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隻緊迫易感性之比較與利用
吉加吉公司 謝芙美
〔豬緊迫症狀〕
大家都知道某些肌肉特別發達的豬隻品種,常有機會表現出與現在所稱的豬緊迫症狀 ( P S S ) 有關的症狀。
家畜對緊迫最明顯的反應 ( 由混群、運輸、激烈運動、交配或分娩所引起 ) 就是體溫升高不能回降,隨後突然暴斃。自從發現在豬隻十週齡時,可以經由豬隻吸入麻醉性氣體鹵烷氣 ( Halothane ) 的反應而高度準確地區分出緊迫易感性的豬隻以來,有關緊迫的情形就比較容易加以研究。吸入鹵烷氣之後,可抗緊迫的豬隻進入“睡眠”而呈完全鬆弛的狀態,而緊迫易感性的豬隻則腿伸直而僵硬。在某一試驗中心以 1600 隻荷蘭藍瑞斯為對象所做的試驗中,大約有 2%的這種對鹵烷氣有反應的豬隻在生長期間死亡 ( 在達到 100 公斤之前 ),而有 3%以上在運送至屠宰場前死亡。這些損失與對鹵烷氣無反應的豬隻比較起來,前者是後者的十倍。
鹵烷氣反應豬隻最不利的地方,就是易由緊迫引起死亡,但尚有其他幾種特性在經濟上也相當重要;這些豬隻通常飼料採食量較少,因而減緩了生長速率及影響飼料效率,屠體較短,且發生 P S E 豬肉的比例高 ( P S E 豬肉表示肉色蒼白,易滲水,醃製不易 ),甚至於其繁殖效能也比鹵烷氣無反應豬隻要來得差。
〔緊迫易感性可以遺傳〕
四年前科學家由研究鹵烷氣反應,才發現此種反應可經由一個隱性基因的遺傳而表現出來,這表示豬隻必須各由其父母獲得一個隱性基因,才會對鹵烷氣有反應;假如某一豬隻只自其父母之一得到一個此種隱性基因,而另一個為正常基因,則此豬對鹵烷氣無反應,僅為此基因之攜帶者而正。基於此種假設,假如某一試驗中並未分出正常豬隻究竟攜帶一個隱性基因,或者二個都是正常基因,只要我們知道豬群中對鹵烷氣有反應個體的比例,則我們也能計算出此種基因攜帶者的比例。
〔各品種對緊迫的反應不一〕
那一品種的豬最容易有鹵烷氣反應?許多學者專家致力於研究此一問題而得出表 1 的結論,John Wedd 博士是研究英國豬隻的主要人物,他將所有的資料做成表格,並提出下列幾個論點。
首先由表 1 可看出英國的大白豬可以完全抗緊迫,但若與歐洲其他各地的大白豬或約克夏公豬 ( 或精液 ) 交配,則此能力很容易退化。要注意的是假如英國大白豬完全對鹵烷氣沒反應,則畜群必定完全不帶此隱性基因,也無所謂的隱性基因攜帶者。
表 1 不同品種的豬隻對鹵烷氣麻醉有反應的比例
品 種 | 受檢豬隻反應 % |
英國大白豬 杜洛克 漢布夏 ( 歐洲 ) 荷蘭約克夏 瑞士大白豬 藍瑞斯 挪威 丹麥 英國 瑞典 荷蘭 德國 比利時 比利華 法國 荷蘭 |
0 0 2 3 6
5 7 11 15 22 70 88
34 100 |
其次就是歐洲的藍瑞斯不可能不帶有此種隱性基因。任何對豬隻不同體型有所認識的,都知道品種體型愈緊湊、肌肉愈發達的豬隻,則平均對緊迫的易感性也愈高。挪威藍瑞斯多年以來完全以性能檢定的資料數據為基礎而加以選拔,著重在生長、經濟、及薄背脂,這也是目前國際上所採用最有效的選拔制度之一,可能是此種原因,所以挪威藍瑞斯成為一種腿長、缺乏後腿肌肉的品種。但丹麥的藍瑞斯是一個特殊的例子。丹麥人在多年以前 ( 在發現鹵烷氣反應基因之前 ) 就已了解損壞豬肉品質的問題,所以自 1972 年起,丹麥人改變其國家育種計劃,育種的重點著重在肉質,而不再以肉量為主;此一育種的結果,使丹麥藍瑞斯在抗緊迫的排行裏能超前。至於比利時的藍瑞斯,則在此排行中墊後,此乃因比利時在實施豬隻檢定時,乃是以育種者對屠體及活體肌肉量的評讚為目標,— — 比利華品種也是如此的。
美國豬的品種似乎也相當能抗緊迫 —— 儘管我們在此處所提供資料只以少數歐洲自美國進口的美國豬為樣本。美國的育種家在數年之前對其許多品種的緊迫易感性就非常關心,所以就致力於育成較高、較大的豬,當然在此育種過程中,美國豬的肌肉情形就不再像以往那樣發達了。
最後一種是比利華,原先在比利時育成,但現在在德國也相當風行,乃是肌肉最緊湊且最發達的品種,正如所預測的一樣,在鹵烷氣的反應試驗中,排名在最後一位。
這些數值只能提供粗略的分類,當我們使用這些數值時,我們一定要知道鹵烷氣的反應頻率像大多數的其他特性一樣,在同一品種中各畜群及各品系之間亦有所不同。Webb 博士曾測驗英國藍瑞斯的十四個畜群,各畜群對鹵烷氣有反應的比例自 0 到 23%不等。
〔如何利用此一新知〕
此一新知對於緊迫易感性的遺傳模式、以及不同品種對鹵烷氣反應的相對頻度非常重要。首先,它告訴我們如何以最有效率的方法從一畜群、甚至從整個品種中除去此一緊迫基因的方法,以及欲達成此目標所需的時間。事實上,Webb 博士已對如何消除此一基因做過示範。他由一個最初對鹵烷氣反應比例為 20%的封閉品系著手,在淘汰有反應者 ( 使成為低反應品系 ) 及選拔有反應者 ( 使成為高反應品系 ) 之前,所有的豬隻均需經過嚴格的鹵烷氣反應試驗。經過兩代之後,它使得低反應品系對鹵烷氣的反應頻率減至大約 7%,而使得高反應品系的反應頻率高達 92%欲完全消除此一緊迫基因,需做更多、更詳盡的後裔檢定 —— 但假如公母豬二者在被選拔之前,就先與已知為緊迫基因攜帶者或反應者交配,則在理論上,其第一代對鹵烷氣有反應的頻率應降至 0 才對。
〔肌肉發達之品系的利用〕
另一方面而言,我們對此一遺傳型式的認識,也使得我們對於不同型式的配種均能預測其結果。例如:假如我們使鹵烷氣反應公豬與一不帶此基因品系的母豬交配,則其所有的後代對鹵烷氣均不起反應,而且也能避免前面所描述 P S S 的問題 ( 圖 1 )。
圖 1. 商用豬群利用具有屠體優點的緊迫易感性品系交配,而又不蒙受損失的兩種配種方式。
(1) 父系 母系
對鹵烷氣有反應者 對鹵烷氣無反應者
A B C D
\/ \/
A B♂ C D♀
雜種之緊迫反應者做為親代之公豬 雜種之無緊迫反應者做為親代新母豬
\ /
( A B ) ( C D )
抗緊迫豬隻 ( 緊迫基因攜帶者 ) 做為屠宰肉豬
(2) 鹵烷氣反應者 鹵烷氣無反應者 鹵烷氣無反應者
A B C D
\ / \ /
A B♂ C D♀
抗緊迫雜種豬 ( 緊迫基因攜帶者 ) 做為現代雜種公豬 無緊迫基因之雜種豬做為現代新母豬
\ /
不見緊迫基因及抗緊迫 ( 緊迫基因攜帶者 ) 之混合後裔做為屠宰用肉豬
為何會有人想使鹵烷氣反應公豬與不具此緊迫基因的母豬交配呢?此乃因緊迫豬隻除具有明顯的不利因素之外,其屠體也具有相當有利的地方。當與大白豬及英國的藍瑞斯比較時,目前歐洲的比利華及其他國家的藍瑞斯具有下列優點:
1.以一定量的活體重而言,能產生較多的屠體 — 約高出 5 1/2%。
2.精肉量較多 — 約高出 8%。
3.腰眼面積較大 — 多出 13 cm2。
4.屠體後腿較重 — 多 1.8 公斤
5.精肉:骨骼之比值較高 —— 8 或 9:1,而非 6:1。
所以,以此種方式配種的後代,能獲得其父系屠體的一半優點,而且又完全不產生緊迫 ( 不僅僅是減少一半的緊迫問題而已 )。
現代畜殖第十五卷( 70年 1 ~ 6月 )、70年4月號 ( 92 ~ 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