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畜产业新闻

以茶养猪  日本创造新需求        

        许多研究都指出喝茶有益健康,让猪喝茶是不是也可以生产更健康的猪肉呢?日本最近兴起以茶养猪,养猪界以「茶美豚」品牌上市,结果深获消费者好评。

        据日本农业新闻报导,日本养猪业为突破进口猪肉在日本市场占有率年年上升的经营困境,开始以「创造新需求」的理念进行各种新尝试,在「以茶养猪」的实验上,获得提高猪肉品质的结论,於是养猪界决定创立「茶美助」品牌,和进口猪肉别苗头。

        以茶养猪的实验,最早是鹿儿岛县开闻地区和肝属地区的养猪户在去年以白猪为实验对象,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茶叶长期饲养,到成猪宰杀後,分析肉品品,发现白猪原有的独特腥骚味大幅降低,而且猪肉中的维他命E含量是一般猪肉的三倍。

        不过,最受瞩目的发现,是这些白猪所含的「次黄嘌呤核酸鷈酸」,又称「肌鷈酸」,比一般猪肉多,让吃过「茶美豚」的人赞不绝口。「次黄嘌呤核酸鷈酸」含量多寡,是决定猪肉口感的重要成份。

        鹿儿岛的养猪农民透过日本农协鹿儿岛县经济联合会协助,去年九月开始试销以茶叶养大的白猪,结果深受消费者喜爱,今年九月开始以「茶美豚」为商品商标,在东京等关东主要消费地区上市,在产地也开始进行「茶美豚」饲养推广计画,初期目标是年产量四万头。

        日本养猪业这项尝试,也引起行政院农委会注意,因为在市场自由化趋势下,我国养猪业也开始面临进口猪肉的挑战,农委会也正辅导养猪业建立「台湾猪肉」品牌,以和进口猪肉区隔。不过,日本养猪业这样把猪肉产品「品牌化」又「个性化」,在国内还没有前例,颇值得国内养猪业参考。(87.10.5自由时报)

黄萧添创业  拥有一片天

饲养放山鸡  肉质鲜美  成为大溪地区一项特产

        原本在桃汽客运开车的大溪民众黄萧添,十五年前放弃开车,与老婆在山区搭起鸡舍养起了「放山鸡」,有趣的是,黄萧添所养的放山鸡喝的是泉水,吃的是阿兵哥吃剩的饭,而且只只肉质结实,别有一番风味。

        谈及当初放弃开车,投入饲养鸡只的工作,黄萧添说纯粹是希望有一份较自由的工作,而且觉得一辈子开车不如自己创业,由於家里有一大片空地,因此在农政单位的协助下,开始了他的养鸡事业。

        黄萧添说,放山鸡与一般土鸡不同,就是市场上俗称的「仿仔鸡」,两者主要的差别在於饲料、水质及饲养方式,土鸡长得慢、肉质较硬,适合病人或孕妇进补食用,相对地价格也较贵,一般市价,一斤大约要180元左右,相较之下,放山鸡就较便宜,一斤约在100元上下,但营养一点也不输土鸡,可以说是「俗搁大碗」。

        谈到放山鸡喝的水,黄萧添表示,一般养鸡户所饲养的鸡只,所喝的水多半是储放在水槽,由於水并不流动,容易孳生细菌,一旦患病鸡只喝了,就容易传染至其他健康鸡 。由於他饲养放山鸡的地点属山区,山泉水源源不绝地自山上流下,不容易有细菌孳生,鸡只喝了就不会生病。

        别以为只有猪才吃馊水,事实上馊水也是放山鸡的主食,由於饲养地点就在军营附近,因此黄萧添每天都会将阿兵哥吃剩下的菜饭拿来喂给放山鸡吃,等到饲养了约二个半月後,就会将鸡放到空旷的山里活动,到了六个月大後再卖出,至於土鸡则喂以饲料。

        黄萧添所养的放山鸡之所以好吃,除了喝泉水、吃馊水外,他还会喂鸡只吃牧草,主要是因为牧草含丰富纤维质,有清肠作用,身体的脏东西可以随之排出体外,因此鸡只也比较健康,体内也不会有 。

        养了15年的放山鸡,黄萧添说他卖出的鸡不下几万只,也由於肉质鲜美又嫩,因此早已成了大溪地区餐厅必备的佳肴,成了一项特产。

        除了放山鸡及土鸡外,黄萧添也养斗鸡及阉鸡,他表示,斗鸡的肉很结实,由於斗鸡属肉食性,因此连自己所下的蛋都吃,黄萧添说,每次只要斗鸡下蛋,他都立即把蛋捡到一旁,免得发生「鸡毒食子」的「天伦悲剧」。

        受到经济不景气的影响,黄萧添不讳言,鸡只的销量也出现锐减现象,以往生产好的时候,每个月可以卖到八、九百只,不过最近却只有一半的量。

        由於最近天气相当热,为此,黄萧添特别介绍了两道极适合在热天食用的凉补,分别是仙草鸡及九尾鸡,所需要的材料均可在一般中药房买到,买来後与放山鸡一起烹煮,相当可口,有兴趣的民众不妨可以自己做做看。(87.10.11自由时报)

吃蛋不用打壳  新鲜

液态蛋有卖点  业者积极研发

        当你敲开蛋壳,倒出蛋液,是否顺手就把蛋壳丢了?你可知道,有百分之五的鸡蛋液,这样被丢掉,相可惜;国外有业者完整收集蛋液,做成液态蛋,国内养鸡业者计算在明年跟进,推出经过调味的液态蛋,只要开封,就能立即使用。

        大成长城公司有意仿效国外,推出国内第一个液态蛋,副总经理张哲朗表示,液态蛋烹调容易,适合忙碌的工商生活,日本、美国都有生产,值得国人开发;根据中华民国养鸡协会统计,国人平均每人每天最少吃一个蛋,液态蛋加入食盐或糖份,就可直接煎炒或做蛋糕,节省烹调时间,是另类鸡蛋。

        张哲明说,消费者没时间刮取蛋壳边缘的残馀蛋液,专业的养鸡业就可以,他们将蛋壳放在特定收集器,让蛋液自然流下,再以纸盒包装;而市售的盒装鸡蛋,光是蛋壳,就占了5%~10%的重量,可是,纯为蛋液的液态蛋,就没有蛋壳重量,符合经济原则。

        鸡蛋首重卫生、保存环境,液态蛋更是如此;张哲明说,以日本人为例,液态蛋在冷藏条件下,可保存四到七天,美国则采用特殊包装,可存放八至十二周。未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鸡蛋便是竞争优势之一,他相信液态蛋会有消费市场,至於可存放多久、销售费用,要到明年才能知晓。(87.11.2联合报)

行政院斥资64.5亿

拆迁五大河流域养猪户

确保高屏溪、淡水河、曾文溪、大甲溪、头前溪饮用水水源

        为确保高屏溪、淡水河、曾文溪、大甲溪及头前溪等五大河流域内一千二百万人饮用水安全,行政院於11月9日原则同意五大河流域内禁止养猪。为减少养猪户反弹,行政院将斥资六十四亿馀元,做为迁移养猪户的补偿。

        环保署水质保护处表示,水源保护区禁止养猪是水源保护最重要的工作,环保署会同行政院农委会、内政部营建署向行政院陈报「饮用水源水质保护纲要计画--高屏溪、淡水河、头前溪、大甲溪及曾文溪」,行政院已原则同意,所需要的拆迁补偿经费在下一年度预算中逐年编列。

        环保署强调,该五条流域的水源保护区内约有六十四万头猪,全数依法拆迁,预计需要的经费约六十四亿五千万元。

        该五条流域水源保护区禁止养猪的范围分别是:高屏溪流域自高屏溪拦河堰以上集水区;淡水河流域支流基隆河自六堵取水口以上集水区;大汉溪自鸢山堰以上集水区;头前溪流域自 雅取水口以上集水区;大甲流域自石冈坝以上集水区;曾文溪流域自曾文备用净水场取水口以上。

        环保署表示,拆迁补偿费区分为猪舍、废水处理设施、猪只迁移、废弃物清除处理费及转业津贴四大部份。猪舍依其面积及设备,每平方公尺补偿一千八百元至一千二百元;废水处理设施每立方公尺二千二百五十元;猪只依其大小,每头补偿二千五百元以上至六百元;转业津贴部份,每一基数补贴九万元(以每二百头猪为一基数);废弃物清除费,依其面积大小,最少补偿五万元以上。

        环保署估计,以一座合法饲养一千头猪的养猪场估计,大约可获得六百三十万元的拆迁补偿费,其中猪舍、废水处理设施五百零九万元,猪只迁移补偿七十万元,转业津贴四十五万元,废弃物清除费约六万元。(87.11.10中国时报)

输日冷冻肉品加工业

靠政府纾困喘延至今

        去年口蹄疫事件爆发,全国二十多家输日冷冻肉品加工业者,可用晴天霹雳来形容。当时六万多吨输日猪肉,包括库存、已结关甚至装船出口者,一夕之间遭日本方面全部取消订单,输日滞销猪肉资金积压总额估计达六十七亿元,十六家输日冷冻肉加工业者严重受创。

        口蹄疫事件不仅影响输日猪肉加工业者,加工业者停止屠宰,後续也将牵连养猪户,因此行政院断然决定针对猪农与输日冷冻肉业者进行通案纾困,使依赖输日市场比例30%到90%的输日冷冻肉品业得以喘息至今。

        谈到纾困,现任冷冻肉品公会理事长、雅胜公司董事长许钦松感慨地表示,纾困虽然保住业者的一线生机,但是业界一年六个月来,仍然在痛苦中挣扎。由於纾困贷款占掉业者在银行大部份授信额度,到现在,业者还是在缺乏资金的情况苦撑这个产业。

        由於输日猪肉要求的卫生条件几乎是全球最高水准,许钦松估计,所有二十多家输日厂商,在屠宰、冷冻、加工、废水处理等设备在二百亿元以上,但是目前仅存八家业者还在运作,平均设备利用率不到三成。面对目前温体猪肉盛行,甚至有大批走私大陆猪肉横行市场,使大量投资处於闲置,许钦松感到相当痛心。

        许钦松强调,冷冻肉品业者获得纾困,从一开始就是有条件的。当时猪肉一片滞销,每家业者又背负因输日猪肉退运所产生的债务,加上前途一片黑暗,还要咬着牙进场购入猪源,屠宰後再冷冻,等於为公司创造更多库存,目的为了配合政策保持猪农生计,面对内外交煎,当时真是欲哭无泪。

        许钦松说,业界在口蹄疫爆发前三年,就已多次警告过农委会,大陆走私猪肉猖獗,可能导致口蹄疫情,但政府从来不闻不问。雅胜对於办理纾困的工业局等官员表示感谢,但口蹄疫事件并不是业者自己把事业搞垮,业界却要担此苦果,反观最近盛行的企业倒风,大股东把公司掏空,再两手一摊让政府出面纾困,令业界相当不平。

        立大食品公司副总经理潘忠直说,现在回亿起去年三月二十日口蹄疫爆发当天,「完全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立大当时研判,国内食用卫生电宰冷冻猪肉的比例很低,因此应有相当大的开发潜力,因此将利用原有内销通路尽力拓展,同时大幅增加鸡肉营业额,同时将原本输日冷冻肉品的加工规模全改为符合国内市场需求的一般规格,为求生存,立大甚至处分了公司的「祖产」,位於高雄路竹的自有住宅区土地,目前正与建商合建住宅出售,以偿还部份纾困贷款。

        潘中直表示,比较起其他同业,立大所受冲击算是较轻的,如果没有纾困贷款,可能所有冷冻肉品业都会倒闭。幸好工业局办理纾困很有经验,在审查完毕後,拨款速度比一般贷款要快得多,也因有纾困政策,才得以保住台湾养猪业。(87.11.23自由时报)

下营乡鹅肉大餐打出名气

目前订桌数已达420桌

        台南县下营乡农会办理鹅肉大餐品尝,现今已带动了下营鹅肉的买气,鹅肉价格也上涨,尤其是农民配合新研发的鹅肉口味十分鲜美,受到消费者欢迎。乡农会11月底办理的鹅肉大餐原本接受预定360桌,目前已有420桌的订桌。

        下营乡农会推广股长颜寿何说,下营乡养鹅农户多,最多时养鹅数量达七、八万头,使得鹅肉价格下跌。为了协助鹅农促销鹅肉,乡农会因而决定办理鹅肉大餐品尝,以带动下营鹅肉知名度,由於下营办理鹅肉大餐打出名气,目前到下营购买鹅肉的人增多,鹅肉店生产也特别好。

        他说,二、三个月前下营鹅肉,产地价格每台斤是四十元左右,现今每台斤在五十二元到六十元间,至於下营鹅肉店研发的薰茶鹅、白片鹅和蒜味鹅等多种口味鹅肉,每台两价格是在十二元左右,一只三台斤煮熟味道鲜美的口味鹅,大约可卖六、七百元。(87.11.22联合报)

冬令进补

速食包炖鸡大行其道

        都会区生活忙碌,想要进补却苦於没有时间,因应都会区讲求新速实简的生活型态,真空包装的人 鸡、蒜头鸡近来大行其道,并在量贩店广受都会区消费者喜爱,冬令进补不必再花时间炖鸡了。

        中国人最爱在严寒的冬季进补,土鸡是最普遍的进补原料,但由於一只鸡要炖也得花上一、两小时的时间,对许多都会区的上班族来说,进补简直是奢侈。

        脑筋动得快的生意人想到冬令进补的需求,以古法精炖土鸡,去年光是11月7日至10日,仅仅四天就销售了两万多只的人 、大蒜鸡,而一整年更卖了三十多万只的土鸡,在大台北都会区的万客隆、家乐福和远东爱买可以买到外,在入冬後,也将进一步铺货到大台北区的超市。

        除了冬令进补外,卜锋陈铭龙表示,国人习惯在初二、十六日拜拜,由於现戈人工作忙碌,生活紧凑,拜拜前要先去买鸡,又得动手去煮,那是许多上班族、家庭主妇的痛,有了土鸡调理包,可以省去不少麻烦。

        十二月时序进入冬至,天气渐寒,国人习惯在此时进补,内湖区的万客隆将举办人 鸡和蒜头鸡的品尝、促销活动,向大台北区消费者介绍进补新型态。而为了打进都会区拜拜市场,人 鸡、蒜头鸡也会打出「初二拜鸡,早早起家;十六拜鸡,卡紧做头家」,吸引都会区消费者的青睐。

        不过,由大台北区消费者一般时期都是到传统市场、超市消费,到大型量贩店是利用假日或休闲之馀去,一般预估,要逮住消费者食补的胃,必须扩及通路到市区的超市,甚至是传统市场,让都会区人士方便买得到,普及率才会更高。(87.11.11台湾日报)

培育种猪基因

卜蜂完成国际联盟

        在政府规划台湾成为「科技岛」的政策鼓励下,拥有亚洲最大肉品加工垂直整合集团--台湾卜蜂集团,结合国际知名的美国大陆谷物公司(Countinenta Grian)及杜邦公司(Dupont)完成国际联盟,将生物科技带入农畜业,完成国内第一座种猪基因遗传培殖厂,及三穗玉米研发,降低成本,并提高产能。

        台湾卜蜂集团总裁游汝谦表示,美国大陆谷物公司是世界知名的谷物产销集团,每年大宗物资谷物产销量达七千万公吨,行销网路遍及世界五十五个国家;而杜邦公司则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公司,以生化科技研究发展见长,拥有二百年历史,上百位的科学家专事研发,卜蜂结合美国大陆谷物专业行销,及杜陆的生化科技,来提升农、畜的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

        目前卜蜂与美国大陆谷物公司,及杜邦公司合作下,针对谷物营养成份技术分析(近红外线分析),生产优质高能量胺基酸玉米,及抗 害玉米,从一穗研发至二穗,目前开发出三穗玉米,产量提高至三倍,这种高附加价值的玉米,不但产量增加、品质稳定,还能增加收成次数,由於玉米占饲料成份高达50%至60%,对家畜换肉率(一公斤饲料可生产家畜肉重量)有相当大的帮助。

        今年卜蜂提出四个35%计画,其中西元2003年肉猪产量达市场35%占有率,游汝谦表示,为达到这项目标,已在云林成立国内第一个种猪遗传基因培殖厂,以培殖的一千头曾祖父母代的猪,可产一万八千头父母代猪;外卖给饲养户可产出三十二万吨父母代猪只,最後可产出五百万只小猪至市场,可创造二十亿元的利润,预期往後的每年至少有五千万元利润,所以高科技研发对农产业相当重要。

        游汝谦指出,十年前台湾卜蜂不过是个年营业额仅二十亿元的饲料厂,至今年营收可达一百亿元,计画在公元2000年时,完成年营业额达二百六十亿元,且在国内企业集团排名三十之内,为达成目标,目前卜蜂除整合国内肉品加工事业外,积极向大陆、海外发展。(87.11.16台湾日报)

家禽世界现代畜殖合订本(p.39~44)─本社、九八年十二期

回期刊页回期刊页 回上一页回上一页

Copyright © 1998 茂群峪畜牧网. 本网站图文系属茂群峪有限公司,内文之版权为该杂志社所
有,非经本公司及该杂志社正式书面同意,不得将全部或部分内容,
转载於任何形式媒体   ※ 最佳解析度 800x600
Copyright © 1998 Miobuffer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