哺乳期間以 60 日為一般,隨著人工乳的開發,哺乳期間逐漸被縮短,目前一般都是 30 ~ 35 日,有人甚至採用 20 日離乳的方式。

        最近更有人工哺乳器被開發,仔豬於分娩後不經初乳哺育階段即以人工哺乳。不過,採用人工哺乳器的育成會使設備費及飼料費提高。同時,仔豬越早期離乳越會發生下痢。這是個要點。本篇是不使用人工哺乳器等特別設備時,可將早期離乳做到什麼程度最為有利,這個問題加以探討。

再發情日數

        離乳到發情的日數,隨著哺乳期間的縮短而延長,根據可爾 ( 1975 ) 的報告 4 天離乳時需 8 天,20 天離乳時 6 天,40 天離乳時是 4 天。又據華麗及可爾 ( 1976 ) 的共同研究,42 天的哺乳期間後於 4、5 天即再發情,而 10 天的哺乳期間時則為 8.2 天。史霸吉等 ( 1974 ) 將哺乳期間設定為 2、13、24、35 天的結果,再發情日數是各為 10.1、8.2、7.1、6.8 天。又據牟帝及司必亞 ( 1971 ) 的研究,哺乳期間設定為 14、21、28 天的結果,再發情日數為 5.9、5.6、4.8 天,並未見有特殊的差別,但也承認將哺乳期延長時,再發情日數有縮短的傾向。

        如上記,哺乳期間縮短時再發情日數會延長,但母豬的發情會較早發生已明白。

排卵數

        排卵數是由黃體數推測。據華麗及可爾 ( 1976 ) 的調查,哺乳期間 7、21、42 天的排卵數各為 15.6、17.0、15.9 個,無太大差異。據該二者 ( 1978 ) 的另一項報告,7 天與 42 天離乳時的排卵數,各為 15.3 及 15.1 個,並無差異。

        牟帝及司必亞 ( 1971 ) 設定哺乳期間為 14、21、28 天時,排卵數各為 17.0、15.0、16.1 個。史霸吉以 2、13、24 及 35 天時,排卵數各為 15.6、15.0、15.2、14.4 個,無差異。

受胎率

        據史霸吉等的試驗,哺乳期間為 2、13、24、35 天後的最初發情交配之豬受胎率各為 68、92、100 及 100%,證明哺乳期間只有 2 天時的受胎率較低。

        牟帝及司必亞又報告說,14、21、28 天離乳時母豬之受胎率各為 66.7、83.3、83.3,其於 14 天離乳時的受胎率較低。不過華麗與可爾 ( 1976 ) 所做的 42 與 10 天的哺乳,各為 100% 與 96%,可認為無差異。

        總之,離乳如早到 2 天或 14 天者的受胎率似可認為較低。

胎兒數及胎兒生存率

        排卵數雖不受哺乳期間長短的影響,但胎兒數,據華麗及可爾 ( 1976 ) 的報告,以 7、21、42 天的哺乳期間,其受胎後第 20 天的胎兒數是 9.2、10.8、13.0 個,認為有差異,而那些胎兒的生存率則各為 59.6、64.8、82.7%,亦顯然有差異。

        據牟帝及司必亞的試驗,哺乳期間為 14、21 及 28 天的母豬之受胎後 ( 交配 ) 第 25 天的生存胎兒數各為 9.3、10.7、12.2 個,其生存率各為 54.7、71.3、73.1%,認為 14 天哺乳的胎兒之生存率較差。

        又據史霸吉的報告,以 2、13、24 天 及 35 天的哺乳期間其受胎率第 28 天的生存胎兒數各為 8.4、11.1、11.2 及 11.4 個生存率為 54.3、70.7、71.6、79.5,可認為 2 天離乳者顯然較劣。

        如上所述,2 天 及 14 天等早期離乳豬的產子數較少。

子宮環境對胎兒的影響

        早期離乳豬胎兒生存率的降低,可認為子宮環境對胎兒不利。總之,子宮的重量自分娩到離乳的日數有密切的關係,其分娩後的日數越長,越減少。

        據史霸吉等報告,2、13、24、35 天離乳豬的子宮重量各為 660、514、436、425 公克,其中 24 天離乳豬於分娩後第 30 ~ 34 天屠宰,而其子宮重量與 35 天離乳豬者相同。

        這表示子宮的收縮於分娩後 30 ~ 34 天完成,所以於分娩後第 21 ~ 25 天屠宰的 13 天離乳豬之子宮較重,表示到該時期子宮尚未完全收縮。

        史霸吉等試驗 ( 表 1 ),子宮壁的厚度隨著分娩日數增多而直線減少。子宮肌層的厚度是全子宮壁厚度直線減少最大的原因。

 

表 1    交配後第 3 天屠宰的經產豬之子宮組織化學測定值

自分娩到離乳的日數 2 13 24 35

  平均        子宮壁厚                mm

    〃          子宮筋層厚            mma

    〃          子宮內膜厚            mm

    〃          子宮上皮高             μ

    〃          子宮腺直徑             μ

    〃          子宮腺細胞高         μ

    〃          子宮腺/視野 a

    〃           卵管筋層厚            μ

    〃           卵管上皮高            μ

3.28

1.78

1.50

26

462

44

25.0

656

23

3.36

1.59

1.77

26

490

48

26.5

704

20

2.93

1.47

1.46

27

458

45

27.7

592

21

2.66

1.23

1.43

28

478

48

32.0

608

19

                        a ( P< 0.01 )    b ( P< 0.05 )  Svajgr  et  al ( 1974 )

 

        子宮內膜厚度並未受到分娩後日數的影響。亦即,於 2 天離乳的豬雖於分娩後 13 - 17 天被屠宰,但子宮內膜已完全恢復。

        巴麻 ( 1965 ) 與克雷布斯 ( 1967 ) 等,亦認為子宮內膜的恢復比子宮肌層的收縮快速進行。分娩 6 天以後的大部份輔助組織之消失即為子宮肌層的消失。

        據史霸吉等的研究,子宮上皮的高度未見有特殊的變化。巴麻等說經產豬的子宮上皮於分娩後不久即變性。但於第 7 天開始再生,於第 21 天已恢復。

        一視野的子宮腺數,隨著分娩後日數的增加而直線增加。這表示 35 天離乳豬,即於分娩後 42 ~ 46 天屠宰的經產豬之子宮組織已收縮並恢復。

        由上所述即知子宮在其構造上,已能接受 13 天離乳母豬最初的再發情時所交配受精卵 ( 胚盤胞 ) 之準備。這些受精卵大約於分娩後 20 ~ 25 天到達子宮。子宮內膜與子宮上皮的再生較早,所以子宮對 2 天離乳母豬的受精卵也能接受。然而分娩後 20 日以前的子宮,由於子宮肌層的不完全收縮或其組織的不足,很明顯的阻害了胎兒的發育並導致胎兒數的減少。

結    語

        哺育期間,亦即隨著離乳越早,母豬的自雜乳到發情的日數越長。然而以 2 天離乳與 42 天離乳的差異,以再發情日數看只差 4.5 天,並不太大。又以受胎率看,早期離乳雖稍弱,但亦不太大。

        早期離乳對其後繁殖成績所影響的最大問題乃是分娩仔豬數減少。圖 2 即為其要點,將早期離乳 ( 7 ~ 10 天 ) 與 42 天離乳的差異表示出來。

wpe58.jpg (20560 bytes)

        哺乳期間的長短對排卵數無影響。這也表示荷爾蒙的分泌量無差異。胚的子宮著床前交配後第 9 天的差異,沒有交配後 20 天者大。這表示對於胚的生存最危險的子宮著床時之子宮環境,在早期離乳母豬子宮恢復未完全,因此對受精卵不利。

        離乳日數的長短顯示於分娩仔豬數的差異,史霸吉認為是 13 天,但可爾等則認為只要 21 天內,仔豬數在 9.6 頭、21 天以上時是 12.7 頭。所以如想提高年間分娩仔豬數,將離乳日數訂為 21 ~ 28 天的現象似仍最佳。當然,越早期離乳,仔豬越有罹患下痢症的危險,因此要實施早期離乳以前,應先確立仔豬的育成技術。

 

現代畜殖第十五卷( 70年 1 ~ 6月 )、70年5月號 ( 70 ~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