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

对家禽的功效与作用机制(下)

促进摄食与消化:

        禽畜肠中的微生菌,对其所摄取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极重要。此乃对食物营养: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及合成的维生素」等代谢的一部份。Nahashon等1992,1993,1994b,1996b发现,添加乳酸培养物於「玉米/黄豆粉或玉米/大麦/黄豆粉」蛋鸡配方饲料,可促进食欲及提高其对「脂肪、氮、钙、磷、铜及锰」的吸收与利用率。

改变细菌的代谢:

《消化 的活化》

        舍主胃肠道中微生菌 均对营养份的吸收有益,因其可提高营养物的消化,特别是在肠道的下段(March 1979;Sissons 1989)。Lopkovsky等1964研究,鸡在一般饲养与无菌下,微生菌对肠中所含消化 的作用指出:一般状况鸡盲肠中所含蛋白 量高於无菌组。另研究结是显现,以一般饲养与无菌下比较,可提高一般饲养鸡只肠组织醣 的含量(Siddons及Coates 1972)。相同的,Philips及Fuller 1983的试验报告指出「一般饲养鸡只的盲肠蛋白分解效率高於无菌组」。

        乳酸菌属在试管中已被证实,会产生消化 及可使消化道中消化 的浓度提高。Szylit等1980报告指出:由公鸡所分离乳酸菌属,其中经证实五分之二可活化α-amlase。乳酸菌属用於乳酪的生产中发现具有分解「淀粉的(amylolytic)、脂肪的(lipolytic)及蛋白质(proteolytic)的功效(Moon及Kim 1989;Lee及Lee 1990)。Jin等1996b报告指出,所有由鸡肠中所分离的12乳酸菌属均会分泌amylase、protease及lipase,不论是在细胞外或细胞内。他们同时发现,若肉鸡饲料添加乳酸菌属小肠的醣 活力提高,但不影响脂酵素与蛋白效素的活力(Jin等但尚未发表)。此结果与Collington等1990的发现相同,包括所有的益生菌属(比较中乃混有多株乳酸菌属,含L. plantrum、L. acidophilus、L. casei及S. faerium)於猪基础饲料中的结果、醣 有较高的活力,显着的表现在猪肠黏膜组织内。

《细菌 的活化》

        肠胃中微生菌的活力,也可由生化分析或由其最後微生菌产量浓度监测出。这些复杂 与食物中无害致癌前质所产生的致癌物相关的事项,也已有许多工作者进行此方面的研究。Coldin及Gorbach,1977报告中指出:「氮还原 (nitroreductase)、偶氮还原 (azoreductase)及β尿甘酸化 (bata-glucuronidase)」在胃肠中的消化活性,可因饲料中添加嗜酸性乳酸菌下降。在人供服含乳酸菌属制剂则:「氮还原 、偶氮还原 及β尿甘酸化 (bata-glucuronidase)」等的活性下降(Goldin及Gorbach,1984)。另一相同会减少β尿甘酸化 的结果,是在鸡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酸乳40%(yoghurt)也被证实(Cole等,1984),及当猪饲料完全用酸乳或是只采用50%结果也会镇压,而使β尿甘酸化 的功效尚失(Cole et al 1987)。若鸡饲料中添含有嗜酸性乳酸菌或乳酸菌属混合物时,鸡只小肠与粪便中的β尿甘酸化 下降(Jin等尚未发表),也就是说鸡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属时,其粪便中β尿甘酸化 活性下降。

氨气的产生:

        若能抑制氨气量及尿素 的活性,可促进动物体的健康及提高生产率。因氨气的产生是在肠黏膜由尿素分解(ureolysis),此将会导致严重的破坏肠细胞的表面。Isshiki 1979发现添加乳酸菌属(L. casei)供食後的结果是:「提高血中非蛋白氮、浓缩尿酸、血中含氨及尿素量下降」。Chiang及Hsieh 1995报告指出,益生菌(其中含L. acidophilus、S. faecium及B. subtilis)可使肉鸡垫料中含氨气浓度下降。Yeo及Kim 1997也发现,若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属的L. casei,则显着p<0.05降低0~3周龄肉鸡小肠中尿素 的活力。

益生菌属的其他功效:

《中和内毒素》

        病原菌所产生的内毒素,会被益生菌属的物质所中和。专门研究乳酸菌属的布国乳杆菌(L. bulgaricus)显现,此微生菌所产生的代谢物,对中和由下痢菌所产生的内毒有速佳效(Mitchell及Kenworthy 1976)。虽然如此,中和的原物质至今尚未被鉴定出,但有关其具有抗内毒素活性的功效,已由「老鼠及仔牛」的试验得到证实(Stuart等1978;Schwab等1980)。

《刺激免疫系统》

        免疫的产生乃是肠道暴露於多种的抗原,如病原细菌及饲料蛋白质,均是仔禽畜极重要预防与对抗肠炎的感染(Perdigon等1995)。乳杆菌能使小禽畜产生足够的免疫力上占极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当肠道发炎时,须有抗原加以保护(Perdigon等1990)。

        动物体以嗜酸性乳酸菌供口服接种,以总血清蛋白、球蛋白来评估,倒不如以白蛋白,及其所提高白血球数来得实际(Pollmann等1980)。采用乳杆菌鸡只,在免疫接种後7日的抗体力价(GMT)中发现,高过於控制对照组(305对256)(Kemin生产手册1990)。Dunham等1993在报告中指出,鸡以乳酸菌属的reuteri株发现,回肠绒毛较长与其腺窝小囊也较深,此乃对免疫反应有关的T细胞具有促进功能,以及增加抗沙门氏菌的IgM抗体。Nahashon等1994发现,辅添乳酸菌属於蛋鸡,可促进回肠中Peyer补体细胞生长,此也就是指出可促进黏膜免疫系统的反应,以刺激分泌IgA抗原。在老鼠口服、肌肉注射乳杆菌,可提高巨噬细胞与淋巴球的活力,此暗示乳酸细胞在肠中具有促进免疫的功效(Perdigon等1986)。

结论

        尽管一些事际问题均需重新检讨,但在此建议,当添加益生菌属产品於肉鸡或产蛋鸡饲料为促进生产性能时,实际上是需要小心。因有些报告显示无作用,故当解释发表的结果,特殊是应切记当考虑要使用商用的产品时。

        由益生菌属探讨中其有效及不相同作用方式已极清楚,因其若要获得功效常会受许多因素所影响与左右。而其中最重要的有如下:

        ●最好所采用的益生菌属,应能附和自场常发生病原菌株的特殊需求,才能发挥效果;

        ●益生菌属的添加量与浓度需要足够,及其在储存、使用及添加上均能保持安定;

        ●应确实了解有效的使用方法;

        ●大部份的益生菌属均含有足量的菌落,而有效的到达鸡主要消化道。要建立理想微生菌态同时应注意如下环境所提供的因素:「饲料组成,要添加时肠道微生菌态,以及鸡只的健康情况」。

        实际上乃存在许多变数因子,故仲然在试验的情况也并非能极成功的有效控制,也有报告指出需再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故当今运用商业产品必然将会发生极有效成功与完全失败的极端结果,但此成与败乃是只取决於一线间的差异。《资料来源(简略)》

家禽世界现代畜殖合订本(p.60~62)─许春福编译、九八年九期

回期刊页回期刊页 回上一页回上一页

Copyright © 1998 茂群峪畜牧网. 本网站图文系属茂群峪有限公司,内文之版权为该杂志社所
有,非经本公司及该杂志社正式书面同意,不得将全部或部分内容,
转载於任何形式媒体   ※ 最佳解析度 800x600
Copyright © 1998 Miobuffer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