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兽医发展史

        台大兽医学系,几乎每周都在规定时间(以前是每星期四下午四点,现在改为每星期五下午四点)举行小型的演讲会,邀请国内外学者做约一小时的演讲,到六月七日为止,已做一四二次,成绩相当的可观,为该系师生带来崭新的学习机会。

         该系第一四○次演讲会是洽请原该系教授,现已退休的杨守绅先生担任。说杨教授为中国兽医的元老并不过份,因为杨教授是近代最古老的马医学堂第六期毕业生,後参加高考及格,被分发到陆军部军医司兽医科,由上尉到官拜兽医最高军阶──少将,历任技正、代处长、教授、所长、校长等职。抗战胜利後随政府到台湾,任台湾农学院教授兼台大家畜院长,直至去年八月才退休。

        杨教授也是农复会第一位中国籍的顾问,且担任国际兽医会议OIE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Epiozopics)的我国常任代表凡十七年之久(该会现有会员国九十二国,主持国为法国)。由於去年八月退休,该代表职才正式由农复会李崇道主委接任。但杨教授於去年五月间曾赴法国参加该会之大会并由林再春技正陪同前往。

        林技正於今年一月六日的台北兽医师节庆祝会上做了一场演场,报告该会的组织及与会经过等。又因李主委委员事忙,今年的OIE大会不能参加,故请林技正五月间代他出席。

        杨教授说退休下来以後暂时什麽事都不想做,也不想写,那一次应该系李永基主任之邀做了一次类似回忆性质的演讲,因系临时性质,杨教授事先并没有准备讲稿,随便的谈谈,但本刊认为非常有价值,特地前往听讲并笔录,後来蒙杨教授亲自校正,才能与读者见面,在此谨向杨教授致谢,并予特别介绍如上。

        我从陆军兽医学校於民国八年毕业,至去年八月(民国六十二年)由台大教授退休为止,共服务於兽医界五十四年。今年,李永基主任要我讲兽医发展史,我只就大陆上兽医发展情形,随便谈谈。能够在这里跟各位同仁及同学再见面,觉得非常高兴。

马医学堂时代

        中国近代兽医,起自北京政府由袁世凯主持军政(练军)於宣统二年,在保定设立马医学堂。我於民国四年入学,在我上学期间共有三班,我是第六期,那时已毕业了三期,该校开办时由医学出身之姜文熙任校长,日藉兽医专家数人任教习(等於教官)。我在学时尚有日藉教习叫渡边满太郎一人在校,他教生理教得很好,民国九年渡边先生退回日本充任日本陆军兽医学校中将校长教生理教得很好,民国九年渡边先生退回日本充任日本陆军兽医学校中将校长。第一、二期毕业的人大半被送到日本去深造一年或二年不等,回中国後一部份被政府派充该校各科教官以代替日本教习,一部份派到各陆军部队充任兽医职务,各师均有骑兵,每师设正兽医官一人,副兽医官二人,兽医长及兽医若干人。

        民国初年的教育制度是小学六年,中学四年,大学预科三年,本科三年。兽医学校之入学资格须为旧制中学毕业生,但我天资较聪明,中学跳班极快,民国二年即进大学预科读了二年半,於民国四年考入兽医学校,年龄才十六岁。该校规定应念四年,我第一学期就考到第三,对本行的兴趣比入学时提高了,因此奋勉有加,而每一学年都考到第一名。民国八年夏季毕业,我才二十岁。

兽医高考

        徐世昌当大总统时办第二次高考,有兽医科,第一关考国文;第二关考专门科目,共有四门;第三关是口试,每一关均放榜一次,不及格者不得应第二考。全部应考者五千馀人,只录取四百八十人。兽医科应考者三十馀人,录取者只有我及同班同学王善政共二人而已。

陆军兽医学校成立

        民国八年北京政府将天津的军医学校及保定的前马医学堂,改为兽医学校,都搬到北京。民国十七年国民政府接收军医及兽医学校,民国廿五年搬到南京,抗战时期再迁到贵州安顺。由军政部接办,直到大陆易手,共毕业了三十期的兽医正科。(另有三年制的畜牧科,毕业生派到军政部主办的牧马场多处。)

        我於民国八年毕业时即通过高考及格,被分发到陆军商军医司兽医科当科员,由上尉开始(我是特例,普通自中尉开始)。自民国十七年国民政府接收陆军兽医学校後,我被任为该校生理学教官并兼任该校附设之病马厂厂长,该厂规模甚好,设备完善(尤其外科),专治马牛骡驴(免费)等北方甚多的大动物而极少诊治小动物。

各大学兽医系及各省兽疫防治机关之成立

        自民国十八年起北京大学农学院曾成立兽医系,其教授皆由陆军兽医学校第一、二期毕业并留学日本者担任(崔步赢、王毓庚、刘保元三位),以後又取消。中央大学也於民国十八、九年成立畜牧兽医系,分为四年制及三年制两种,大概八年之後才将畜牧兽医系分为畜牧系及兽医系。我曾於民国廿二年在协和医院生理学系观察教学及研究工作,甚被该系主任林可胜先生所重视,而於民国廿三年推荐我在卫生署刘瑞恒署长下接受国际联盟奖学金,去法国主办的巴斯德研究所学习兽医生物药品之制造。民国廿三年底返国後被派为中央卫生署新设立的西北防疫处(设於兰州)当技正并兼代处长。防疫处分两部:一部份为人医只制霍乱伤寒疫苗,另一部份以兽医防疫为主。我带了央大第二期毕业生刘君一人,陆军兽医学校毕业生四人,还有蒙藏学校毕业生七人到兰州开始创立该处。处之下并在甘肃、宁夏、青海三省设立四个兽疫防治所,民国廿七年我辞去西北防疫处职务,改到甘肃学院医科当细菌学教授一年。民国廿八年九月由军政部派充新设立军马防疫所的少将所长,以制造马鼻疽诊断液、炭疽疫苗、马腺疫疫苗为主,并代军医署制造牛痘疫苗。    

        除了北大、央大等校以外,广西大学在抗战期间也创设畜牧兽医系。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一、二年级在重庆,三、四年级兽医系在成都,兼办了兽疫防治所。

        民国廿三年中央农业试验所兽医组在上海江湾办了牛瘟研究所。另外,广西省政府办了一所家畜保育所,请了菲律宾籍的美国兽医三人主持牛瘟防治。那三个菲律宾人後来由国人代替了,马保之先生曾任该所所长。

抗战末期及胜利初期

        抗战末期,我被军政部调充兽医学校少将教育长并代校长(兽医以少将为最高阶级),当时是以何应钦部长为名誉校长。民国三十四年抗战胜利,我改任为兽医学校校长并奉派到南京及上海接收日本兽医器材。这时,林可胜先生将军医学校改为国防医学院,被派充院长,该院设於上海江湾,林院长主张将兽医学校并入国防医学院增设兽医科,被我反对而作罢。

        抗战胜利之後,中央政府除设西北兽疫防治处外,并在贵州、河南、青海等地成立兽疫防治处。蔡元培之子蔡 忌(系法国兽医大学毕业)从民国二十年起即担任上海商品检验局局长(包括兽医检疫工作)。

独立兽医学院之成立及派员到美国进修

        民国三十五年,中央教育部在兰州新成立西北兽医学院,以央大教授盛彤笙为院长。我於民国三十五年奉国防部令率领五人赴美国,除我与二人考察美国畜牧兽医情形外,另外三人进入美国大学研究院深造。其中翟振纲一人攻读畜牧博士,学成後乃留美国。另二人(程明瀛、谢成侠)一攻细菌,一攻畜牧,均於一年半後自动返回大陆。跟我考察的二人,一为崔步青,次年返国後担任国防部第一个牧场之场长;一为张万 ,在美修完生物化学博士,现仍在美国。

        民国三十五年,我从美军顾问团争取派遣军医训练团,约一百名之名额内争取四名兽医,由我从兽医学校选取低级教官四人赴美进修。美方之目的在於军医勤务训练,我则於到美国时与美国国防部五角大厦兽医司长(美国军方兽医最高阶级为准将)洽妥该四名兽医除参加勤务教育外,并赴康乃尔大学兽医学院研习兽医各专门课程。

        我今天拉杂的向诸位报告是以大陆上兽医发展史为限,因未准备讲稿故缺漏甚多,尚请原谅,并谢谢各位拨冗临听。

现代畜殖杂志为全国兽医师开辟园地

        全国的兽医师,包括兽医佐以及实际执行兽医业务的人员,估计约有二、三千人之谱,各县市均设有兽医师公会,但一般来说,规模不大,如以二百万人口的大台北市言,也不过是三十九名而已,其他各县市也都在数十名左右,且虽有台省及北市兽医师公会,却还没有全国性的组织,更没有一本对外甚至对内发行的杂志,以资报导各会员间的活动,有识者均认为是美中不足的事。

        本刊创刊伊始,即早有意为全国的兽医师们做桥梁,提供一些篇幅,报导各兽医师公会的活动,会员们的讯息等,幸蒙台大李永基教授,北市兽医师公会简庆源理事长,北县兽医师公会叶金涂理事长以及甚多兽医师界先进们的谅解及协助,终於能够从本期起与众多的兽医师们见面,令人兴奋。

        本园地希望迅速延伸到台省兽医师公会以及各畜牧机构的兽医,如蒙支持与协助,相信对兽医师的进修及连系方面必有帮助。

        本园地欢迎投稿,欢迎批评指教,举凡学术性的,临床经验性的,甚至是生活漫谈消遣性的,无不欢迎?各地区公会的活动,请随时通知,以便及时前往采访或连络。

郑    焕    生    敬启

六月一日

台北市兽医师公会五月份学术研讨会-王⒚醻医师主讲

        台北市兽医师公会五月份学术研讨会,由台大家畜医院王炯辰兽医师主讲。

        (台北讯)台北市兽医师公会,每月每三周三晚八点都在台大钮森馆集会,做小规模的学术研讨会,并交换临床经验。五月份的研讨会於五月十五日星期三晚八点举行,到有台大李永基、何昭坚、林安仲各教授,以及简庆源、张辉绲、曾瑞光、陈启东、叶金涂、郭允谦等兽医师,由张辉 兽医师任主席。

        王炯辰兽医师提供的主题是「犬外耳道微生物之研究」,他说犬的外耳炎可大别为急性与慢性,又可分为耳垢性外耳炎 、细菌性外耳炎及寄生 性外耳炎三种。

        犬的脓皮症可分为表层性脓皮襞及深层性脓皮症,前者又可分为急性湿性皮肤炎 、及壁性脓皮症,後者可分为胼胝性、鼻性、幼年性、趾间性及全身性五种。王兽医师讲述期间,各兽医师等均纷纷询问,热烈讨论,把自己的认识及临床经验发表,於十点左右圆满结束。

 

现代畜殖(56~58)-杨守绅演讲.郑焕生记录.六十三年六月第2卷第六期

home1.gif (1495 bytes)回期刊页 index1.gif (1026 bytes)回上一页

Copyright © 1998 茂群峪畜牧网. 本网站图文系属茂群峪有限公司,内文之版权为该杂志社所
有,非经本公司及该杂志社正式书面同意,不得将全部或部分内容,
转载於任何形式媒体   ※ 最佳解析度 800x600
Copyright © 1998 Miobuffer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