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鸡营养水平对种蛋孵化率的影响(下)
维生素E:
据报导,维生素E是孵化率维持正常水平的必需的(Olson等,1962;Atkinson等,1963;Landauer,1967;Kling和Soares,1980);而其它研究则没有发现添加维生素E可提高孵化率(Arnold等,1974)。在维生素E排空的第一周内,在胚胎发育的第一周和第三周内胚胎死亡率的上升幅度大致相同;然而,此後的胚胎死亡主要发生在第一周(Tengerdy和Nockels,1973)。另一方面,Leeson等(1979b)发现,胚胎死亡的分布没有明确的规律,而且胚胎畸形及异位的类型也没有明确的规律。维生素E缺乏的胚胎呈现出的一些症状有眼睛出现浑浊点、视觉缺失、血管系统异常(造成渗出性素质和出血)和生长发育迟缓(Romanoff和Romanoff,1972)。据报导,在种鸡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可以增强雏鸡的免疫应答(抗体效价)(Haq等,1994)。诸如硒、抗氧化剂和脂肪类型之类的其它因子,都可与维生素E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得我们难以清楚维生素E在胚胎发育中的作用。现已证实,洛岛红鸡对维生素E缺乏敏感性高於白色来航鸡(Leeson等,1979a)。
维生素的添加:
商品种鸡斤产蛋的分析结果表明,其中维生素A和核黄素的含量足以满足种蛋孵化的需要,而某些种鸡群斤产蛋中维生素B12处於临界缺乏状态(Naber和Squir,1993)。往种鸡日粮中添加维生素可以使种蛋中大多数维生素的含量得到提高。提高种鸡日粮中核黄素、维生素D3、生物素、维生素B12、泛酸和叶酸的含量便可以很快的在种蛋中产生效果,而种蛋对种鸡日龄中添加维生素A的反应就比较缓慢(Naber,1993)。就维生素从日粮向种蛋中转移的效率而言,维生素A的转移效率极高,核黄素、泛酸、生物素和维生素E的转移效率较高,维生素D3和维生素E的转移效率居中,维生素K、硫胺素和叶酸的转移效率较低(Naber和Squires,1993;Naber,1993)。
矿物质
硒:
如前所述,日粮硒可与维生素E相互作用,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节约维生素E,Jensen(1968)发现,当饲喂缺硒日粮时,孵化率下降了。孵出的雏鸡较弱,其肌胃患有肌病,许多雏鸡伏卧在地上,双腿後伸且向上弯曲。Arnold等(1974)报导。硒可对孵化率产生显着的影响;然而,所提供的数据并不十分肯定。无论在日粮中添加(Frnake和Tully,1936;Carlson等,1951)还是向种蛋中注射硒(Wright和Mraz,1965;Landauer,1967),硒过量都会产生毒性作用。鸸(emu)蛋中硒含量达到7.1ppm可导致胚胎死亡率升高(Kinder等,1994)。降低种蛋的硒含量可使孵化率升高。硒过量引起的畸形包括矮小、下啄太短或缺失以及腿骨和翅骨过短。在某些地区种植的谷物可能含有中毒水平的硒(Frank和Tully,1936)。
碘:
碘缺乏可造成孵化率下降(Landauer,1967),但天然碘缺乏很少发生。日粮碘过量也会造成孵化问题,导致胚胎死亡、雏鸡啄壳但不能出壳以及孵化期延长(Arrington等,1967)。据报导,在种用火鸡日粮中添加碘,对种蛋孵化率的影响存在着品系差异(Christensen等,1991)。添加碘过量会造成孵化第一周内,以及啄亮壳时火鸡胚胎死亡率升高,并造成火鸡胚胎在啄亮壳时和出雏时较多地依赖糖原分解作用,而较少依赖糖原异生作用(Christensen等,1991;Christensen和Ort,1991)。
锰:
锰缺乏可导致孵化率下降和胚胎畸形,此种胚胎畸形与生物素缺乏时,或遗传性软骨营养障碍时所见情况基本一样(Caskey和Norris,1940;Landauer,1967);然而,显微镜检查可见骨的结构存在着差别。据报导,胚胎缺乏锰时会发生表现为角弓反张型强直性痉挛的运动失调(Caskey等,1944)。这一运动失调明显与通常称之为"观星者"的病症有许多相似之处。种鸡可忍受日粮中不添加锰达数周之久,而孵化率不受任何不良影响(Abdallah等,1994)。
钙:
种鸡日粮中的钙水平主要是通过影响蛋壳质量来影响胚胎发育的(Landauer,1967;Romanoff和Romanoff,1992)。种鸡日粮缺钙或其它原因造成的蛋壳质量下降,可导致种蛋在孵化过程中失重过多,并伴随孵化第一周内死亡率升高、污染增多,以及胚胎生长发育迟缓、骨骼发育不良和孵化期末死亡率升高(McDaniel等,1979;Wilson,1993)。将日粮钙含量由0.99%增至1.77%提高了火鸡种蛋的孵化率(Potter等,1974)。给科图尼鹌鹑(coturnix quail)饲喂钙含量为2.5%~3.0%和磷含量为0.8%的日粮(Nelson等,1964),以及给在铺有垫料的地板上饲养的肉用种鸡饲喂钙含量为2.25%~6.00%的日粮(Wilson等,1980)时,都获得了正常水平的孵化率。然而,Kienholz等(1961)发现,将日粮钙含量由2.25%增至4.00%加重了锌缺乏症,从而导致严重的胚胎畸形。
磷:
磷是保持正常胚胎骨骼发育和维持正常孵化率所必需的(Harms等,1964;Waldroup等,1967)。笼养蛋鸡摄食磷含量为0.19%的日粮时,其孵化率下降了(O'Rourke等,1954);在日粮中添加磷,使日粮含无机磷0.18%和总磷0.30%,则使孵化率得到了提高。Singsen等(1962)提出,笼养蛋鸡需要0.4%的日粮磷才能维持正常的孵化率,而Wilson等(1980)发现在铺有垫料的地板上饲养的肉用种鸡需要0.31%的日粮,就可以维持正常的孵化率。在铺有垫料的地板上饲养的肉用种鸡,看来可以通过食粪就能重新利用相当数量的磷(Wilson等,1980)。植酸磷不能维持正常的孵化率,但的确可以预防佝偻病的发生(Waldroup等,1967)。据报导,无机磷是火鸡种蛋达到最高孵化率所必需的(Sewell等,1972;Ferguson等,1974);并且有人提出,给笼养蛋鸡饲喂给无机磷含量为0.19%的日粮,便可以使孵化率达到最高水平(Waldroup等,1967)。通过日粮和粪便摄入过量的磷会降低蛋壳质量,从而间接地降低孵化率(Wilson等,1980)。
镁:
Mehring和Johnson(1965)发现,日粮中碳酸镁与碳酸钙之比对孵化率没有显着影响;然而,据报导,当种鸡摄食镁缺乏的日粮时,孵化率下降幅度较大(Sell等,1967)。日粮缺镁时,在孵化後期(19天和20天)会出现胚胎死亡,而且许多孵出的雏鸡不健康,会发生痉挛或昏迷,并於出壳後2天内死亡。
锌:
种鸡日粮含有较低水平的锌,即可获得正常水平的孵化率(Supplee等,1958)。种鸡日粮缺乏锌可使孵化率降低,胚胎死亡率升高,以及骨骼和羽毛发育受阻(Kienholz等,1961)。种蛋缺锌时会导致胚胎畸形(Blamberg等,1960;Romanoff和Romanoff,1972)。高水平日粮钙会加剧锌缺乏症(Kienholz等,1961)。由此看来,在玉米-大豆日粮中不必补充锌便可获得正常水平的孵化率(Abdallah等,1994);然而,添加锌会增强雏鸡的免疫力(Kidd等,1993)。在实用种鸡日粮中锌添加量高达2,000毫克/千克对孵化率没有产生多大影响(Stahl等,1986,1990)。
硼:
当垫料用含硼杀 剂处理时,在这种垫料上饲养的种鸡会摄入过量的硼(Lee,1989)。给肉用种鸡饲喂高水平硼(硼酸或硼酸钠)会使孵化率降低,但不会影响产蛋率(Rossi等,1993)。Romanoff和Romanoff(1972)提出,给种蛋注射硼酸会造成大量的胚胎骨骼畸形。给公鸡饲喂高水平硼会增加畸形精子数量,但受精率和胚胎存活率仍处於正常水平(Rossi等,1993)。
氯:
肉用种鸡的日粮氯摄取量不足(限量采食的玉米-大豆日粮)会使孵化率降低(Harms和Wilson,1984)。然而,据报导,种用火鸡摄食玉米-大豆日粮时不需要补充氯便可以获得最高水平的孵化率(Rossi等,1993)。
钾:
蛋黄和白蛋白中各种矿物质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蛋鸡之间矿物质含量有相当大的变异,同一只蛋鸡的不同产量之间矿物质含量有中等程度的重覆性(Manson,1993)。白蛋白中钾含量较低或蛋黄中铁含量较高时,种蛋的孵化率也较低。
铝:
饲喂0.3%添加铝没有提高种蛋的铝含量,而且,孵化率也没有受到影响(Wisser,1990)。
蛋白质和能量
就粗蛋白质水平或粗蛋白来源对孵化率和胚胎发育的影响而言,许多早期的研究结果都令人感到模糊不清,因为对饲料原料中氨基酸含量、未知维生素和其它养份缺乏了解,而且,对各种养份的交互作用和需求量也缺乏了解。Landauer(1967)对许多这类研究进行了评述。种鸡摄食量低能量、高蛋白日粮时,种蛋的孵化率往往较低(Pearson和Herron,1982;Leeson和Summers,1991)。孵化率的降低看来是因为孵化中期胚胎死亡率升高,以及雏鸡不能破壳而出的缘故。种鸡日粮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没有影响胚胎异位或畸形的发生率。其它研究发现,给老龄肉用种鸡饲喂粗蛋白质含量为9%~15%的日粮时,孵化率没有受到影响(Lopez和Leeson,1994);或者在整个产蛋期内饲喂粗蛋白质含量为10%~16%并补充了蛋氨酸和赖氨酸的日粮时,孵化率没有受到影响(Lopez和Leeson,1995)。另一方面,Vo等(1994)报导,褐壳蛋鸡摄食高蛋白质日粮使其孵化率提高了。而且,已经证实,高蛋白质摄取量增加了种鸡对维生素B12和鶼哆醇的需要量(Daghir和Shah,1973;Patel和McGinnis,1997)。对某些家禽品种而言,母禽摄取高水平苯基丙氨酸可造成胚胎畸形(Giroud,1968)。
肉用种鸡的能量摄取量降低12%并没有影响受精的孵化率(Attia等,1995)。将一种标准肉用种鸡日粮稀释15%没有显着影响孵化率,但的确显着增加了每只蛋鸡所产雏鸡的数量(Zuidhof等,1995)。
在肉用种鸡的生长期间较多地降低蛋白质和能量的摄取量没有影响以後的受精率和孵化率(Fattori等,1991)。而且,肉用种鸡生长期间内使用的低蛋白质和低赖氨酸日粮没有影响以後的受精率(Harms等,1979b)。
脂肪和脂肪酸
现已证实,日粮的脂肪酸构成可影响蛋黄的脂肪酸构成,後者又可影响胚胎发育和孵化率(Vilchez等,1990a,b)。棕榈酸看来可以提高蛋黄中的油酸含量,影响透过卵黄囊膜的养份运输,并可为胚胎发育和种蛋孵化节约亚油酸。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玉米油、棕榈酸、油酸或亚油酸可以提高孵化率,并降低孵化後期胚胎死亡率。後来的研究结果表明,棕榈酸加快了胚胎对蛋黄的利用(Vilchez等,1992)。幼龄肉用种鸡的孵化率较低与胚胎对蛋黄脂肪的利用率较低有关,而且也与蛋黄的脂肪酸构成发生变化有关(Noble和Yafei,1988;Tullett,1990)。将种蛋的胆固醇含量提高70%没有显着影响孵化率(Jiang等,1990)。现已观察到,日粮含有棉籽饼粉或木棉籽粉作为原料或污染物,在实际生产条件下产生了不良影响(Tullett,1990)。这些物质含有类环丙稀脂肪酸(cyclopropenoid fatty acid),可造成蛋黄硬化,并使蛋黄释放出铁,从而使白蛋白变成粉红色。硬脂酸与油酸之比由大约7:43变为20:30。种蛋的孵化率下降到几乎为零,孵化後第二周的死亡率极高,第一周的死亡率稍低一些,而且血液和循环系统的形成发生严重障碍。与种鸡日粮中脂肪和脂肪酸相关的问题也会出现在商品鸡群中,只是未检测到罢了。
其它饲料成份
饲料添加剂(如药品)会影响孵化率。例如,饲喂一种驱 药dibutyltin dilaurate後3-4後引起孵化率大大降低(Wilson等,1967)。据报导,0.4%的乙? 酉?acetylsalicylic acid)可对孵化率产生不良影响(McDaniel等,1993)。Bradley和Savage(1995)已证实,在某些条件下,给一些火鸡基因型的种用火鸡饲喂一种酵母培养物(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即酿酒酵母)对孵化率产生了促进作用。然而,给肉用种鸡饲喂同一种酵母培养物,却没有产生有益的作用(Brake,1991)。据报导,种鸡摄入某些日粮霉菌毒素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雏鸡的免疫系统(Qureshi等,1994a,b)。
结语
种鸡营养水平在胚胎的发育和孵化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必须抽取所有批次的种鸡饲料的样品并进行常规分析,这应成为一种常规措施,从而有助於找出孵化和生产问题。养份的临界缺乏过量不像严重缺乏或过量那样容易被观察到或检测到。在饲料制备完成後,孵化假若出现问题也要在数周以後才会被发现;因此,应该将饲料样品至少保存两个月。疾病、寄生 感染、化学毒素和生物毒素、毒物、营养吸收不良综合症或药物也会给孵化率,或雏鸡质量造成营养性或假性营养性问题。而且,环境因子、基因型以及各种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都是可影响孵化率的常见因子。(参考文献132篇从略)
家禽世界现代畜殖合订本(p.46~50)─刘明江、九八年十一期
Copyright © 1998 茂群峪畜牧网. 本网站图文系属茂群峪有限公司,内文之版权为该杂志社所
有,非经本公司及该杂志社正式书面同意,不得将全部或部分内容,
转载於任何形式媒体
※ 最佳解析度 800x600
Copyright © 1998
Miobuffer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