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福飼料服務欄
母豬分娩
吳三福
1.一貫經營的收益性與分娩回數
最近的中型養豬經營幾乎都採用一貫制。採用一貫制與繁殖、肥育的分業型比較時,購買小豬的成本能減少,受到行情漲落的影響也較少,可確保安定的小豬頭數,同時由於無新疾病侵襲的危險,因此防疫對策的確立也較易。再加上,主要對自己肉豬的發育及肉質有把握,也可以反映到種豬改良上面,這對收益的提高大有益處。一方面,繁殖與肥育同時經營,所以高度而良好的勞力也可以要求得到。
筆者曾經看過也研究過不少民間的養豬經營。結果,獲知繁殖部門,母豬每頭的每年仔豬育成頭數較多者,較可收到良好的收益。
肥育部份的成績如何,經營者可從出售肉豬的屠體情況,或飼料的消耗等已知大概,但說到繁殖部門的成績,有時候就比較難以確認了。
分娩月日與離乳頭數,大部份的牧場都有記錄,最近平均每窩達 8 ~ 9 頭,一般成績相當良好。不過,母豬 1 頭的年間仔豬生產頭數間則會出現相當大的差異。亦即每一窩離乳頭數並無太大的良否,但平均的分娩回數卻有很大的差別。
比方一窩平均有 8 頭的牧場,年平均在 1.7 回的分娩回數者,母豬每頭可獲 13.6 頭的仔豬,而 2.0 回者則可獲 16 頭的仔豬。在此地成為基準的母豬頭數,並非指目前飼養中的母豬,而是指在其牧場年間飼養的種豬,包含途中不授胎或肢蹄背腰等故障而淘汰者,或死亡的豬之年間平均飼養頭數 ( 從每日或每月的延頭數算出 )。
從上述實實即知,所謂繁殖成績的良否,最明顯的證據是分娩回數。
一般說來,分娩回數較少的牧場之種豬年齡構成較小,種豬的更新率較大。自從藍瑞斯種等大型品種被引進以後,曾有一段時期,初產或第二產後的再發情遲延或微弱等成為養豬界的大問題,直到目前才大約被設法解決了。然而根據這方面的權威者談,由於初產後不受胎引起的廢用母豬還是相當多。在此,顯示出 3 ~ 6 產安定的繁殖性母豬比率低。相反的,初二產等的種豬比率高,因而使整個經營的產子數與分娩回數降低。
屠體肉形質或發育的良否,全受遺傳率的影響,依照雙親的良否而改變。繁殖性中的產子數雖也受到遺傳形質的影響,但一般的說,是受到飼養管理技術的影響較大。
2.設法提高繁殖成績
初產的分娩過後,仔豬發育順利,離乳也順利,但母豬在離乳後的發情遲延,或發情徵候不明顯,以致耽誤了次回的配種。從繁殖生理看,可推測如下的原因。
◎初產豬,其母豬本身仍在成長過程中。
成熟的三產以後母豬的成長大約已停止,但未經產豬在懷孕中,軀體的成長與胎兒的發育同時進行,而在分娩後的授乳期尚有泌乳的重擔,同時得致力於其本身的維持。因此容易受到營養分、礦物質或維他命等不足,以及飼養環境的影響,同時荷爾蒙分泌的均衡亦容易被破壞。這在藍瑞斯種等的泌乳性良好,且仔豬發育良好的母豬較多的原因也可以想像到了。
母豬廢用淘汰的原因,很多是由於繁殖障礙或肢蹄背腰的故障引起,所以後補母豬的育成技術是很重要的,尤其將初產豬的飼養管理與三產以後的多產豬分開處理也是重要的事。
育成終了時的交配,應嚴守 7 ~ 8個月,120 ~ 130 公斤時期。懷孕期應給良質的飼料與牧草,一面仔細觀察其增體情形,並使其在牧場充分運動及日光浴,分娩時的體重能夠達到 180 公斤左右。
初產豬的分娩時應仔細觀察,以備難產、後產停滯或胎兒遺殘等意外事件。同時要注意分娩後的產褥熱,助產者可投與抗生素或解熱劑等。
懷孕中應防止母豬過肥。生產後泌乳量多的母豬,如其哺乳中有肋骨突出似山羊,這種母豬的再發情不良。哺乳中可以個體管理,因此視仔豬數、發情程度或母豬體重減少程度等適當加減給飼量。如分娩時體重過輕而消耗過大的母豬,可從產後一週左右起採用不斷給飼,以補充其營養。
哺乳中的仔豬應及早初飼,以減輕母豬的負擔,尤其初產豬更應比經產豬提早離乳。
母豬到離乳前的飼料應儘量給,離乳後逐漸限制,到交配,可給 2.5 ~ 2.7 公斤左右的飼料。對於乳房,為了預防雜菌的侵入,可塗布碘酒。
初產豬的再發情個體差,一般都比經產豬大,發情程度也有較弱傾向,同時容易錯過。不僅要好好觀察,也可以併用種公豬的試情。外觀上發情雖不強,有些母豬容許公豬,這一點需要注意。
在某一試驗場的試驗,初產豬不斷給飼,以及近似定量給飼管理時的再發情日數,藍瑞斯種各為 6.9 ( ±2.4 ) 日與 6.9 ( ±2.1 ) 日。
初產離乳時的體重,分娩時的減少為約 20 ~ 25 公斤,在其後的泌乳中約減少 20 公斤,成為約 130 ~ 140 公斤。這還要視仔豬數或泌乳量。
現代畜殖第十五卷( 70年 1 ~ 6月 )、70年3月號 ( 84 ~ 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