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加工之檢討
3
吳孟謙
(2)熱處理 ( Heat treaments )
飼料經熱處理後供餵家畜,起於何時不甚清楚,然而動物馴化前的遙遠歲月,人們和他喜愛的動物一直偏愛美味的烹調食物一事看來,以熱處理飼料供餵家畜必已經歷一段甚長的時間,最近數年,則已發展了好幾個複雜之熱處理。
過熱之處理會傷害飼料中部份之營養份,諸如胺基酸和維他命,而蛋白質源 ( 如大豆 ) 和碳源 ( 如穀物、馬鈴薯 ) 適當的熱處理會獲致較佳的營養利用率,大豆加熱可破壞生大豆之抗胰蛋白鋛,增加胺基酸的利用率和脂肪的利用率,並增加代謝能。
穀物 ( 如玉米、大麥和高梁 ) 的適當加熱,將有助於澱粉的膠質化與改進乳牛的增重和飼料效率。
貂供餵某些含 thiaminase 酵素之生魚時,可能遭受缺乏維他命 B1 之害,但因此種酵素對熱不安定,所以烹煮或脫水後可解決這問題,生活素 ( Biotin ) 缺乏症會發生在餵用生蛋白的不同試驗動物,但存於蛋白的致病原因,可由烹煮加以去除。
熱處理時間過長,破壞了好幾種的維他命,其中脂溶性維他命和維他命 B1、泛酸、葉酸和生活素最易受衝擊,假如該物質含高量的多未飽和脂肪 ( Polyunsaturated fat ) 特別明顯。
大部份的水溶性維他命之損失,都發生在烹煮後之烹煮水被倒掉而沒有和處理後的飼料原料一齊乾燥,因此水煮魚的維他命 B 含量比魚粉要高,無可溶性蒸餾物的魚粉產品,其水溶性維他命之含量非常低。
一般而言,熱處理對單胃動物並不增進飼料原之營養價值,然而反芻動物而言,新的飼料處理技術用得很成功。
1.乾熱處理 ( Dry heat processing )
乾熱處理是飼料置於熱空氣中之處理,它有下列之好處 a.溫度可迅速地控制 ( 切掉或接上 ) b.飼料不增加含水率,所以可用於處理後需立即儲藏之飼料 c.可除去一些對儲藏有害之過多水份而便於儲藏。
用乾熱處理的一般方法有微波處理、爆裂與烘烤等。
(1)微波處理 ( micronizing ):
微波處理是一個新名詞,用於穀類以紅外線燃燒器放射之微波進行乾熱處理,在本處理中,穀物沿著一個振動鋼盤或淺鍋通過時,受氣體燃燒的紅外線發生器所放射之微波,加熱到 300℉再落入 knorling 滾筒內,微波處理的穀物不是被爆裂,它的水份約被減少 7%,然後經滾筒滾過產生一個整齊、安定、乾燥無流動性之產品,這產品保有原狀或片狀之外觀,類似於經蒸汽製片的穀物,微波處理的穀物,其密度每蒲式耳一般之範圍介於 18 ~ 30 磅,平均為 25 磅,飼養前一般摻水,調整含水量到 10%。
微波處理的高梁從增重和飼料效率而言,此蒸汽製片之處理有利,然處理費用上,因為開始設備之投資,蒸汽製片比微波處理較低,前者較有利。
(2)爆裂 ( Popping )
爆裂是應用迅速的乾熱方法,使穀物爆炸或噴出之處理,以爆裂穀物供餵家畜和爆裂玉米供人食用,其理相同,但是直到 1966 年後,才有這方面之研究報告,Ellis 和 Carpenter 在一歲仔牛之精料,以爆裂高梁取代滾壓高梁的 40%用量,於每單位增重減少 16%的飼料下,只獲得稍低之增重,效果不錯。
爆裂之原理是基於超乾熱之應用,使穀物迅速地加熱到 300 ~ 310℉ ( 穀物含水率 15 ~ 20%為宜 ) 與持續 15 ~ 120 秒之處理 ( 依溫度而異 )。乾熱的迅速處理揮發了核心內部原有的水份,直到壓力大到足夠爆炸噴出為止 ( 澱粉之膠質化、膨脹或裂解 )。雖然 jet - sploding 方法可以達 100% 之爆裂效果,但一般不超過穀物的 45%,穀物爆裂的百分比主要依含水率、溫度和通過機器之流速而定,爆裂後之產物再以乾式滾壓處理。
所有穀物都可用本法處理,但高梁特別有效。
好幾種不同的爆裂方法被改進,其中最成功的一種是 jet - sploding 乾熱處理方法,這系統可應用於大容量之處理與自動化的品質管制,而且改換穀物不必調整 jet - sploder 機,研究顯示本法處理的高梁比蒸汽製片處理的高梁有利。
由不同爆裂方法處理的產品密度 ( 滾壓前 ) 每蒲式耳介於 6 ~ 15 磅,經重新加水、滾壓或重新磨碎皆可增加密度。
某些基於試驗研究論到爆裂高梁的結論如下 1.效果非常類似於普通的爆玉米,含水量約 3%。2.爆裂增加消化率和飼料效率,然而科學家對增加澱粉消化率是否由於加熱或爆裂之膨脹,各人觀點不一致。3.爆裂是藉核心之原有水的蒸散,並使澱粉膠化和擴大澱粉粒,而引起澱粉粒之斷裂。4.爆裂高梁對仔牛飼養之適。性和飼料效率很好,但是膨脹密度很輕,有時會導致嚴重的飼料攝食量下降,而減少每日增重。5.本法每噸約減小 0.50 美元到 1.00 美元之間。6.爆裂高梁由於密度小,比大部份的其他處理方法需要更多的儲藏空間,而且在搬運、流通上增加許多處理的問題。
(3)烘烤 ( Roasting )
烘烤是將飼料置於烘箱中,在適宜溫度下加熱一段時間的最簡單處理方法,它是另一種的熱處理。
烘烤的效果尚未十分清楚,但是明顯地可增加營養份的利用率,此可能由於加熱加變了澱粉 ( 即澱粉之膠質化 ) 與影響了部份之蛋白質所致。
玉米和大豆粉是採用烘烤處理的主要飼料原料。
烘烤玉米:在烘烤玉米中,穀物加熱到 300℉,有令人愉快之風味與膨脹良好的外觀,核心很少真正被爆裂過,然而烘烤中,有某種程度之膨脹,生玉米每立方呎 45 磅,而烘烤玉米之重量每立呎僅有 39 磅,水份含量也減少 5 ~ 9%,普渡大學報告,肥育牛採用烘烤者,比磨碎玉米在飼料效率與增重依序地增進了 10 與 14%。
全烹煮 ( 或烘烤 ) 大豆:豬和家禽對生大豆之利用效果很差,許多試驗已證實大豆和大豆油粉應用於單胃動物,適宜地烹煮可以增進很多之營養價值,這增進之效果,科學家之說法不一致,但最常見之解釋為 1.破壞了抗胰蛋白鋛,此種物質可降低單胃動物之生長,阻止蛋白質消化酵素之活性。2.由於使含硫胺酸更容易被利用,可以大大地增進動物蛋白質之利用率和價值。3.增進大豆對單胃動物之適口性。
研究已顯示,全粒烹煮的大豆能替代豬隻日糧中的大豆粉或其他的各種蛋白質飼料,全粒烹煮碗豆則對增重效率之改進不佳,但他們一般可增進 5 ~ 10%的效率,然此種飼料效率之增進可能被全脂豌豆較低的蛋白質含量所抵消 ( 烹煮豌豆蛋白質量平均為 37%,而大豆粉一般為 44% ),而且由於豌豆之能量較高,日糧之蛋白質含量必須比大豆粉日糧增加 1 ~ 2%。
為了處理全大豆,在烹煮或烘烤設備的大投資是必須的,這樣之投資使大豆粉處於低價時也必須長時期勉強使用,此可能損及經濟效益。
豬供餵烹煮全大豆比供餵大豆粉日糧者較易產生屠體是值得注意的。
現代畜殖第十五卷( 70年 1 ~ 6月 )、70年2月號 ( 50 ~ 51 )
Copyright © 1998 茂群峪畜牧網.
本網站圖文係屬茂群峪有限公司,內文之版權為該雜誌社所
有,非經本公司及該雜誌社正式書面同意,不得將全部或部分內容,
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
※ 最佳解析度 800x600
Copyright © 1998
Miobuffer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