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福飼料服務欄

進小雞的準備

吳三福

 

    (1)空舍期間

        雞舍的空間期間越長越好,最低限度需要 21 天左右。空舍期間越長,會使病原微生物的活力減弱,而為了達到本目的,必須於出雞後立即清掃雞舍,否則毫無意義。出雞後應立即清掃、水洗、消毒,使真正意義的空舍期間延長。

    (2)消毒

        如係無窗雞舍,福馬林瓦斯的消毒,特別有效。

        ◎福馬林瓦斯的消毒法。

        a.雞舍應先清掃、水洗,並經藥浴消毒。

        b.將雞舍間隙封死,以減少瓦斯漏出。

        c.將飼養所需器具、墊料等均安排好,以完成小雞準備。

        d.將過錳酸鉀放於金屬桶,再注入福馬林。水桶要準備使用藥劑 10 倍容量以上者。氣體的發生是爆發性的,在附近禁放可燃性物質。

        e.在雞舍等距離放置水桶,放入必要量的過錳酸鉀,注入福馬林時,應由雞舍最裡面的水桶開始。

        f.等氣體發生後,將門密閉,燻蒸 7 小時以上。

        g.經燻蒸 7 小時以上後,將雞舍開放,使氣體排除。使用換氣扇時,氣體的排除雖較為簡單,但於事後加溫時會發生殘留瓦斯,發生強烈刺激的臭味,這時可撒布 20 ~ 30%的氨水,則可中和福馬林瓦斯,使臭味消失。

    (3)墊料

        墊料可用鋸屑、稻草、稻殼等。只要有保溫性及保水性即可,但要注意病原性微生物污染者,尤其發黴者。對於墊料,最好是消毒後才使用,但如用藥液消毒,則以後的乾燥麻煩,且多不完全,這時如用福馬林瓦斯的燻蒸消毒則至為理想。無窗雞舍,並不一定需要墊料,但為了保護小雞,以及出雞後的清掃容易起見,仍希望使用墊料。

    (4)其他

        使用瓦斯育雛器時,應先確實檢查雛器恒溫器,燃燒的適當與否。使用床面給溫方式的雞舍也需要點檢是否可獲適當的室溫,而到小雞時,雞舍以及育雛器內已保有適當的溫度。

    (5)濕度

        小雞到達時,濕度應保持為 65 ~ 70%,可在育雛器外圍撒水,將環境整理妥當。

2.管    理

    (1)初飼

        在飼養肉雞時,其出發點的初飼作業至為重要。初飼如不太成功,則不能使小雞發揮百分之百的性能。初飼時應留意之點如下:

        a.小雞到達後運盒安置於育雛圍內,將照明放低,靜置約一小時,使它們充分休息。

        b.測定小雞的體重,以為提高育雛效率參考之用。

        c.飲水的確認。看看小雞是否確實飲用早先準備於育雛圍內飲水器的飲水。

        d.給飼。何時給飼是椿重要的事,卻又不太簡單。將育雛圍輕敲,發出啄食音,如在附近的小雞約 1/3 有反應,即可判斷為可開始給飼的時間。初飼到約 3 天左右的期間可用煉飼,而用於煉飼的水,最好使用為飲水所準備的抗生素及營養劑等的溶劑。

        最初的初飼,並非全部的小雞都已達到初飼時間,所以其採食時間做為約 1 小時,採食 1 小時後暫時停止給飼,休息約 1 小時後再進行第 2 次的初飼,而第 2 次的採食,最好有約 2 小時的時間。

        一般小雞到達的日子,其正午過後的時間才是最適於初飼的時間。所以到小雞日,以前述要領初飼 2 ~ 3 次,第 2 天給 6 次左右,到第 3 天起改為不斷給飼,則效果較佳。雖然頭兩天是採用回數給飼,但飲水器需要放水,使其能夠自由飲用。

        小雞如用高聲喊叫,是感寒冷或饑餓的表現,需要採取適當的對策。為了臨機應變,尤其夜間,直到小雞就寢,需要仔細的觀察。這樣的巡視也可以防止壓死等毛病發生。

    (2)給溫

        給溫與初飼相同,也是十分重要的作業。從初飼到 20 ~ 30 日間是給溫期間,這期間的溫度管理之良否,對肉雞飼養成績的良否有決定性的影響。

        a.使用瓦斯育雛器之時

        使用瓦斯育雛器時,自育雛器外面約 70 公分處設置約 40 公分左右高度的育雛圍。瓦斯育雛器內的溫度,於附設的溫度計是 38℃左右,傘下床上 5 公分高度是約 32℃,妥為調整好恒溫器。其後每週降低約 3 ~ 5℃。話雖這麼說,這無論如何只是一種指標,重要的是要看雛的狀態以調節育雛溫度。育雛圍要每 3 ~ 4 日齡即徐緩放寬,到 10 ~ 14 日齡即除去。

        b.床面給溫方式

        床面給溫方式的雞舍,於床面 20 公分高度的溫度,調整為 35℃左右,並以前述要領徐緩降低給溫溫度。至於汽鍋的熱水溫則應調整為 55℃左右,並多利用循環幫浦的作用,使舍內溫度的變化減少,以獲得較好的結果。

    (3)給濕

        對於濕度問題並不需過分的關心,但過分降低時小雞變成枯萎狀態,因此需要在育雛圍外面撒水,使進雞一週左右,將濕度保持於約 65 ~ 70%左右。尤其冬季,舍外與舍內的溫度差大時,舍內容易過於乾燥,這一點特別留意。如能在育成全期實行雞體消毒是最為理想的,至少有育雛圍的期間,雞體消毒較容易,所以希望能夠實施。

    (4)廢溫

        廢溫的目標,應該視小雞的情況而定,不過一般夏天是約 2 週齡,春秋 3 ~ 4 週齡,冬天約 5 週齡 ( 日本 )。廢溫時容易引起的是壓死事故。尤其秋冬時節廢溫預定日的氣溫應該予以密切注意。當外氣溫與室內給溫溫度相同時亦即為給溫終了時,首先白天廢溫,夜間仍給溫 2 ~ 3 天,逐漸使其習慣於外氣溫,切不可一下子就把給溫廢掉。

    (5)換氣

        換氣對於無窗雞舍方式的養雞非常重要。換氣的目的在於雞舍內有害氣體 ( 二氧化氮、氨氣等 )、水分、塵埃等的排除與室溫調整,加上新鮮空氣的供給。因此,換氣不良不僅會影響發育與飼料效率,還會誘發疾病,尤其是呼吸器病,或使舍內濕度增大,墊料潮濕,引發球蟲病,蒙受竟想不到的損害。

        如是完善的無窗雞舍,縱使是冬季,從初飼到約 10 天左右無需特別的換氣,重要的倒是適當溫度的保持。其後由於小雞的排泄物、呼氣引起的濕氣、有害氣體的發生等,換氣的重要性增加,因此隨著日齡,將換氣量逐漸增加。目前較完善近代化的無窗雞舍之換氣裝置,已採用自動控制系統,能隨著舍內溫度,將換氣量增減,使換氣扇的回轉數自動調整。

        一般而言,夏季是為了降低小雞的體感溫度而增加換氣量,冬季則是為了保持室溫而將換氣量減少,但也需要參酌舍內的環境狀態以及小雞的狀態而增減換氣量。

        無窗雞舍為了發揮前述的效能,其構造一般都能將其換氣輪道更換。無窗雞舍換氣方式的多數為陰壓換氣方式,進氣口裝置著壓止器 ( damper ),使換氣輪道能夠更換。利用這種壓止器,如有需要將體感溫度降低時,使其上面進氣,如需要保持室溫時則反扳進氣。所需換氣量與舍內飼養的小雞體重、隻數、舍內溫度、濕度等有關,當舍內的小雞全體重大而溫濕度越高,其換氣的必要量會增加。可用一定的換氣量計算方式算出。

        a.最大換氣量 ( 每分鐘 )

            體重 kg × 0.13m3 × 隻數

        b.最低換氣量 ( 每分鐘 )

            體重 kg × 0.03m3 × 隻數

 

現代畜殖第十五卷( 70年 1 ~ 6月 )、70年4月號 ( 98 ~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