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飼料添加物

9

史旺報告( Swann   Report )內容簡介

台大獸醫系教授     劉朝鑫

 

史旺報告第三章     抗生素可能構成的危險

        任何一種抗生素,與任何其他藥物一樣,如果過量投藥,對於被投藥者可能有害。具有特異體質者在接受到常用量的抗生素,即可引起嚴重或致命的反應;輕微的反應則僅僅是出現風疹塊而已。此種過敏反應的發生,通常需要事先的感作作用 ( sensitization )。感作量通常為充分的治療量,但是有時接觸到極微量的抗生素即可發生,譬如有許多護理人員或醫生,在職業上接觸到少量的抗生素就會發生過敏反應。

        有些抗生素在經口投藥後殺死腸內的常在菌,因而導致對抗生素具有抗藥性的細菌,酵母,黴菌等之侵入,而引發新的疾病。此種菌交替症通常只是輕微的喉痛疾病,但有時也會引發不可控制的致命的下痢。

        使用抗生素之結果,可能導致抗藥菌之形成。抗藥菌傳播增加的結果,使抗生素失效而結束其使用壽命。

        上述抗生素之種種不利的作用,同樣發生於人及動物,並可阻礙獸醫學及醫學的發展。又由於人照料禽畜並攝食畜產品,因此抗生素使用於禽畜可能發生的不利的作用,不僅動物受其害,也會影響到人體。抗生素使用於動物而構成對人體的可能的危險有二:一為攝食畜產品中抗生素之殘留;二為具有抗藥性的動物細菌,將其抗藥性轉移給人體細菌。

        人體從畜產品中所攝取的殘留的抗生素,相等於直接投藥所攝取的量。因此殘留於畜產品中的抗生素,可能直接有害於人體,也可能對事先受到感作作用的特異體質者引起過敏反應。理論上在畜產品中殘留的抗生素具有感作作用,因此過敏體質者日後接觸到相同的抗生素時,可能引發過敏反應。同時殘留於畜產品中的抗生素理論上也可在人體內產生抗藥菌。

        學術研究的結果已經明瞭抗藥性是可轉移的,而且禽畜體內的抗藥菌可將其抗藥性轉移給人體細菌。接受抗藥性轉移的人體細菌,可能是病原細菌,也可能非病原細菌。即使是非病原性細菌,終究會將其抗藥性轉移給病原細菌。其中最令人擔心的是沙氏傷寒桿菌及別的侵害性的沙氏桿菌,藉由此種轉移對於氯黴素獲得抗藥性。氯黴素到目前為止,被認為是對於沙氏菌感染之治療最有效的抗生素。

        有關動物的細菌將其抗藥性轉移給人體細菌之證據,史旺報告在第四章及第六章詳細地提出,至於細菌對於抗生素產生抗藥性之機制及其他問題,則在史旺報告第五章有詳細的討論。有關此等問題本欄已有充分的介紹及討論,因此史旺報告第四、第五及第六三章不再重複介紹。

史旺報告第七章     使用抗生素之一般原則

        抗生素最主要的用途是治療感染症,其使用原則人醫及獸醫在基本上是一致的。只要選擇最適當的抗生素及投藥途徑,充分的劑量及投藥期間,可以使抗生素之不利的作用 ( 例如毒性及抗藥菌之產生 ) 減少至最低程度。選擇最適當的抗生素,應依據感受性試驗的結果決定。

        抗生素也可用於預防併發症之發生。在人醫上此種使用多用於感染病毒之患者,以預防細菌之併發感染。例如感染麻疹的人很容易發生耳朵的細菌併發感染,因此使用抗生素 ( 譬如配尼西林 ) 可以防止耳朵的細菌感染。還有一種用法是外科手術後為了預防化膿而使用抗生素。實際上其效果很有限,而很容易發生抗藥菌引起的化膿,導致治療的困難,因此目前此種抗生素之用法漸漸減少。但是在大腸手術前兩天,開始給予非吸收性的抗生素例如新黴素,可以有效地抑制細菌在組織中的感染。但是切不可長期投藥,以避免正常菌叢之減少及抗藥菌之傳播。

        現代的畜殖事業為多頭數飼養,因此某一種傳染病發生時,為了控制傳染病的蔓延,乃採取全群一齊投藥的方式。實際上在多頭數飼養的情況下,不可能挑出病畜予以隔離,並施以個別治療。而且整群禽畜都具有相似的遺傳體質、年齡、性別及環境經歷,因此對細菌具有相似的反應。因此如不予以預防性的投藥,整群都會迅速地發病,整群都需要投藥治療。所以為了控制傳染病在整群中的蔓延而採取整群投藥的方式,並門無意義。但是為了抗藥菌之產生減少至最低限度,投藥量應該使用充分的治療劑量。

        有些人提倡在完全沒有疾病發生的情形下,為了預防某些疾病而將抗生素投藥給整群完全健康的禽畜。此種投藥方式不僅毫無意義,而且具有產生抗藥菌,選擇多藥劑抗藥菌等害處。

        帶菌者是本身帶有病菌而不發病,但傳播病菌給其他個體者,使用抗生素治療帶菌者,以斷絕病菌之傳播,是有意義的使用抗生素之方法。但是有些帶菌者,例如傷寒菌之帶菌者,即使是施以抗生素治療,仍無法使其停止排菌。

史旺報告第八章     對於人體實際的及潛在的危險

        為了治療乳牛乳房炎而將抗生素注入乳房,如果不嚴格規定廢棄此種牛奶的期間,人就會吃進含有抗生素殘留的牛奶。用注射方法投藥也會導致抗生素殘留於牛奶中。有些常用抗生素 ( 例如配尼西林 ) 在牛奶中有相當高的安定性,即使用高溫處理,不致破壞。由於食用市售的鮮牛奶而發生皮膚發疹的病例,在英國及其他國家都有報告。報告的病例雖然不多,但實際的發生例軻能相當多,不容易證明而已。

        英國在過去 3 ~ 4年來,牛奶中抗生素的殘留量顯著減少。這是由於牛奶及乳製品技術顧問委員會的牛奶衛生小組,經過全國牛奶中抗生素殘留量的調查,於 1963 年提出建議的結果,有關當局制訂了限制的法律使然。目前測定牛奶中抗生素的殘留試驗方法,僅對配尼西林敏感,而對其他抗生素之敏感性較差。鑑於有許多其他的抗生素用於治療乳牛之乳房炎,因此要及早開發出可以簡易迅速測定各種抗生素殘留的試驗方法。

        從牛奶以外的畜產品中的抗生素殘留,尚無引起人體有害的病例報告。但是實際上畜產品中有各種抗生素殘留,而且世界各國都對其可能引起的害處,非常關切及憂慮。雖然各種因素會影響抗生素在禽產品中的殘留,但是一般而言,用於促進生長而將抗生素添加於飼料中,很少會殘留於畜產品中。不過將抗生素以治療量或超過治療量使用,則很容易殘留於畜產品中。如果抗生素殘留於禽畜體內,通常在腎臟及肝臟中的濃度最高,殘留期間最長。即使禽畜組織內有抗生素殘留,並不一定就會被人吃進肚子裏,因為到屠宰的一段期間中,仍可排出於體外,而且有些抗生素經過烹飪後可能會分解。

        有些抗生素特別是四環黴素類抗生素,用做保存食物。英國准許將羥四環黴素及氯四環黴素添加於冰塊中,以供漁船上保存魚鮮,但是限制抗生素在魚肉中的濃度低於 5 ppm。四環黴素類抗生素在魚肉中的殘留,經過煮熟後就會分解。抗黴菌性抗生素寧畜定 ( Nystatin ) 可以使用於香蕉皮,但不可用於果肉。在乳酪製品中天然存在的抗生素乃新 ( Nisin ) 可用於乳酪,冰淇淋及罐頭食物之防腐。

        抗生素的使用,只要能夠依照指示用量及遵守停藥期的規定,就不用擔心會有殘留而有害人體。但是實際上牛奶中或其他畜產品中都有抗生素殘留發現,可知用量及停藥期都未被遵守。

        有充分的證據顯示,抗生素使用於禽畜的結果,會促進抗藥菌之產生。同時無疑地有許多細菌,無論其是否對抗生素具有抗藥性,或者對人體有無病原性,可以由動物經由各種途徑傳播到人體。因此人畜共同的病原菌,藉由使用抗生素於禽畜,而促進人體抗藥性病原菌之增加。在英國此種現象最多見於沙氏桿菌。沙氏桿菌感染如果局限於腸道內,不必使用抗生素治療,因此其是否為抗藥菌,不會成為立即的問題。但是如果沙氏桿菌的感染是全身性感染,抗生素治療與生死悠關,因此感染菌如果見有抗藥性,就會成為很嚴重的問題。此種事例實際上已經發生,而且仍然繼續發生。

        抗藥性病原菌從動物傳播到人體,無論其抗藥性是否為可轉移的,都可以發生,而且實際在發生。可轉移的抗藥性使病原菌在沒有使用抗生素之情況下,可以迅速地獲得抗藥性。染色體性的抗藥性也很容易垂直傳遞。

        經由可轉移的抗藥性,從動物將抗生素抗藥性傳給人體,其重要性很不容易估計。但是無疑的此種抗藥性經由動物的大腸桿菌經常傳給人體。動物的大腸菌不容易定居於人體腸道,因此在人體腸道內,動物的大腸菌很不容易將其抗藥性轉移給人體的大腸菌。經由此種方式獲得的抗藥性,在獲得抗藥性的人體病原菌總體中,究竟佔有多少?尚未明瞭。有人認為從動物的大腸菌獲得抗藥性並不重要,人體大腸菌獲得抗藥性,主要還是由於抗生素在人體使用之結果。但是本委員會認為抗生素在禽畜及人體的使用,構成人體病原菌獲得可轉移抗藥性的原因。具有可轉移抗藥性的病原菌,在沒有抗生素的環境中有減少的傾向。所以減少抗生素在禽畜或人體的使用,可以減少可轉移抗藥菌的數目。

        本委員會對於腸道內正常菌叢的大腸菌,有很高比例具有抗藥性因子感到關切,抗藥性因子轉移給非病原細菌,此事本身並無害處。只有在轉移給需要抗生素治療的病原菌時才會構成危險。具有抗藥性因子的抗藥菌,幾乎均為腸內細菌科的細菌,所以具有抗藥性因子的大腸菌,在腸道以外例如在泌尿系統引起感染,或將其抗藥性因子轉移給沙氏桿菌,後者引起人體全身性感染時,才會構成危險。

        具有抗藥性因子的大腸菌引起泌尿系統感染時所扮演的角色尚未十分明瞭。腸道內正常菌叢中具有抗藥性因子的大腸菌,將其抗藥性轉移給沙氏桿菌及其他病原菌,實際上已有發生。但是此種抗藥性的轉移,在使用抗生素治療時,究竟帶來多大的困擾,則尚未十分明瞭。本委員會認為經由間接的方法,亦即動物的大腸菌將其抗藥性因子轉移給人體腸道內正常菌叢的大腸菌,再由後者將抗藥性因子轉移給人體病原菌,對人體只構成潛在的危險。雖然在大部份的場合,此種間接的轉移抗藥性的方式只是潛在的危險,但是必須注意偶而會有特別的菌株,能迅速轉移此種抗藥性,而構成實際的危險。

        本委員會認為以目前許可的方法使用抗生素於禽畜,已導致獸醫治療上實際的困難及對人體健康的損害。如果抗生素使用不當,則抗菌菌會很容易迅速而廣泛的增加。

        本委員會否定某些藥廠的說辭,謂過去 20 年來抗生素使用於禽畜之經驗,未曾引起嚴重的害處。因為除了明顯的已經發生過的害處以外,在現行政策下仍有許多目前尚未發生的害處可能發生。

        截止目前所收集的資料,就量而言尚不足以評估各方面不同的議論。因此本委員會建議從事足夠量的疫學及細菌學之研究,俾能評估可能發生之危險。雖然目前的資料尚未充分,但是本委員會在本報告所做的建議,是基於相當健全的基礎。雖然需要做更多更進一步的研究,但不得做為延緩實施本委員會所提出的建議之藉口。

        本委員會以下所做之建議,可以減少使用抗生素於禽畜所引起的實際的以及潛在的危險。尤其重要者,此種危險之減少是在對於畜產及獸醫上不會有害處的情況下可以達成。

 

現代畜殖第十五卷( 70年 1 ~ 6月 )、70年4月號 ( 42 ~ 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