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动物生命

犬猫疾病防疫手册(十)

弓 病

一、前言

        本病之病原体最早是在北非的一种啮齿类名为Ctenodactylus gondi老鼠体内所发现,并命名为Toxoplasma gondii。继之先後在多种其它的哺乳类及鸟类亦有见到,显示本病原并无宿主特异性,因此本病可称为最普遍的动物寄生 。Toxoplasma gondii称之「弓浆 」或「弓形原 」,简称为「弓 」,属原 纲,外形呈卵形或梨形,核居中或靠钝端,平均长约4~7μ、宽2~4μ,具运动性无鞭毛。本 体以二分法增殖或分芽分裂,其发育形态有增殖型(Tachyzoite)与囊胞型(Cystform)两种:增殖型出现於感染之急性型。囊胞型於慢性病例可检出,并可於宿主体内长达数年之久,一但宿主体内抵抗力减弱时,该囊胞之膜可破裂释出原 造成宿主再度发病。

        目前在本省有关本病之感染情形:台北市家畜卫生检验所亦曾於民国七十九至八十年间针对辖区内作调查,其辖区内家犬及流浪犬共计458头之血清样本进行本病抗原调查,显示其阳性率近达24%;另於八十四至八十五年间针对198只猫,其阳性率则为2.5%,显示本病已在犬、猫之家庭宠物中普遍存在。又本病原可藉由食用含有其囊胞体之生肉而感染人类,引致脑神经病变,甚而可经由胎盘途径而感染胎儿造成流、死产或畸型等病变伤害,本病已成为倍受重视之动物人畜共通传染病,实为家畜疾病防疫及畜产品公共卫生检验共同努力防范之目标。

二、症状

        本病之临床症状包括:发热、虚弱、呼吸困难与咳嗽、全身性颤抖、脱水、运动不协调、虚脱、早产、流产及死产等。其病程长短则视该罹病动物之抵抗力强弱而定。在犬只:则会引发脑、肝及肌肉之急性炎症;而猫方面有脑炎、虹膜炎、肺炎、发烧等现象。猫感染本病後有两种表现型式:一为无病徵之携媒期(肠管上皮感染);另一为具临床病徵期(肠外感染)。携媒期之动物会将无芽胞化的卵囊排於正常粪便或下痢中,而成为本病病原体散播一种方式,若一旦动物出现临床症状时,卵囊则不会有排出体外而散播情形。总之,若当动物体内免疫反应产生後,体内 体在组织中会形成囊体,而使感染自行抑制。然而当动物发生免疫抑制或因其它全身性疾病所造成之紧迫,而致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则会使囊体破裂而使动物再呈现临床症状。

三、诊断

        本病之诊断可分临床病理、病畜之病理剖检、 体检查及免疫学检验等四种方式进行:

(一)临床病理

        在病犬则脑脊髓液性状检查中显示:蛋白质量呈现上升,嗜中性球数目也增加。猫方面若当其肝脏受到严重破坏的牵连时,其血清麸胺丙酮转胺鶣(SGPT)、血清麸胺草酸转胺鶣(SGOT)、血中胆红素及精胺酸鶣(AP)等数值皆会上升;再如肌肉受到侵害则见SGOT及肌甘磷酸微鶣(CK)也会均上升;在白血球相方面,有类似见於病毒感染者,即白血球减少;若是嗜中性球减少就会再更添加了动物之紧迫,而造成淋巴球及嗜酸性球之减少现象。

(二)病理剖检

        从动物剖检病变中可发现淋巴结肿大,肺脏有小结节或水肿,而各内脏组织内发生局部性坏死。坏死区以显微镜观察,在巨噬细胞、内皮细胞或实质细胞之内、外均可找到原 体;小肠黏膜可见纤维素性、坏死性及溃疡性炎症,并伴有小结节,有时可见脾肿大、脉络膜网膜炎与脑炎等发生。而在有免疫的宿主体内之弓 ,时常以囊体型态存在脑组织中,并引起非化脓化脑炎,包括弥漫性之围管现象、散发性的胶质细胞增生,慢性病中可形成胶质细胞肉芽肿性小结节,并因阻塞而致使脑脊髓液的循环引发後天性的水脑病。

(三) 体检查

        分别有直接涂抹法、组织病理切片检查法、动物接种法。

1. 直接涂抹法

        以动物肝、脾、肺、淋巴结、脊髓液、腹水或胎盘等脏器组织病材可以直接涂抹在玻片上後,经加热40℃30秒或浓度40%甲醇固定後,以Geimsa或Wright氏染色400倍镜检 体。

2. 病理切片检查法

        病畜之脑部及横隔膜肌可以做病理切片,以Geimsa或Wright氏染色400倍镜检查其囊体。

3. 动物接种法

        以发病动物之内脏如肺、淋巴结、脑、肝等内脏组织磨碎做成十倍之生理食盐水乳剂(加上微量抗生素以抑制杂菌之增殖),逐自接种於小白鼠之腹腔中,接种後一星期内如有发热、虚弱等症,可抽取腹水液依直接涂抹法检查其增殖型弓 体。

(四)血清学及免疫反应检查:

        计有:色素试验,Latex凝集反应法、免疫扩散法、萤光抗体法与血球凝集试验、皮内反应试验等,简述如下:

1. 色素试验:

        用弓 悬浮液和人血清约1:5混和,再置入37℃恒温槽60分钟,取2ml混合液加上20%甲基蓝0.05ml後,室温5~10分钟再滴一滴於载玻片上400倍镜检。

2. Latex凝集反应法:

        即以被检血清制成8倍稀释而後以微量测定法,并分别再加入荣研弓 抗体诊断试验测之,≥32倍为阳性。

3. 免疫扩散法:

        胶体(0.1%琼脂或0.65%Agarose)以抗原和被检血清加於脂胶上,参考免疫扩散测定法,置於室温或37℃恒温箱内感作,经隔液後再行判读沈降带有无。

4. 萤光抗体法:

        可分为直接法,以检出弓 (抗原)为目的,以及间接法其抗体力价16倍以上为阳性反应。

5. 血球凝集试验:

        以绵羊红血球做成抗原感作血球悬浮液与被检血清行血球凝集试验,其血清稀释倍数等於或大於256倍者则判为阳性。

6. 皮内反应试验:

        Frenkel氏指出利用弓 制造出弓 素(toxoplasmin),注射於猪动物之皮内,每只接种0.2c.c於耳翼皮内,接种後24小时判定成绩,如接种部位产生如结核菌素性的缓慢性过敏反应,亦即其红肿块直径超过15mm以上者,则判定为阳性,14~9mm者为疑阳性,小於9mm以下者为阴性,而这也可用於帮助弓 之诊断。

四、治疗

        早期本病之治疗,常用药物为磺胺剂如:20% sulfamonomethoxine肌肉注射或用pyrimethamine以5ppm之疗效添加於饲料中治疗7日,後者因其毒性强且易导致畸形胎现已少用,又前述两种药物其仅对弓 之增殖型 体有效,一旦其囊体形成或病原动物产生抗体後,则治疗效果有待商榷。近年来多改采用Freetomin肌肉注射行之。

五、预防

        除了以化学药物疗法外,目前本病尚无疫苗可供预防,因此在防治上可从下列四方面着手 ,以达到控制本病之目的。

        (一)禁止食用未熟之肉类或其肉类碎残肴喂饲动物,而造成其中可能含有弓 囊体。

        (二)避免接触病畜之排泄物或体液造成感染。

        (三)避免猫、野生动物、昆 入侵动物舍及对动物饮水、饲料之污染。

        (四)屠宰肉品须经严格检查。

六、公共卫生

        由於本病之传染途径与 体之生活中有密切的关系,其感染人体之途径有经胎盘(先天性感染)及输血感染、实验意外接触感染等(後天性感染)二种,而後天性感染又分直接与间接感染两种情形,直接感染通常乃由鼻汁、尿、粪、血、乳汁或其它排汁泄物中增殖型弓 体接触到健康动物之粘膜,造成同居感染。而创伤、飞沫、昆 传播感染亦可成立。唯消化道感染不成立,因增殖型 体在胃中会被胃液杀死。间接感染乃由摄食含有囊体之动物组织器官或吃了污染有卵囊饲料及饮水,而引起本病之发生。在人类感染弓 病之途径,可能食入由猫粪便排出的弓 芽胞化卵囊,或吃进含弓 囊体的未熟肉类。由於弓 可经由胎盘感染,因此怀孕妇女避免弓 感染以遗害胎儿,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在成年人受弓 感染後,通常呈不显性感染,但幼年儿感染後则症状明显。大部份儿童的感染均来自母体的先天性感染,发生特异明显的症状如:脑膜脑炎、脑钙化、脉络视网炎、水脑症、小头畸形和心智障碍等。後天性弓 则发生淋巴腺病、倦怠并有发热、淋巴球过多、眼病变和心肌炎等伤害。除此,禁止生食肉类,避免接触污染原及宠物,尤其猫带原者之清除等,实可防范本病根本之策。

七、幻灯片、照片(略)

八、参考文献

        1. 家畜家禽卫生.丰年社编印.修订七版.257-259,1983.

        2. 郭谟.临床猪病学.中华民国兽医学会主编667-672,1984.

        3. 张甘楠.家畜寄生 病诊断学图谱.现代畜殖杂志社编印.62-88,1980.

        4. 潘铭正、蔡向荣,简明家畜传染病.艺轩图书出版社印行.增订第二版.139-140,1983.

        (馀略)

家禽世界现代畜殖合订本(p.21~24)─蔡裕仁、九八年十期

回期刊页回期刊页 回上一页回上一页

Copyright © 1998 茂群峪畜牧网. 本网站图文系属茂群峪有限公司,内文之版权为该杂志社所
有,非经本公司及该杂志社正式书面同意,不得将全部或部分内容,
转载於任何形式媒体   ※ 最佳解析度 800x600
Copyright © 1998 Miobuffer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