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哈寶特先生談

1980年代家禽界的劇變

        無沙門氏菌的種雞,38 天即達四磅體重的肉雞,小型種雞,生化遺傳的育種改良技術,運些都是哈寶特農場的負責人深信做得到的。

 

    問:哈寶特先生,您認為未來十年內在家禽育種發展上會有新的突破?

        答:依敝公司的經驗,尤其是我們在生化研究的成果,誰都很難講出 1990 年的肉雞性能,我們將進入一個劇變的時代。

    問:您可否更詳細的解釋?

        答:我們預期在未來的三、五年內,將推出無沙門氏菌的種雞,而且很可能將這種保護層延伸到肉雞上市為止。更進一步,或是在 1980 年代後期,屆時我們將提供沒有任何有害病毒的肉雞、蛋雞及火雞。甚且,這些家禽給以較低能量的飼料而表現性能更好。

        例如肉雞飼糧,將比目前的能量含量為低,但蛋白質成分較高。

    問:您是否認為可藉由化學方法來達到這些目的?

        答:不能,除了沙門氏菌可以用「良性」細菌來發生阻塞作用外,我們必需以改進的無特異病原體 ( SPF ) 之種雞群為基礎,然後來鑑定及選擇血清成分 — 基因產物,這是揀選精肉多。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更進步到以標準族群選拔 ( Standard  population  selection ) 的方法來進行育種。

   問:這對飼養管理有何影響?

        答:有了無特異菌 ( SPF ) 的雞群,肉雞業者可以更密飼的生產型態來得到最大經濟效果。例如,在種雞代甚或肉雞代的雞舍需是濾氣送風式的,以避免外來病菌的污染 SPF 雞群,因此為了相對地降低生產成本,只有增加雞隻飼養密飼 ——即是籠飼。

    問:您是說你們生產出非常健康而且生產效率良好的雞群,但也需要嚴格衛生管制的雞舍?

        答:可以如此說。經營者唯有以良好的環境配合我們提供的雞群,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如果只有種雞舍有這種設備 ( 指濾氣送風式系統 ) 而肉雞場沒有,也能得到相當的利益。

    問:您預期的改良成果如何?

        答:這需分幾個部分來回答。例如,我們研究發展部門的負責人吉姆.史密斯博士 ( Dr.  Jim  Smith ) 在他的肉雞性能改良計劃裏,這還不包括我們生化研究改良及 S P F 雞群的優點。

        到了 1985 年,他保守的估測是肉雞在 42 日齡即可達四磅 ( 1815 公克 ) 的體重,也就是飼糧平均代謝能 1350 仟卡/磅 ( 每公斤 2970 仟卡 ) 的換肉率為 1.9。而 1990 年,他預期同樣體重的肉雞只需 38 天,而且代謝能僅為 1300 仟卡/磅 ( 每公斤 2860 仟卡 ),換肉率為 1.80。

    問:如果再加上 S P F 雞群的優點,則會有何結果?

        答:在下列的額外利益為理論性的,需要依賴經營者豐富的經驗才能比較出不同:

        在種雞代的育存率 ( 包括育成率及殘存率 ) 可高達 94 ~ 95%,產蛋率可提高 4 ~ 7%,而在孵化率及受精率上可改善 1 ~ 3%,而飼料效率可改善 3 ~ 5%。

    問:這些問題我們待會兒再更詳細向您請教。從哈寶特農場為默克 ( Merck ) 大藥廠收購後已經六年,以一個家禽育種公司,與默克這種大藥廠的結合,產生了什麼結果?

        答:截至目前,最主要的是接受了默克強大研究部門的支援,尤其是在生化研究及免疫學上的協助。默克藥廠的生命科學研究部門實在大得令人敬懼,光是默克今年的研究經費即高達 2 億 2 仟 7 百萬美金。

    問:您們在此化研究上有何進展?您對這種工作的定義如何?

        答:生化遺傳對我們來講,是尋求生化的真象,將相關的血清成份與表現性狀聯合在一起,然後進行選拔。

    問:您對於這種研究的最新成果,是否可說明一下?

        答:生化研究佔我們所有研究經費的 15 ~ 20%,這還減去了副產品回收的收入呢。我們相信已鑑定出控制肉雞脂肪堆積最主要的遺傳密碼。

        我們也掌握住尋求影響飼料換肉率最大的遺傳密碼,相信不久即可鑑定成功。

        如同你我所知,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研究工作,默克藥廠給予哈寶特農場的協助,例如提供最現代化的化學分析儀器及分光器等,才能使工作進行順利。

    問:您是否可更詳細的解釋這種研究的內容?

        答:說出來你可能嚇一跳,我們目前使用的分析儀器都是人類醫學所用的,雖然家禽跟人類是完全不同的動物。

        這些試驗所使用的雞隻,乃採自不同的血統,或是同血統下的不同家系,及同家系下的個別雞隻,尋求出對經濟性狀有影響的基因。

        將這些雞隻的血清以化學方法分析,例如酵素、內泌素,高及低密度脂蛋白、甘油等,比較它門對性狀的關係。

        我們使用的是人類醫學實驗室的設備,不同的是在人類方面做的是病因的診斷試驗,而我們做的是健康雞隻的育種工作。

    問:是否可再加以說明?

       答:我們先假設一些可能的因子,然後觀察它們對雞隻表現的影響程度。

        這可幫助我們決定我們的基礎品系種雞及基因庫雞群的基因密碼,然後來選拔優良基因。

    問:就單方面來說 — 當您得到雞隻血液中的脂蛋白濃度的分析結果,它如何幫助您對選拔理想性狀的雞隻?

        答:我們在雞隻的血液中比較同樣的因子,如同醫學試驗,雖然雞隻的脂肪代謝作用與人類完全不同。

        我們將其分為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極低密度脂蛋白等,通常雞隻的脂蛋白密度最少可分為四個界限。

        目前我們仍不瞭解它們 ( 脂蛋白 ) 間的差異,但是我們卻知道我們的這項研究工作非常重要。就我們所知,現在仍沒有人在進行類似的試驗,因此我們沒有已發表的數據來比較。

    問:您們目前知道了多少?

        答:例如有一種脂蛋白,它的甘油基可由肝臟分解後而至脂肪組織堆積,但有些脂蛋白的甘油基卻被分解以產生能量。

        因此,我們乃可斷定那些脂蛋白在肝臟分解後堆積成脂肪,或是轉化為能量的用途等。

    問:也就是說,您可因而挑出能有效利用脂肪的雞隻?

        答:讓我們換個方式來講:我們想證實雞隻能更有效率的利用飼料,而這是由基因所控制。在控制蛋白質合成及分解作用之間,有非常複雜的迴饋代謝反應,體內蛋白質的合成作用乃有賴於飼料品質及基因控制。

   問:那麼您是否已將這些選拔成果應用到促進種雞的生產效率?

        答:尚未開始,我們還沒將研究的成果使用到商用雞群,到實用階段可能仍需 5 ~ 7 年。

   問:如此說來,傳統的族群選拔方法在未來將要落伍了?

        答:現在的問題不是「或許」而已,這是遲早的事。其他的育種場可能已開始重視生化育種方法,或許在 7 ~ 10 年後,生化遺傳將取代傳統的數量遺傳之重要性。

    問:現在我們常讀到數億美金投資在遺傳工業,以基因組合的技術獲得許多不可思議的成果,例如用這種方法來生產抗生素、疫苗、麻醉劑,精神活動藥物 — 如興奮劑、抑制劑、鎮定劑等,甚至生產出可「吞蝕」環境污染廢物的微生物,這些可都是事實?

        答:是的,我想你指的是 D N A 重組工程。我們的母公司,默克藥廠,在這方面付出很大的努力,我相信美國前 500 名的大公司裏,有許多參與其中。

        我們哈寶特農場還沒有這種基因轉換的研究,在未來十年內也不可能,但我並不排除這種可能性。

    問:另一個「未來」的問題:你可認為不久的將來可做到「無性生殖」?

        答:你是說單一個體能繁殖許多與其完全相似的後裔?我不認為!在哈寶特農場沒有嘗試過,我們有興趣的是生產出完美的雞種,或許有一天成為無性生殖複製的標本,我們認為家禽的無性生殖將來會成功,但不是在短暫時間可能達成。

   問:您認為將來有無可能將基因移植,來達到理想的特點,例如將孔雀的基因移到火雞身上,或從鵪鶉移到肉雞上?

        答:你又談到基因組合的問題,即是將某個染色體上的部份取下,移至另一類似種系的染色體上。這種技術已在低等生物上做過,甚至在組織上也有。但是在高等生物上為期尚遠,在家禽的這種基因移植手術不可能在本世紀完成。

    問:我們是否已接近能控制雞隻性別的階段?

        答:沒這回事。這是因為哺乳動物控制性別的方法與雞隻完全不同。在人類及大動物很可能控制後裔的性別,這些動物的雄系產生決定雌雄後裔的精子各半,因此只要將決定雌雄性別的精子分開來,便可達到控制性別的目的。但是在鳥類中,性別是由母系來決定,因此控制性別的可能性非常困難。

    問:至於目前,您是否認為現在幾個主要育種場的基因庫,比起廿年前為小?因為現在的品種太少了?

        答:不!剛好相反。我們本身有相當大的基因庫,而我相信其他的育種場也是如此。有些系統已不適於商業用途,而我們又不斷的發展出許多合成品系,使得我們基因庫收藏內容更為豐富。

        由於冷凍精液技術,使我們能保存更多種類的精子,它們平時貯存於液態氮下 320℉中,解凍後即能使用,而採精的公雞早就死了,這種技術擴展了時間空間,節省了許多人力、物力。

    問:這種冷凍精液是否很普遍?

        答:別人我不知道。冷凍精液的原理很容易,但是我們在實驗室研究它的操作過程,卻花了不少時間,現在已得心應手。我們可能是目前唯一定期使用本身精子銀行的育種場。

    問:這種精子銀行有很多好處囉?

        答:是的,它可將優秀雄系的特質保存下來,同時也可將經濟價值存疑的血統保留,以待將來使用。

    問:有人認為禽畜的性能改進已將近頂點,您以為呢?

        答:以傳統的育種方式,我們仍然還有許多高度遺傳性的性狀尚待改進,如同 Jim  Smith 博士的計劃書中指山的。

        我則對生化育種更有信心,尤其對克服改進育存率及孵化率上,因為此二者比較其他性狀更接近生理極限。

        此外,我們更加重於改善換肉率,可是這種困難將愈來愈重,因為它對種雞的性能有相關的抑制性。你如何來維持種雞的產蛋率,同時又要改善肉雞的飼料效率呢?我們認為生化技術能夠超越傳統育種方式的極限。

    問:您剛說到將改善飼料效率列為第一優先,這是不是在您們的火雞、蛋雞也是一樣?

        答:是的,而且不會犧牲到其他理想的性狀,如我前面說過的,要以低能量的飼料得到更多的產品。例如在未來五年中,我們預期我們火雞的飼料效率改善速度將與肉雞一樣,在來亨雞與紅蛋雞 ( 金慧星 ) 也是如此。順便提及的,我相信我們目前的來亨雞是世界的佼佼者。

    問:岔句話 ——你們如何進行英聯火雞 ( British  United  Turkey ) 的育種工作?( 註:B.U.T. 與 SPAFAS 公司一樣,都是哈寶特農場的附屬機構 )

        答:B.U.T. 在歐洲擁有大部份的市場,在美國仍沒有銷售量,但我們將要積極推廣。我們對 B.U.T. 很有信心,當初我們買下它,就是認為我們能將它迅速地改良。例如,以我們的生化研究技術,就能改進火雞的屠體品質。

    問:您可認為肉雞跟火雞的市場會造成彼此競爭的局面?

       答:可能有些地區如此,但並非世界性的。我們可看到高度開發國家的家庭人口逐漸變少,在西歐的消費者比較不喜歡太重的肉雞,而在美國的情形則稍有不同。因此我看火雞可能以屠體分解的方式出售,而肉雞則可以整隻銷售。而整體上,我認為我們肉雞與火雞的結合,可使市場的佔有率增加。

    問:您提及的人工受精技術,是否可使用在一般種雞場?

        答:所有的育種公司都朝著明日的需要而改良公系,我們的計劃則更為深遠,而且考慮到各種方向。

        要使人工授精能夠更能達到經濟目的,則需儘快育出超大型的種公雞,來授精於嬌小的母雞,如此才能彌補人工受精的費用,籠飼建材費及額外增加的勞力費。

    問:我們的公雞是否發展得太大型了?

        答:是的,我們正朝著這個方向努力,而且這種趨勢也愈將強烈。如果公雞體型過大而造成種雞性能的損失 ( 如受精率 ),則人工授精將愈是重視。

    問:您認為小型母雞將來會佔重要的地位?

        答:確信如此,小型母雞的飼料換雛率非常理想,而目前最大的缺點是這種矮腳型母雞的肉雛性能要比正常肉雛為差,但我們相信終將克服這個難題。到 1990 年底前,美國的肉種雞將大部分是矮腳型的市場。

        法國有三分之二是矮腳型種雞,英國與義大利也有這種趨向,因為目前的種母雞飼料效率的確不利。

    問:我們還沒談到有關化學藥物促進肉雞生長,或是改變種雞的排卵週期 ——

       答:促進生長素是個熱門問題,科學家們嘗試使用於所有的動植物,但是目前仍不適用於家禽工業。

    問:如果這種產品發展成品,是否會影響到育種農場的利益?

        答:我認為這是兩種不同的層面,它不會影響到育種農場在遺傳育種上的努力。但是有些藥物則可能改變我們的飼養管理,例如屆時我們可能使用某種藥物來促使雞群詳靜免於驚嚇。

    問:回到您剛才「無沙門氏菌肉雞」的話題,您認為它適用於一般現場嗎?

       答:過去十年來,我們在努力培養無沙門氏菌種雞所花的錢太多了,遠超過我的預算。近來,我們相信著著引入具有拮抗作用的非致病性厭氧細菌,可以阻止沙門氏菌的侵害。我們已申請專利,我們這項計劃一直與麻省大學的 Glenn 博士密切合作。

    問:這是疫苗嗎?

        答:非也,它並沒產生抗體。它是被導種於消化道來與沙門氏菌起排斥拮抗作用。

    問:它的使用對象為何?

        答:這種技術需將此特殊厭氧菌繁殖於 S P F 的雞體內,才能確保它完全無致病性。它可使用於種雞、肉雞及火雞,在雛雞剛孵出時即可使用。

    問:您說還需要三、五年才能推出?

        答:屆時才能廣為銷售。

    問:在密西根州 East   Lansing 的家禽研究所發表說;他們已培育出可控制無病毒感染基因的雞隻,並且認為利用這種技術可生產出完全無病毒的雞群,這個研究內容是否可與哈寶特的無病毒雞生產計劃類似?

        答:你所講的研究乃是指不具繁殖 RAV—O病毒 ( 很類似於導致腫瘤的病毒 ) 之遺傳能力的 S P F 雞隻。我們的 SPAFAS 機構是生產 S P F 雞隻的領導者,在這方面的研究我們領先太多了。

        導致腫瘤的病毒有好幾種,我們已知道這些病毒,而且由實驗中使我們有信心能育出不受病毒威脅的雞群。

    問:對於保護專利的問題,您提到有關於「人造生物」亦應接受專利保護,可受再加以解釋?

        答:目前在高等法院有類似的案件,由普強公司 ( Upjohn ) 及通用電子公司 ( General  Electric ) 所提出的。普強公司已撤銷請訴,因為它認為通電用電子早先在地方法院的判訴可做為將來有關於遺傳工程專利保護的判例。通用電子公司的請訴是發明一種「吞蝕」石油污染的細菌。

        法院的判決及專利商標管理局 ( Patent  &  Trademark  Office ) 均認為人造生物不應接受專利保護。

    問:那您認為呢?

        答:以遺傳工程的技術,投資大量的金錢來製造出新的生物,光憑這點就該有專利的保護,即使整個製造過程也都應有專利。這種判決太不公平了。

    問:您是否願將你們的育種計劃擴展到其他的大動物 — 豬、乳牛或肉牛等?

        答:表面上看來似乎仍有可為,但是我們沒有這種打算,至少目前沒有。

        舉個例子,投資於大動物的花費太大,它們的生命週期又太長了,這種報酬不值得如此努力。如果你的育種頭數過少,則選拔的結果愈為微弱,尤其是以族群選拔育種的方法時,更為明顯。同時,你的育種成果很難保護,容易被其他農場吸收。

        再以世界的市場來看豬 ——豬的市埂因為消費習慣及宗教信仰而很有限。依我們的眼光,豬的育種早已達到飽和。此外豬的生產器具及經營過程跟家禽完全不同,這種投資對我們不划算。

   問:那麼關於魚類育種的可能性呢?

        答:我對養殖業是很有興趣,但並不是佔在育種者的身份來講,因為魚戶們本身可自行繁殖而不必求購於育種場,育種場沒有甚麼價值。我們目前的育種設備及技術亦不適於漁業。

    問:最後再請教您,如您自己,一定關心家禽育種場彼此的競爭,今天美國本土有 20%的種雞都由一貫經營的企業自已提供 ( 即飼料廠、孵化場、肉雞場的統合經營,甚至包括原種雞場 ),您認為這種比例會繼續增加嗎?

        答:我認為會維持現狀,而未來十年內將逐漸減少,因為他們並不想在育種工作上更深的努力,而這卻是必要的,事實上如果他們本身的育種場的生產量如僅供應本身的需要,則這種浩大的投資很不合算。而如果他們的種雞不能跟得上時代的進步,則逐濟被捨棄不用,我認為未來的市場將是專業育種場彼此的競爭。

 

現代畜殖第十四集( 69年 7 ~ 12月 )、69年9月號 ( 89 ~ 93 )

           

               

       

       

       

           

       

       

       

Copyright © 1998 茂群峪畜牧網. 本網站圖文係屬茂群峪有限公司,內文之版權為該雜誌社所
有,非經本公司及該雜誌社正式書面同意,不得將全部或部分內容,
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   ※ 最佳解析度 800x600
Copyright © 1998 Miobuffer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