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畜产试验所

86年度重要研究成果摘述

        台湾省畜产试验所八十六年度各项研究计划,包括宜兰、新竹、恒春分所暨彰化、高雄、台东、花莲种畜繁殖场共执行180项计划,其中省政府预算101项、加速农建71项、国科会专题研究8项。各项计划均按预定进度顺利完成,兹将一年来之重要成果摘述如下:

一、育种研究:

        在家畜禽种原库建立与利用方面,本年度除继续各保种动物之小族群维持与繁殖外,并完成低温冷冻保存者,计有黄牛与山羊之冷冻精液、小耳种兰屿猪、黄牛与山羊之冷冻卵、褐色菜鸭与黑色番鸭之种蛋以及各保种动物之核内DNA冻存共254支。在应用性研究成果方面,则有(1)抗紧迫种猪之繁殖性能选育与产肉性能测定;(2)中国梅山猪之性能调查以及其与杜洛克种猪之杂交试验;(3)台湾黑猪品系之选育,期为本土性畜牧生产之遗传资源;(4)休闲观赏用迷你猪选育研究发现,迷彩猪蹄色之黑色素蓄角质素,具种别差异性存在;(5)种猪经济性状基因定位研究指出,(a)Hal-1843突变基因会影响盘克夏母猪之初产日龄与再次配种受孕的能力。(b)杜洛克与约克夏种母猪造骨蛋白基因型可能影响其所分娩仔猪存活率:(6)荷兰乳牛遗传疾病检测显示白血症基因对母牛本身之泌乳性状虽无影响,但其所怀仔牛死产率较高时,乳牛群性能与体型改良结果显示各项泌乳性能均与去年相近,惟仍应加强使用年限之改进;(7)在肉牛选育方面,乃是朝着生产高品质牛肉生产与适合本省环境之肉牛选育进行;(8)肉用山羊改良方面,系着重於努比亚种羊之选育、三品种(努比亚、本地土山羊与吐根堡)杂交试验与波尔山羊之利用。此外,亦继续撒能、阿尔拜因与吐根堡三个品种之泌乳相关性能调查与选育;(9)在土鸡选育方面,已完成「近亲土鸡台畜一号」、「畜试土鸡台畜公十一号」、「畜试土鸡台畜母十二号」与「畜试土鸡台畜肉十三号」之命名登记,并正式进入推广阶段;(10)鸭只品种改良方面,除继续褐色菜鸭产蛋性能选拔与青壳蛋品系选育外,亦进行白色菜鸭与北京鸭之选育,以及其後裔土番鸭毛色检定。同时亦针对大型番鸭进行屠体性状遗传研究与参数估计。

二、生理研究:

        家畜禽生理研究之主要成果:(1)胚卵之研究方面,牛胚之体外生产系统已经建立,已可经由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及体外培养之技术,将屠宰场取得之牛卵巢卵子,培养成为可移置之胚,甚至可培养至14天;基因转殖山羊生产方式之简化研究,探讨将基因转殖山羊生产之工作融入例性性繁殖管理作业,已有仔羊出生;黑肚绵羊精液与胚冷冻保存,已保存冷冻精液1,042支,及胚68个;(2)肉泌素之研究方面,桃园新母猪於怀孕早期与动情周期血浆中性腺内泌素与蛋白质浓度之变异,发现母猪体内之抗解黄体或激黄体物质可能於怀孕第14日出现,以维持血浆中助孕固酮;另研究母猪於怀孕建立与黄体解体期间的黄体类固生成功能时,发现母猪之怀孕建立发生於配种後11~12日间,主要由於怀孕物分泌之动情素改变PGF2α自内往外分泌方向而流入子宫腔内,以降低PGF2α作用;而研究分析台湾水牛动情周期血中孕酮浓度之变化,得知在凉季时动情後3~4日之孕酮浓度为0.77~0.92ng/ml;(3)环境与生理研究方面,新竹分所利用牛舍喷水降温对泌乳牛直肠温度与产乳之影响,结果显示喷水处理未能提高采食量或泌乳量,但可降低直肠体温;天鹅繁殖性能调查,结果为天鹅之配对数有7对,总产蛋数84个,受精蛋37个,受精率44%,孵出数32只,孵化率86%,育成数19只,育成率59%;研究纽西兰白兔产仔性能的夏季低落现象时,发现繁殖效率低之主因是产生全窝死亡所致。

三、家畜禽营养研究:

        在家畜禽营养研究主要成果:(1)家禽:畜试土鸡台畜十二号之饲养方式,在育成期以任饲摄食量的70%饲养,产蛋期以92%或育成期与产蛋期皆采用85%喂饲亦可。肉鸭饲粮含粗蛋白质低则小绒毛球就愈多,而北京鸭绒毛球随周龄而增大,其质量比土番鸭为佳。土番鸭对玉米麸质粉的甲硫胺酸及离胺酸的消化率均比高油分至米、麸皮、碎米及米酒粕为高。白色中国鹅的第一期产蛋数较白罗曼为低,饲料纤维(10% vs 15%)及蛋白质(15% vs 18%)并不影响鹅之产蛋性能;(2)猪:在不添加抗生素的肉猪饲粮中,添加生菌剂或综合酵素可改善肉猪之增重及乾物质消化率,降低肉猪粪便总固形物量。提高生长期--肥育期饲粮蛋白质(15~13%)2%或添加鶼啶甲酸铬0.5%对黑猪的生长性能、屠体性状、瘦肉率及肉品评并无正面效果。肉猪饲粮含锌量由50ppm至250ppm,猪排泄锌量随着饲粮含锌量之增加而提高,猪饲料含锌量宜限量;(3)刍动物:泌乳牛对中上品质的盘固草与百慕达草的饲养价值相当,但盘固草的饲养获利较高。利用玉米豆腐渣青贮料喂饲肉羊可降低肉羊生产成本约22%。水牛之公仔牛经适当的肥育後,在24月龄可供肉用。

四、刍料作物研究:

        刍料作物研究包括两大项:(1)刍料作物育种:选育尼罗草品系乾物产量与盘固草相近,而尼罗草叶片乾枯率较少,粗蛋白含量较高,作成乾草时较鲜亮,且冬季仍可生长,抗锈病,为具有发展潜力的牧草新品系。在刍料用高粱则选出较苏丹草台畜草一号高出10~15%之新品系,正在评估中。同时也建立盘固草抗锈病品系的组织培养系统;(2)刍料作物栽培利用:以香式青贮袋可调制高茎及匍匐茎的牧草为良质的青贮料,若以胶膜捆包方式调制半乾青贮料,在操作也较为简单,成本最低,且存放场不受限制,贮存及取用时很方便。牧草地经施用肥後,可维持牧草产量,且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及矿物元素等,同时提高土壤pH值,显示施用厩肥有助於阻止土壤酸化及改善地力的效果。猪粪尿污泥施用於土壤後,有机氮在土壤中的分解主要受污泥中的能量来源、土壤通气性及温度的影响。

五、畜牧经营研究:

        由於环保的压力,在近几年来畜牧经营方面之研究,以家排池物处理与利用为主,研究之重点在能达到现行和未来更严格之环保标准;而其主要内容包括改善现有三段式猪粪尿处理系统,使处理水质能更稳定外,另处理水循环利用之研究,以减少废水量,和处理过程中剩馀污泥之处理与利用,使不致产生二次污染等。此外,有关乳牛生产成本之调查分析资料、不同品系改鸭生产性之测定、乳牛收获自动化、不同型式挤乳室对挤乳效率之探讨,和乳杯橡皮与生乳品质及乳房炎之关系等研究,均有具体之研究成果。

        在研究成果之推广方面,动物尸体厌气发酵处理槽之改进上,突破过去处理槽投入动物尸体和清除残留骨骸不便之瓶颈,不但再度得到中央标准局新型动物尸体厌气槽之专利,且实际推广农村应用外,在畜试所建造约可处理六千头养猪规模之处理槽,实际处理本所之畜禽尸体。此外,制作以透视评估三段式猪粪尿处理水质表,提供农反在操作三段式猪粪尿水之参考,和编印本所自1973年开始之畜禽排池物处理英文版研究成果,应可促进与国外畜禽排池物处理技术之交流。

六、畜产加工研究:

        在畜产加工研究方面之主要研究成果:(1)生鲜乳品质检验当中,研发快速筛检出品质不良羊乳为当务之急。酒精试验无法检验热安定性羊乳;惟利用微波炉加热试验做为快速筛检不适合加工之热不安定性羊乳是适当的。以羊乳试制酸酪乳,在二周贮存期间,其生菌数仍维持在109CFU/g以上,其黏度、pH值及β-羊乳糖酵素之活性则皆呈略为下降之趋势,制品之接受性尚佳,唯仍具一些特殊味道,有待未来进一步加以改善。具乳房炎的牛乳中,具病原菌之乳体细胞数较高,试验结果显示,加强防治非临床性乳房炎,使牛乳体细胞数降低:(2)烤乳猪官能品评显示桃园猪及梅山猪烘烤色泽及脆度优於三品种猪,而桃园猪的风味不及梅山及三品种猪。60kg重的桃园及梅山猪瘦肉率相当低潮(约35~37%),脂肪率高(15~20%)。经官能品评结果显示嫩度及多汁性则属桃园及梅山猪优於三品种猪(p<0.05)。以淘汰母菜鸭肉试制重组肉乾,在6周的贮藏期间,VBN、TBA及水活性等品质指标量保持稳定,总生菌数低,E. Coli无检出,故具良好贮藏性,但制品之剪力值偏高,影响制品之接受性。在制造压型熏鸭胸排之制程,分别添加大豆蛋白及鹿角菜胶,并测试各组之一般成份及品质项目,显示各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整个保存期间制品仍保持良好品质;(3)以硷蛋试制人工乌鱼仔,试样经文火油炸後供品评,可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文火较长时间油炸可增加制品之酥松感。在不同生长阶段下肉鸭品种及饲粮浓度对绒毛质量之影响,显示绒毛之生长,受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影响甚大,北京鸭绒球可随周龄增大,但没有性别之差异,而且质量比土番鸭绒毛球佳。

        本年的年报,对以上的工作有更为详细的说明。展望未来,即将面临加入WTO之後,市场自由化的冲击与压力,有待努力克服的工作不胜枚举。爰就八十六年度重要研究成果分门别类,辑成年报,以备各界参考。(摘自86年度台湾省畜产试验所年报)

家禽世界现代畜殖合订本(p.35~38)─王政腾、九八年六期

回期刊页回期刊页 回上一页回上一页

Copyright © 1998 茂群峪畜牧网. 本网站图文系属茂群峪有限公司,内文之版权为该杂志社所
有,非经本公司及该杂志社正式书面同意,不得将全部或部分内容,
转载於任何形式媒体   ※ 最佳解析度 800x600
Copyright © 1998 Miobuffer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