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假性狂犬病防疫的新纪元

        猪假性狂犬病(PR)在1971年於屏东发生第一个病例以来,已经有27年之久,最初PR以引起怀孕母猪的流死产及哺乳仔猪的死亡为主,随着疫情的扩散,感染的猪只及猪场越来越多,加上疫苗的使用,使猪群有了PR抗体,在这种情况下,PR造成怀孕母猪流死产的病例减少,哺乳仔猪的死亡病例也遽减,但是PR病毒是在猪群中代代的感染下去。由於猪只体内抗体的压力,使病毒的毒力改变,约在1974年左右,一般有做好死毒疫苗免疫种母猪预防措施的猪场,因PR引起怀孕母猪的流死产及哺乳仔猪死亡的病例几乎看不到,但在肥育猪感染PR,造成神经及呼吸道的病例则时有所见,从此PR的感染致害由怀孕母猪及哺乳仔猪转为肥育猪,肥育猪感染PR的主要症状,除了少数有四肢划水的神经症状外,大部份为轻微的呼吸道症状或无任何异状可见;临床上,PR对肥育猪的伤害似乎不严重,但事实不然,笔者从事PR病毒感染肥育猪的调查研究发现,感染PR的猪只有部份免疫抑制的现象,所以容易且时常并发病瘟、沙门氏杆菌或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的感染,因而造成猪只的大量死亡,笔者从感染胸膜肺炎死亡的猪只肺脏分离到PR病毒的机率高达85%,日本人Sakano也证明有PR病毒感染的猪只,被少量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就会发生死亡,笔者从研究PR与猪瘟免疫的关系中发现,感染PR後会影响猪瘟的免疫效果,从这些研究报告可看出PR对肥育猪的危害很严重。

        PR对肥育猪群的致害,严重影响了养猪的生产成本,在欧美及日本等国早就发现这个问题,因此采用PR活毒疫苗来预防减少PR感染肥育猪的损失,以丹麦为例,在没有几年的功夫使用活毒疫苗已将PR清除。虽然笔者在十几年前就极力主张用活毒疫苗来控制肥育猪的PR感染,但未被有关单位接受,用死毒疫苗来控制肥育猪的PR感染又不符实际,因死毒疫苗产生免疫效力需要有2剂量的注射,需时甚长,如在五或六过龄免疫时,则需在八或九周龄时才会产生较佳的免疫力,那个时候大部份的肥育猪均已感染PR野外毒了,死毒疫苗的免疫便成为多馀及浪费的。经笔者一再的争取,约在2年前农委会核准了PR活毒疫苗的进口申请,经一连串的效力试验,目前已有几家的PR活毒疫苗通过检验准予进口贩卖,这对养猪业者是一个利多的消息。

        PR是属於鷔疹病毒的一种,持续潜伏感染猪群是PR病毒的特性,笔者针对母猪持续潜伏感染PR病毒及排毒的情形做深入的研究;一群怀孕待产的母猪在分娩的前後,有将近17%的母猪随鼻腔的分泌物排出PR病毒,由於母猪分娩後的排毒,因而造成新生小猪在出生後一、二天感染PR的机率也高达20%左右,因为小猪吸收乳汁中的PR移行抗体,所以这些感染PR病毒的小猪不会发病,但是会成为PR病毒的散播源,同龄的小猪到了五、六周龄时,体内PR移行抗体降低或消失了,就会被这些带毒的同伴因断乳及改变环境的紧迫导致排毒而感染,这些低或已无PR移行抗体的猪只就会因PR病毒的感染大约在七、八周龄时(保育时期)发生问题(如神经症状或引起呼吸道症状),这些保育猪如有改变环境,发生紧迫时情况则更为严重,在五、六周龄感染PR病毒,约在七、八周龄发病,如在这段时间不论用活毒或死毒疫苗来免疫保育猪,在时效上都是太迟了,因感染了再施打疫苗对阻止疫情的发生意义不大。

        台湾目前进口的PR活毒疫苗中有一种安全性极高的疫苗,可在仔猪出生的时候,未哺乳前或哺乳後施打,而不会有任何的危险。这类疫苗除了用肌肉注射的免疫方式外,还可用鼻腔途径来免疫。

        点鼻方式免疫的特点:会使PR疫苗毒增殖的地方是鼻腔黏膜及喉咙周围的组织,特别是在扁桃腺增殖,是属於局部性的免疫,不会受到全身性移行抗体的干扰,因此这类疫苗在哺乳期间尚有移行抗体的时候也可用点鼻方式来免疫,可以获得更佳的免疫效果。这类疫苗的开发是针对PR病毒的特性,希望达到仔猪在早期抢先PR强毒未感染之前就给予免疫,早一步防止PR强毒危害肥育猪的免疫目的。另外这类疫苗的安全性高也可用於怀孕母猪群的免疫,不论在那一阶段的怀孕母猪,均可施打。这类疫苗是属於GI基因缺损疫苗,也可用来做PR清除计画,摘除强毒潜伏感染的猪只。

        目前德国Boehirnger Ingelheim公司制造的PR活毒疫苗,就是属於这类疫苗,相信探用这类以鼻腔接种的疫苗来免疫猪群,将会使一个猪场因PR感染肥育猪造成养猪成本的损失大大的减低,因而可提高养猪的竞争力。

家禽世界现代畜殖合订本(p.51~52)─赖秀穗、九八年十一期

回期刊页回期刊页 回上一页回上一页

Copyright © 1998 茂群峪畜牧网. 本网站图文系属茂群峪有限公司,内文之版权为该杂志社所
有,非经本公司及该杂志社正式书面同意,不得将全部或部分内容,
转载於任何形式媒体   ※ 最佳解析度 800x600
Copyright © 1998 Miobuffer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