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疾病淺談 9

第一部 疾病預防

N.  BRUCE  HAYNES.  D.V.M. 原著

鄧日青  譯

 

第九節    牛         隻

        母牛居住的環境,對其健康之影響至大。假如只計生存,而不管氣溫如何,則牛隻對遮蔽之需求是非常之小的。假如它們不虞飲食,只要有一夏天遮蔭冷天避風之所,就會生活得很安逸。事實上,這也正是目前大部份肉牛生活之寫照。牧放牛群也只是除了能利用一些矮樹叢擋風之外,也就如此馬馬虎的渡日了。一至等到人類介入之後,才開始發生關於舍飼而有的健康問題。不過,應該要記住,當牛群在寒冬天氣的戶外時,它們必須要利用更多熱量以維持體溫,因之也要根據這一點供飼。

        沒有例外的,奶牛舍的設計是要便於搬運材料物資,擠奶更方便,或符合衛生規章法令,並能使畜主事半功倍。只要是為母牛的健康著想,這些目的都沒有錯。但當人們建造飼牛設施時,總是會忽略,或只顧自己舒服方便而未計及牛隻的需要。

傳統式的畜舍

        在美國較北氣溫地區內之傳統式奶牛舍,地面是水泥所舖,奶牛繫在隔框或繫欄 ( Stanchion ) 之上。冬日牛舍密閉,使牛之體溫將牛舍保持暖和。單位面積內容納高密度之奶牛,不僅使畜舍建築費用減少,也可保持舍內暖和。這聽起來是既合理又合乎效率,但是對奶牛又如何呢?

        管制商用牛奶生產的衛生法令,規定奶牛舍之地面應由不透水材料建造,並保持乾淨。水泥地是唯一合乎要求此條件的材料,並為了方便清潔它,所以用鏟子把地面敷平舖光,使它平整光滑,因此它又對奶牛在上面行走會滑倒而構成一種真正的危險。即使在它建造時並不光滑,但經常清潔及刮洗,不久也會如此。

        要避免滑倒,必須要發現一種方法,使奶牛在上面行走時安全無慮。有些畜主就在地上撒過燐酸石灰以改善阻力。理論上來說,這是一種好方法,因為當以後將它與糞便混合撒到田地去,確是一種很好的肥料。實際上它很差勁,因為過燐酸石灰的顆粒是圓形的,走在上面就像在彈珠上走一樣。一種壓得很細的石灰石 ( 方解石 ) 有很好的磨擦力,但顆粒太尖銳,刺入足掌會生跛足。磨細的石灰石較好,但濕了之後也會滑。所以也許再沒有比沙石輕撤在母牛行走路上更好的方法了。上面再加些木花鋸屑,使之看起來好看些,也有助於保持地面乾燥。在地面上用機器劃一條條的溝痕也不錯,有些建築商就用這種方法。

畜舍中的拟床 ( Stall  Bed )       

        當然我們也不能忽略掉拟床 ( 也可以叫欄床 ),因為這是母牛日夜住所。這裡應該要有襯墊之料,庶免母牛在此受到水泥地的碰傷及刺激。這在腳踝及膝頭二處尤為明顯。放上充分的乾稻草或飽木花是最好的,只是因為要常換很費錢,許多酪農友用特為此設計的橡皮墊,或者甚至是室內外地氈。這二種都不錯,若是還能另外加些類外的墊料,那末使奶牛就更為乾淨了。

        另外一種繫欄先天性有損健康的事就是缺乏運動。這會使得蹄的生長加快,需要更多次修剪,而另外也一樣重要的是失去肌肉的張力 ( 健康 )。當然如果考慮到總體重時,奶牛的肌肉並不很多。事實上,形容為「四根棍子撐著個大肚子」並不是不合適。當由於缺少體力活動而致肌肉健康的喪失,就會使產仔時有困難。產仔後有些所謂「垮台」奶牛,因為它們沒有人幫助就自己站不起來,常常會在試圖站立時使自己受傷。實在不應該有太多的奶牛因此而遭受損失。

通         風

        通風是另一直接影響到健康的問題。大部份的畜舍兼採窗戶及強迫通風,以提供空氣循環,通風這種二法併用已足敷需要。通風不足會使濕度提高,天花板及牆壁上凝集水氣,結集甚多不動的空氣,正造成在畜群中發生肺炎之理想環境。例如當舍外溫度是華氏 50°時,則每容千磅體重家畜的畜舍中,每分鐘需要有 174 立方呎的通風率,以保持舍內溫度為華氏 60°。從健康的觀點著眼,冬天舍內溫度為華氏 50°最合適。美國政府撥地支援設立大學裡的農業工程學系,大多都以合理費用提供畜舍建造及通風的技術書刊。任何人想要建造畜舍,應該利用這些資料。

不要直接吹風

        關於通風及健康的另一應該強調之點,就是冷並不會對奶牛有害,但直接吹冷風就可能要命。在冬天,奶牛的繫欄假如正對著一扇破窗或打開的窗戶而又有冷風對著吹時,幾乎就一定會得肺炎。假如它能走動,奶牛一定會避開吹風。我記得在幾年之前,曾受命作為顧問調查擬報為一次牛犢肺炎的意外發病事故。那時正是仲冬,此農場中凡在三月齡以上的牛犢,必定會患肺炎。死亡率極高。沒有多久就證實它們是死於肺炎;本人在時就有數頭有顯明之肺炎症狀。沒有多久也就找出了潛在的原因。

        此位農友實施牛仔在離乳後立即分舍飼養。他的「牛犢舍」是一棟在山坡上南北向的過去舊奶牛舍。舍的一邊太低,另一面就是朝西的一方,他造了五個方形拟欄,每欄中可容小牛五頭。朝西的一方全長開窗由頭到尾不斷。門則位在南北二端,朝南的一戶是常開的。這樣應該是設有什麼錯的。但靠近三欄的窗戶都破了,當時吹進西風的溫度是華氏 10°,疾馳而進經由這些破口吹向小牛,其風速必然已近乎每小時 30 英里。本人當時著上了厚衣,在檢查這些小牛時仍免不了要有點發抖。

        此一問題的答案很簡單:把窗戶配上玻璃,阻擋疾風吹進來!這樣辦了之後,神秘的肺炎就很快的消逝無蹤了。事實上,此位農友的獸醫在一個月之前就已經作了同樣的建議,可惜他不相信是那麼樣簡單。正如同他對我所說的話:「我認為新鮮空氣對牛有益」。這是不錯的,但可不是從風洞中吹過來。

自由畜舍

        不將牛繫住而可以任其自由行動的自由畜禽 ( Free - stall  Barus ) 之盛行,除了在建造上較經濟之外,另一個理由是可以改良牛群的健康。在這種飼養的地方,母牛可以隨自己意思在舍中行動。拟床昇高,常墊以厚沙及鋸屑,牛要不要躺進去隨它的意。事實上地面滑的問題仍然有,而且更糟,但因為牛可以行動自由,所以滑倒的不常見。它們有點運動,就算是吸點對頭疾風也沒有關係,因為它們自己會躲開。事實上這種無舍頂的自由牛欄之「冷卻系統」只需要有自然通風,只要設計正確,能夠獲得空氣的充足交換。

奶頭的受傷

        另一與舍飼有關的健康問題是奶頭受傷。它在二種舍飼方法中都會發生,但特別較易在繫欄裡發生,尤其是拟床較窄,或有蝨時母牛煩燥時更甚。母牛都不太伶俐,多有些笨拙,似乎有相互踐踏奶頭的傾向。有時起立時,甚至會踩到自己的奶頭。奶頭夾在水泥地與體重達半噸之足底之間時,不踩斷也受到重創裂傷。總之,它會使泌奶困難,及常引發乳房炎。要是母牛相互之間靠得太近,這種方式之意外更常見。對於大體型種的牛,如好斯坦,拟床至少得有四吹寬。二牛之間最好有間隔分開來。繫欄舍裡有水泥的矮邊石,或是自由欄的間隔底有木板,可以使得奶牛的腳不會踏到相鄰的牛。

        關於間隔板的部份,尤其是自由畜舍裡,應該要設計得不會把母牛卡在下面。很多母牛折腿傷背,常是卡在隔欄的下方,努力掙扎以求逃出所致。

        並無需再詳加說明,顯然目前只要能事先用點頭腦想一想,許多潛在的健康問題,都可以用適當的建築物設計加以消除。假如你正在造一棟老的改良,先去訪問一下附近新造的,俾可得到一些好意見。也與你的獸醫師談談。實際上,我們全都看見對動物的意外是可以避免掉的,我們現在掇拾一些概念於後以供參考。

需要有遮蔽之處

        假如你只是關心到家裡附帶養的母牛,或是住在美國南方,建造及舍飼的討論就可以隨便一些。家裡養幾條牛自用,常是可以生活在有甚麼地方就住什麼地方,當然同樣也要注意到通風、冷風及地面等方面。在溫暖的氣候下,住的需要正好要倒轉過來,主要之需求只有遮蔽而已。同樣的,肉牛的舍飼需求是最少的了。它們所要求的只是一塊可躺下來的乾地,可避雨雪即可。一座面相南的棚舍,選在排水良好的地面,就可以完全滿足了。幾塊透明的纖維玻璃板鑲在舍頂上,可以讓陽光射入,那就使牛更為舒服了。

        舍飼對奶牛健康的影響,可以說比其他種的牛要大得多。幾次調查發現牛仔在出生後二週內死亡的達 15%,而環境因素在這一過份的死亡率上有重大的責任。因為它們很容易得傳染病,最理想的是把它們個別隔離開來,也與其他動物隔離。可惜的是這樣會增加許多舍飼成本及人工,所以發展出一些通融的辦法來。

        那種在畜舍中專設一欄以飼牛犢的方式,每當有新生的小牛,就把它放入到欄裡,是最容易發生疾病問題的。大部份商用性奶牛場的農友們,都盡快的不用這種方式。典型的牛犢欄歷史是第一年健康問題最小。但自第二年起就會嚴重到每放進去一頭小牛,一定會發生腹瀉、敗血症,或者肺炎及死亡。它的原因就在牛犢欄難以保持乾淨及乾燥。它多是在畜舍中難以通風的地點。假如連陽光也照不到,問題就更多。這些因素產生使病原菌活存的理想環境,當易染病而甚少抵抗力的小牛固定加進時,像大腸桿菌及沙門氏菌屬等病原菌就會大肆增殖,侵害每一頭小牛。因而就會生病。

 

現代畜殖第十五卷( 70年 1 ~ 6月 )、70年1月號 ( 70 ~ 72 )

 

 

Copyright © 1998 茂群峪畜牧網. 本網站圖文係屬茂群峪有限公司,內文之版權為該雜誌社所
有,非經本公司及該雜誌社正式書面同意,不得將全部或部分內容,
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   ※ 最佳解析度 800x600
Copyright © 1998 Miobuffer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