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原 与寄生 性疾病(1)

(Protozoal   &  Parasitic  diseases  of  sheep  &  goat )

 

(一)球 病 ( Coccidiosis )

病因:

        寄生於羊之球 有下列各品种:Eimeria   ahasata、Eimeria  arkhari、Eimeria  arloingi、Eimeria   christenseni、Eimeria  crandallis、Eimeria  faurei、Eimeria   gilruthi、Eimeria  granulosa、Eimeria  hawkinsi、Eimeria   gonzalezi、Eimeria  intricata、Eimeria  ninakohlyakimovae、Eimeria   ovina、Eimeria  pallida、Eimeria  parva、Eimeria  punctata、Isospora   sp.( 见图 1 ) ( 见图 2 )。

 

wpe2C.jpg (23481 bytes)

wpe2E.jpg (27830 bytes)

图 2.  山羊之 Eimeria 属球 ( Kaufman,  J.,  1996 )

 

症状:

        球 病多发生於 1 ~ 3 个月龄的仔羊,尤其是刚离乳之仔羊,成羊很少发生球 病,初期感染之仔羊可能会发热,感染末期则体温下降;於严重感染时可见剧烈下痢,下痢便中含有灰白色至黄褐色的黏液,有的则掺杂有血液,病羊食欲减退或废绝、贫血,持续下痢 3 ~ 5 天後死亡。

剖检:

        罹病羊只明显消瘦,小肠浆膜层可见广泛性散布米粒样大小之白色斑点,黏膜面则可见直径约 0.5 ~ 2mm大小之黄白色结节突出物,而且肠腔内蓄积多量褐色液体。

防治:

        羊舍及运动场充份消毒,本病多发时,将羊粪便焚烧或掩埋於土中或混於堆肥中使其发酵。治疗药物可采用 Sulfaguanidine、Sulfamerazine、Sulfamethazine 等。

(二)锥 病 ( Trypanosomiasis )

病因:

        锥 通常寄生於脊椎动物之血液内,其发育可分为四期:利什曼型期 ( Leishmania  stage )、无膜鞭毛型期 ( Leptomonad  stage )、短膜鞭毛型期 ( Crithidial  stage )、锥体型期 ( Trypanosome  stage ),大部份的锥 ,只有锥体型是寄生於脊椎动物,见图 3。感染羊只的锥 有以下几种:

 

wpe2A.jpg (8747 bytes)

图 3. 锥 类原 在生活史中之四种型态 体,并非四型 体均在寄生的同一宿主体内。( Georgi,  J.  R&Georgi.  M.N.,  1992 )

 

         Trypanosoma  rucei、Trypanosoma   vivax、Trypanosoma  equinam、Trypanosoma  hippicum、Trypanosoma   melophagium。

症状:

        潜伏期之长短是由侵入 数之多少而定,随着血液中锥 的出现,病羊体温 40 ~ 41℃之第一次发热可持续 1 ~ 3 天,接着退热後再经 1 ~ 3 天又发热,随着发热与退热, 体在体内血流中反覆的出现与消失。病羊呈现消瘦、贫血、颜面、四肢末端、下腹部及外生殖器官浮肿、眼鼻流出水样分泌物、淋巴结肿胀、黄疸、体力衰弱、心脏衰弱、後驱无力起立不能、昏睡而死亡。

剖检:

        病羊脾脏及淋巴结髓样肿大、心外膜水肿、心肌混浊肿胀等。於切片下可见脾脏充血、脾脏细胞增殖,而且在脾脏、肝脏和淋巴节有多量血铁素沈着,有些病例可见後躯肌肉萎缩与炎症细胞之浸润和水肿;若侵害到生殖器官,则可见阴囊水肿、睾丸炎、尿道炎、及泌尿道之黏膜发炎或溃疡。

防治:

        预防锥 病要禁止感染源与媒介昆 接触,并且使用杀 剂杀除媒介昆 ,已感染之病羊必须隔离治疗,治疗药物包括有:吐酒石 ( Tartaremetic )、锑剂:( Atimosan、Naganol、Antrycide 等 )。

(三)焦 病 ( Babesiosis )

病因:

        焦 寄生於宿主的红血球内以无性分裂生殖形成二个、四个或更多的滋养体 ( Trophozoites ),该滋养体从被寄生红血球释出,再侵入其他红血球继续繁殖,很容易由一宿主经璧虱媒介以机械方法传播至另一宿主;寄生於山羊及绵羊之焦 共有四种:Babesia   motasi、Babesia  ovis、Babesia  foliata、Babesia  taylori。

症状:

        病羊体温上升、黄疸、贫血及血红素尿。

剖检:

        肝脏肿大、肝实质细胞变性、脾脏充血肿大、肾脏有红血球栓塞而肿大、细尿管上皮细胞变性。

防治:

        以驱 药驱除环境中及羊只身上的媒介璧虱。治疗药物包括有 Acaprin、Berenil、Trypan  blue 等注射治疗病羊。

(四)捻转胃 病 ( Haemonchosis;  Stomack  worm  disease;   Wireworm  disease )

病因:

        捻转胃 是反刍动物最主要胃 症寄生 ,也是山羊及绵羊的代表性寄生 ,以 Haemonchus  contoutus 为其主要病原,本 之雌 以其白色的生殖器官围绕吸有血液的肠管周围,所以有捻转胃 之名,雄 的尾端由於有交尾囊存在而扩大成别针状。宿主的感染是经口摄取感染性仔 , 体在第四胃发育,严重寄生时也会波及蜂巢胃、重瓣胃及小肠,於感染第 18 天後达到成熟期,且开始有 卵由粪便排出,生活史见图 4。

 

wpe27.jpg (8933 bytes)

图 4. 捻转胃 ( Haemonchus  contortus ) 之生活史

1.羊只经口将幼 与饲料合并吃食进入体内。

2.在刍胃发育为成 。

3. 卵经粪便排出体外。

4. 卵孵化并发展成为感染性幼 。

△剪刀处:表示在此阶段切断生活史,而达到驱 目的。

 

症状:

        由於 体寄生於羊只胃黏膜面吸取血液,造成羊只缺血性贫血及营养障碍,活动力减退,精神差,被毛粗刚,粘膜苍白,病羊多为便秘,较少下痢。

剖检:

        皮肤、粘膜、内脏因贫血而呈现苍白,血液稀薄,心囊液及腹腔液体增加,脂肪胶样变性,脂肪肝,第四胃可见多数 体,及胃内容物呈带血液之红色。

防治:

        口服硫代二苯胺 ( Phenothiazine ) 0.3 ~ 0.5/kg,不必事先绝食及给泻下剂。皮下注射可用 Tetramisole   15mg/kg。严重感染羊只由於身体虚弱,於驱 前需要先予以对症治疗较为安全。

        ( 黄旭田     屏东县家畜疾病防治所 )

 

中国畜牧杂志第30卷(98)第 6 期 ( 136 ~ 140 )

Copyright © 1998 茂群峪畜牧网. 本网站图文系属茂群峪有限公司,内文之版权为该杂志社所有,非经本公司
及该杂志社正式书面同意,不得将全部或部分内容,转载於任何形式媒体   ※ 最佳解析度 800x600
Copyright © 1998 Miobuffer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