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养殖鳗鱼的病害

        台湾养鳗事业兴起发展之快速,真令人不敢相信,据有关当局之统计,本(62)年一至八月间的鳗鱼出口金额已高达四千万美元以上,已成为我国极重要的出口农产品之一,在出口贸易中占着重要的地位,且大有後来居上之势,这固然是可喜的现象,但是因为发展过速所引起的种种问题不但严重的影响此业的利益,甚至可能扼杀了此项事业的前途。

        诸如因投资利润之较高,同时又缺乏有效的产销管制机构,因此发生了一窝风的「抢养」风暴,不但原属此行的业者揭尽所能的扩充,甚而其他行业的业者也都转而大规模的投资养殖,因此造成鳗苗需要量的急增,鳗线价格的不合理上涨,使得省产鳗线不敷需求,由出口转为进口,除了自日本进口与省产鳗鱼相同品种之日本鳗(Anguilla japonica)外,不法商人更罔顾法令,以偷天换日的手法大量进口不适合本省养殖,尚在试养阶段的法国鳗线(A. anguilla),而冒充日本种;其次因产销未能配合,造成成鳗供过於求的现象,致发生价格惨跌,不少业者几乎蒙受倾家荡产的损失。养鳗事业的急速发展除了引起以上产销的政策性问题外,在养殖技术上,尤其是病害方面也产生了同样严重的问题,如不及时设法解决,将成为本省鳗鱼养殖业的致命伤,现就此等问题作一简单的介绍以供业者参考:

一、鳗鱼之进口问题

        以目前本省的鳗鱼养殖面积而言,省产鳗线绝对不敷业者的需要,如自日本进口日本鳗线,虽然在养殖上不成问题,但因其价格较高,对成本而言是很大的负担,如进口欧洲鳗,则因为此种鳗线之原产地(地中海沿岸之法意西班牙等国)生态环境与本省相去甚远,故不适於远东地区之养殖,此种鳗鱼如在本省养殖时特别容易受多种病害之侵袭,如寄生 方面之车轮 (Trichodina)、纤毛 (Glossatella)白点病纤毛 (Ichtbyophthirius)、吸管 、(Trichophrya)、粘液孢子 (Myxosporidia)、彻孢子 (Microsporidia)、鳃片指环 (Dactylogyrus)及三代 (Gyrodactylus)等之寄生。这些寄生 大部份是眼睛看不出来的小东西,故寄生发病初期不易发现,等到病况进行到相当程度,肉眼可以观察到症状时,在驱除上就已经有了困难,况且常常因为这些寄生 在鱼体上造成伤口,替病原菌开了感染的方便之门,因此往往形成细菌性与寄生 性的多重性复杂感染,一发不可收拾。

        除了日本鳗与欧洲产鳗鱼之外,在印尼、菲律宾方面尚有A. bicolor与A. pacifica等种,澳纽方面则有A. australis及A. dienfen backer。据最近之消息显示日本方面由美国进口之A. rostratar种似乎比欧洲鳗更适宜於日本环境之养殖,故有关当局似应尽速调查收集较为完善的资料,以确定其他地区所产鳗鱼是否有比欧洲鳗更适宜於本省地区之养殖而比日本鳗更经济者,以作为进口之参考,但是在引进这些外国鳗线之同时必须先调查清楚该等地区所流行病害问题,因其可能同时被带进来,就如历年由日本进口之鳗线,经常可发现有水生菌类(Saprolegnia及Achlya)感染之水霉病鱼,业者及检疫等有关单位不可不注意。

二、鳗鱼之病害问题

        本省位处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水温约在摄氏二十度~二五度之间,固然是一极优良的水产养殖环境,但也是极适合於寄生 及其他疫病之衍生,尤其是近年来由於外国鱼苗的进口及放养密度的大幅提高使得病害的种类,传播之快速及严重性等均有与日俱增之势,兹就近年来本省鳗鱼养殖上常见面较为重要的几种疾病简介如下:

        1.凹凸病(Plistophora disease):其症状为身体背侧肌肉凹凸不平(须注意与曲骨病及穴肤病之区别)肤色变灰白,其病因为微孢子 类之Plistophora anguillaruin之寄生於肌肉中所致,此病早在三十多年前日本即已发生,一九五一年东京水产大学之保科利一教授首先发表对此病之研究。虽然在一九七一年由本省运往日本的鳗苗中亦曾发现此种病鱼之存在,但据多数养殖业者之经验,本省从前并未发现此种病害,而自最近之两三年来始见此病之流行,故此病原是否由日本传入抑或原为本省所有尚不得而知。在十公克左右之小鳗鱼此病最为严重,以本(62)年之情况而论,感染此病之鳗苗约达一成左右,且似乎是本种鳗苗受害较多,欧洲鳗苗之受害情形如何,则尚无确切之资料。凹凸病在目前尚无有效药物可资防治,有些业者利用海水盐份治疗,其功效如何甚值怀疑。本症虽尚无良药可治,但根据其感染鱼体之途径,如能在鳗苗放养前以生石灰或漂白粉等彻底消毒鱼池,放养时注意检除病鱼则可逐年减少此病之流行,殆可断言。

        2.赤鳍病(Red fin disease)其症状为鳍部(尤以臀鳍及胸鳍)淤血变红,肛门红肿扩张,严重时下颚部及整个腹部均呈点点红斑的淤血现象,若解剖内脏,可见肠管等器官发炎甚至溃烂。其病原体为Aeromonas liquefacieus或Edwardsiella tarda Par-aoolobactrum Anguillimortiferum)之类的短杆菌。赤鳍病虽然终年可见,但以冬末春初春夏之交及水温骤变时最容易发生,虽然常常造成极严重的死亡,但如能在气温多变的季节或发现病症之初期及时处理(如利用Furan系统的药物或抗生素,磺胺剂等适量加入饵料中)则多数可以治愈。

        3.腹水病(Hydrops or Dropsy):此病多在成鳗时期发生,其症状为腹部肿胀凸出,腹腔内充满淡绿色明胶状流体(有时为淡红色),且肝脏浮白,状似贫血,本病原在夏季较易发生,但去年十一月间宜兰地区曾多次发生且与赤鳍病一齐并发。其原因可能是细菌类的寄生所致,但是也可能是池水或人工饵料中掺杂过量的药物所引起的内因性中毒现象,故平均利用药物防治鱼病须避免过量。在平时或发病初期,饵料中填加过量之鱼用综合维生素(尤其是微生素E类)对於此病有若干程度的防治效果。

        4.肝脏机能障碍症:在鳗苗时期尤为多见,其症状为肝脏肿大或硬化,有时更迫使胆囊凸起,使该处皮肤染成黄色,由体表即可见,鱼体因而逐渐衰弱死亡,本病於今年二月间在屏东地区曾多次见到,桃园、鹿港等地也时有发现。病因不明,推测其原因可能为食用冰冻过久使得脂肪酸化变质的不新鲜饵料所致(即所谓脂肪中毒)或长期使用含有过量药物的人工配料饵料(人工饵料中多数原已含有药物,业者往往又另外加入)所致。

        5.鳃病:病状为鳃部粘液分泌增多且常有污物粘附,严重时鳃丝溃烂残缺,引起此症之原因颇多;如粘液性细菌(Chondrococcus sp..)或各类寄生 之寄生,营养缺乏等物可引起鳃病。此病为长期性之慢性疾病,常使鱼体呼吸困难,并渐渐衰弱,故易於受其他病原体之感染而死亡。据日本方面之报告有鲤鱼混养之鳗鱼池特别容易发生此病。本省各地所饲养的鳗鱼在夏季水温较高时常有零星之发生,尤其放养密度较高者发生後因传染迅速故情况常甚严重,但未见有短时间内大量死亡之现象发生,除药物防治外於饵料中加入适量之铁矿物质可防由此症引起之贫血现象发生。

        6.烂尾病(Tail rot disease):病原与鳃病中之粘液性细菌相同,多发生於夏季水温较高时,受害鳗鱼多为幼苗,在屏东地区较为常见,其症状除尾部溃烂外,亦常在体腹处发现腐烂部位,周遭化浓中间可见裸露之肌肉,除鳗鱼外,泥鳅亦极多患此症者。此病原以抗生素类如Chloram-phenicol Streptomycin等治疗,但最近似以利用Furan系统的药物较为效。

        7.鳃肾炎症:病因不明,可能为营养性障碍或细菌性原因或水质不良所引起。症状为鳃丝及肾脏组织肿大发生病变,腹部中央肛门前略呈凹陷,此病症在日本多发生於冬天,尤其在一至三月间最为盛行,但本省兰阳地区曾在本年六月间发生,检查鱼池水质(来源为地下水)之酸硷度颇为正常。其治疗方法在日本方面有利用海水或食盐处理者,虽可延缓或减少死亡现象,但并无治愈把握。

        8.水霉病(Fungus disease):仍由於水生菌(Water mold)之寄生而使鱼体表皮或鳃吻等处生长白色的毛状物,此症在水温较低时很常见,尤其是由日本进口之鳗线因装运或其他处置不当大约有一成的感染率,虽然本省水温较高,病情不如日本之严重,但因其常与细菌性疾病并发,如未及时处理亦将遭受重大损失,本省发现之鳗鱼寄生性霉菌有水霉(Saprolegnia)及棉霉(Achlya)二类,棉霉在水温较高时仍然感染鱼体,不可不注意。一般利用孔雀绿液(0.05~0.1ppm)或甲基蓝(2ppm)或提高水温(至摄氏二五以上)可有效控制此病之蔓延,不过有时尚须混用细菌用药始易见效。

        除以上所举病例外,寄生於鳔内之线 Anguillicola及寄生於皮肤或口腔及鳃上等之针 (Learnea)、鱼虱(Argulus)及多种扁 (Flatworm)等亦均为鳗鱼常见之病害,唯或因其久为一般所熟悉或以其早有有效控制方法或以其对鱼体不致造成重大影响,故未列入,此外如自一九七一年来在日本广为流行的赤点病(Red spot diseas-e),病鱼全身赤红,特别是头部及腹部,病原体为细菌类之Pseudomonas anguill,iseptica本省虽然尚未发现,亦应密切注意以免在本省流传。

        本省养殖鳗鱼每年因病害所造成的损失当不在千万元之下,直接上减少业者的收益,间接上影响鳗鱼业的前途及国家的外汇收入,但是在防治处理方法上多数因袭日本方面之资料,借镜他人的经验固然省时省事,但常因病原本质或地区性的差异,表面上同样的症状也不一定可用同样的方法处理,不能对症下药往往造成无谓的浪费,甚且「赔了夫人又折兵」鱼病没有治好又多花了药费,故根本解决之道尚待详细调查与深入研究。

 

现代畜殖(15~17)-郭光雄.六十二年十二月第1卷第2期

home1.gif (1495 bytes)回期刊页 index1.gif (1026 bytes)回上一页

Copyright © 1998 茂群峪畜牧网. 本网站图文系属茂群峪有限公司,内文之版权为该杂志社所
有,非经本公司及该杂志社正式书面同意,不得将全部或部分内容,
转载於任何形式媒体   ※ 最佳解析度 800x600
Copyright © 1998 Miobuffer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