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猫隐孢子 症
一、前言
隐孢子 (Gryptosporidia spp.)是一种属於球 类的原 ,一般寄生於鱼类、爬 类、禽类及哺乳类的呼吸道、消化道及共泄腔的上皮。虽然以回肠的感染最常见,但胃、呼吸道及结膜感染亦见於许多宿主。它的卵囊(Ocyst)极小,一般只有4~5μ或6~8μ,在没有特殊染色的协助下很难在粪便中被办识。虽然已有许多不同的种别被报导,但依据卵囊的大小在哺乳类动物中只有C. parvum和Cryptosporidium spp.两种。有关後者的生物学特性并不清楚,而前者已知为哺乳类动物中最常见,且广存於许多不同的哺乳类动物中,如:啮齿类、家畜、犬、猫、人及许多的野生动物。反刍类,特别是仔牛,是重要的保原者,而不同种别哺乳类动物间的相互感染也时有所闻。在爬 类和禽类所发现的隐孢子 ,很显然并不会感染哺乳类动物,且其中某些种类甚至有动物种别的特异性。血清学调查的结果显示,抗隐孢子 的抗体普遍的存在於动物间,这也表示一般动物接触到本 的机会很大。
隐孢子 的生活史和一般的球 寄生 不同,它们并不是直接寄生於宿主细胞的细胞质内,而是寄生於细胞微绒毛表面,由 体和宿主细胞共同形成的一个空泡腔(parasitophorous vacuole)内。其卵囊在宿主体内系以薄壁和厚壁两种型式存在,薄壁卵囊在原宿主体内即可破囊而出,并再度侵入宿主细胞,造成原宿主的持续性感染;至於厚壁卵囊则经由粪便排出体外,且在排出後即已具备感染力。一般感染的主要式为经口感染,其中又以遭受粪便污染的饮水和食物为最重要的感染源,而且只要少许的卵囊即足以造成感染。
二、症状
隐孢子 可能是人或动物的原发性病原,亦可能是许多染患有免疫抑制性疾病病患或病畜的二次性病原。在过度拥挤和卫生条件不佳状况下,大大的增加了本病的发生率,如在托儿所或专供饲养仔牛的畜舍内,隐孢子 往往是一种原发性病原。目前有关宿主对抗本 的免疫机制并不清楚,但宿主本身免疫力的好坏决定了本病的严重度和病程的长程。某些个体感染後完全无症状或仅有极轻微的病徵,有些个体感染後,则发生数小时至数天严重但自我限制的下痢。反之,在极度紧度或免疫力抑制的情况下,下痢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之久,如果又同时与轮状病毒(Rotavirus)、弯形菌(Campylobacter sp.)、沙氏杆菌(Salmonella sp.)、球 (Coccidia sp.)或买第氏滴 (Trichomonas gondii)等病原混合感染,则下痢的情形将更加恶化。在犬和猫所发生的严重隐孢子 症,通常是因为有犬瘟热、猫白血病或猫免疫功能不全等病毒感染所造成的免疫力低落,或同时伴随有其它肠道病原感染所致。在感染个体,小肠末端微绒毛上的双糖类有减少的现象;因感染所导致的小肠绒毛萎缩和融合,则会导致肠道吸收面积的降低;但这些病变究竟是因 体代谢产物或宿主免疫效应所导致,则仍不明。
(一)猫
由於有报告指出,健康的成猫或六周龄小猫在接受人工感染後,并未引起任何临床症状,因此隐孢子 究竟是否会造成猫只下痢仍受到质疑。免疫力健全的猫只在自然感染的情况下,或无临床症状或仅有有限度的下痢;反之,在免疫功能不全的猫只,其致病性则大幅提升。虽然无论是猫白血病病毒阴性或阳性猫只均有感染隐孢子 症的病例报告,且临床上都呈现慢性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及持续性下痢,但以猫白血病病毒性猫只的病徵较为严重。隐孢子 症的下痢一般而言属小肠型,特徵为排粪量大、频率低及显着的体重下降,而慢性感染时常有里急後重、粪便中带有鲜血、腹部膨大及不安等症状。
(二)犬
有关犬只隐孢子 症的报告并不多,人工感染健康幼犬虽有卵囊的排放,但不具临床徵候。虽然有一只一周龄的幼犬,因自然感染隐孢子 症而出现下痢和呼吸困难,最後终至死亡,但其它感染的幼犬却未出现任何感染的症状。隐孢子 症虽曾在感染犬瘟热病毒,导致免疫功能下降的幼犬被报导过,但也曾在无明显免疫功能下降因素,但患有持续性下痢、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性肠炎及吸收不良的成犬被发现。
三、诊断
隐孢子 症的诊断虽可藉粪检、动物接种或肠黏膜生检作病理检查来进行,但一般仍以粪检在临床上的应用性最大。由於由粪便中排出的隐孢子 卵囊具有直接的感染力,因此在处理粪材上应特别小心。在执行粪检前,应先以九比一的方式将粪材和100%福马林(38% Formaldehyde)相混,以破坏这些卵囊的感染力。任何送检的粪材应先以福马林处理并放入不会破裂的容器後,始可邮寄至诊断中心,而诊断中心在收到粪材後应先将容器外表予以消毒以免工作人员被感染。为了增加卵囊的检出率,可采用Sheather's糖溶液浮游法进行卵囊的浓缩。由於隐孢子 的卵囊大小和红血球极为接近且又呈透明状,因此欲以一般的光学显微镜镜检技术进行未经特殊染色处理的样材,往往不易达到准确的诊断。
隐孢子 的卵囊很小,约只有4~5μ或6~8μ。以Sheather's糖溶液浮游法进行卵囊浓缩时,卵囊会贴在盖玻片上,因此在镜检下应将焦距调至盖玻片下方。卵囊呈环状,但有时会内凹而如同圆盘状,在亮视野显微镜下会有反光并呈粉红色。此外,欲从水样便中找寻隐孢子 的卵囊,可用福马林-乙基醋酸盐沈淀法,或直接检查以改良的Kinyoun's carbofuchsin(Kinyoun' s modified carbofuchsin)或结晶紫(Crystal violet)行负染的粪便或肠内容物抹片。以Dimethyl sulfoxide(DMSO)改良的抗酸性(acid-fast)染色技术,不但简化了染色的步骤,同时也可将卵囊内的结构予以染上。上述的染色技术不仅使卵囊更易检出,也可将卵囊和酵母菌予以区分。此外,已有商品化的间接萤光抗体染色法(IFA)和酵素连结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可供侦测粪便中隐孢子 的卵囊或卵囊抗原。
四、治疗
截至目前虽有许多药物已被测试作为治疗隐孢子 症用,但尚未发见有任何药物能有确切的疗效。将Spiramycin或Clindamycin和Quinine合并使用时,虽可减缓染患有隐孢子 症的爱滋病病患一些临床症状,但对隐孢子 症本身而言并无治愈之效。Spiramycin在人的使用剂量为30mg/kg体重,每12小时口服一次,连续1~6周,但该药物在动物的使用剂量则尚未被订定出来。Clindamycin曾被用在一只患有隐孢子 症的犬只,但并无法降低该犬由粪便中排出的卵囊数量。近年来有报告指出,Paramomycin成功的将一只患有持续性下痢的猫只其粪便中的隐孢子 卵囊予以清除。Paramomycin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细菌以及贾第氏滴 、利什曼原 及阿米巴原 等具有广范疗效的Aminoglycoside抗生素;由於口服後它在胃肠道内的吸收性不佳,因此不仅可保持消化道内的浓度且对动物的毒性相对减低。该报告中所使用的方式,就250mg的胶囊而言,以165m/kg体重的口服剂量,每12小时服用一次,连续使用5天。由於服用後该猫的粪便中即无法再检出隐孢子 的卵囊,因而推论Paramomycin对猫而言,应是一种有效的隐孢子 症治疗药物。唯Paramomycin在猫的确切使用剂量以及是否可应用在其它动物,则仍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五、预防
一般市售的漂白水或添加有氯的饮水对於隐孢子 的存活力并无影响,常用的消毒剂中只有10% Formol saline和5% Ammonia氨水可以有效的破坏隐孢子 的卵囊,唯作用时间需长达18小时始有效,如将氨水的浓度提升至50%则可将时间缩短至30分钟。湿热处理如蒸汽灭菌或巴氏低温杀菌(>55℃)、结冻解冻处理及全面性乾燥是比较可行而有效的消毒法。在医疗场所,好的卫生条件以及尽量使用煮沸过的水来烹煮食物和清理盛水器皿,将可有效的控制本病的散播。
六、公共卫生
人的隐孢子 感染在1976年首次被证实後,感染率即逐年增加,其中又以动物饲养人员、医务人员、开发中国家及托儿所等的感染率最高。在因胃肠炎而前往医院就医的病患中,有4~7%患有隐孢子 症,而此发生率在温湿的季节里有明显偏高的趋势,更有报告指出隐孢子 症的流行和饮水受到污染有关。兽医工作人员和兽医系或兽医学院学生,往往因接触患有下痢的病畜,而有较大的感染机会;至於畜主,则常因家中的犬猫等宠物为没有病徵的带原者,而遭受感染。因此在公共卫生上,人畜间隐孢子 的相互感染应予以重视,其中因隐孢子 症对免疫功能不健全的病患有高度危险性,应特别注意。
七、参考文献
1. Arai, H., Fukuda, Y., Hara, T., Funakoshi, Y., Kaneko, S., Yoshida, T., Asihi, H., Kumada, M., Kato, K., and Koyoma, T.1990. Prevalence of Cryptpsporidium infection among domestic cats in the Tokyo Metropolitam district, Japan. Jpn, J. Med. Sci. Biol. 43 :7-14.
2. Barr, S. C., Jamrosz, G. F., Hornbuckle, W.E., Bowman, D. D., and Fayer, R.1994. Use of paromomycin for treatment of cryptosporidiosis in a cat. J. Am. Vet. Med. Assoc.205 : 1742-1743.
3. Bennett, M., Baxby, D., Blundell, N., and Hart, C. A. 1985. Cryptosporidiosis in the domestic cat. Vet. Rec. 116 : 73-74.
4. Current, W. L., Reese, N. C., Ernst, J. V., Bailey, W. S., Heyman, M. B., and Weinstein, W. M. 1983. Human cryptosporidiosis inimmunocompetent and immunode cient persons. N. Engl, J. Med. 308 : 1252-1257.
5. Koch, K. L,. Shankey, V., Weinstein, G. S., Dye, R. E., Abt, A. B., Current, W. L., and Eyster, M. E. 1983. Cryptosporidiosis in a patient with hemopilia, common variable hypogammaglobulinmia, and the acquired immunodficiency syndrome. Ann. Intern. Med. 99 : 337-340.(馀略)
家禽世界现代畜殖合订本(p.50~53)─庞飞、九八年九期
Copyright © 1998 茂群峪畜牧网. 本网站图文系属茂群峪有限公司,内文之版权为该杂志社所
有,非经本公司及该杂志社正式书面同意,不得将全部或部分内容,
转载於任何形式媒体
※ 最佳解析度 800x600
Copyright © 1998
Miobuffer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