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您猪场生产业绩的失落全怪罪於「蓝耳病」

吴松雄

 

  PRRS 虽然仍在猪群中造成为害,但其整体的影响已经很小而不甚严重。英国汉堡塞 HAVEN 集团的兽医师 MARK  WHITE 特就「如何避免及减少该病的一些问题」详加报导。如果猪场饲养业绩已经滑落,业主就得留意。

  「猪繁殖及呼吸道症候群 ( PRRS )」 又称蓝耳病或猪神秘性疾病,自其在英国初次感染猪只迄今已历经四年。有关该病发生後对猪群之急性临床影响,前於本刊及其他刊物已有广范的阐述,但截至目前其发展的情形究竟如何呢?

  目前该病在英国全国仍在流行 ( 其中约有百分之四 ~五十的母猪受到感染 ),有些猪场虽确认被感染,但却没有甚麽损失,其原因可能如下:

  *引进的猪只小心隔离与检验。

  *较低饲养密度而减少了横向传染。

  *疾病程度较轻,减少病毒量及扩散的机会。

被忽视的错误

  在 PRRS 急性感染期确能造成母猪繁殖损失,但最危险的是把所有损失全怪罪於 PRRS,而忽略管理的失当。

  我们很容易把仔猪的高死亡率责怪是因感染 PRRS,而实际上是因为仔猪没有适时吃到足够的初乳,或是卫生管理太差所致。

  依过去几年的经验,PRRS 确能在猪群造成长远的影响,但是有一些病例是因为并发流行性感冒 ( HI 195852 型或 HIN 2 型 ) 所造成。

长期之影响

  种猪群感染 PRRS 後之长期的影响,可分为下列几个类型:

  1.失去感染力 ( Loss  of  infection )

  这种情形,可由血清学上加以证实,且都在饲养规模或饲养密度较小的猪场,及那一些仔猪断乳後即从母猪原饲养地点移至其他地方饲养 ( 即所谓的 Segregated  early  weaning,简称 SEW ) 的猪场,较易发生。据了解有些母猪饲养在户外的猪场,尤其仔猪离乳後立即移出母猪原饲养猪场者,有不再被感染的情形。

  2.虽持续感染,但在任何期间都没有临床症状:

  这种情形,特别在高健康状况而其初次感染时仅出现轻度或无症状之猪群,曾被发现过。

  3.持续感染而偶而会呈现繁殖损失。

  由表 1 的资料看来,可以说对英国某一些大养猪场在感染 PRRS 前後及感染期间,造成母猪平均繁殖业绩起落的情形,说明得相当详细。且由表中数字显示这些猪场的繁殖业绩,目前已恢复到感染前的水准。而就全国性的为害程度来看,其对种猪繁殖业绩并未造成太大的长期冲击。此外,每个猪场所遭受的为害程度,因影响因素相当复杂,亦未尽相同。

表 1:英国大养猪场在 PRRS 侵袭前、侵袭时、侵袭後母猪繁殖业绩

年         期 1991 1992 1993 1994
分娩率  % 82.00 80.30 78.70 79.00
每头母猪

年         离

乳  仔  数

21.32 20.96 20.94 21.11

         备注:

         1.表中 1992 年的数字包括猪场整年第一次全面爆发急性型 PRRS 的状况。

         2.上述各年度数字系统计至每年九月份止。

         3.资料来源:Easlcar。

感染後一个月内的影响

  虽然有许多母猪的繁殖问题,曾被错误地怪罪於 PRRS,但无可置疑有些发生 PRRS 的病例,确实时常曾导致繁殖业绩的损失。

  这些爆发 PRRS 的病例,其造成母猪再度发情而重配、逾期生产、每窝产仔头数少、死产或所产仔猪赢弱、四肢开叉、高死亡率等情形,通常为期都不会超过一个月。

  若猪群中各不同胎龄的母猪都呈现长期而持续性的繁殖损失性时,就不太可能是由於 PRRS 感染所引起的。

  PRRS 之所以仅会造成上述那些极轻微的繁殖损失,可能有下列几个原因:

  1.母猪群长期处於低活力病毒流行状态下,身上免疫力已消失。

  2.猪群中新进养的更新母猪尚无免疫抗体,或在配种前尚未自然感染 PRRS。上述两种情形的母猪,如果後来遭到 PRRS 病毒的侵袭时,才会引发临床病症。

  如果认为从过去曾经遭受 PRRS 病毒侵袭猪场引进之新母猪,到场时就具有免疫力,这是错误的。表 2 资料显示出从三个阳性场引进之新母猪,到场後经血液检测而呈 PRRS 阳性反应比例情形。

表 2 :进养更新母猪感染 PRRS 阳性率统计表

场  次 阳性反应头数

/测试头数

阳性率
A 场 10/12 83%
B 场 3/6 50%
C 场 1/10 10%

自然感染

  因此,在新母猪进场後让其全部自然感染,是非常重要的。但欲使进场的新母猪全部自然感染,唯有与原已在场且正在排毒的其他猪只接触,才可能做得到。所幸任何感染了 PRRS 的猪场,其 6 ~ 10 周龄保育猪皆会从其粪便及鼻腔分泌液中排毒。

  新母猪进场後,在预定自然感染期间,宜按照表 3 之步骤与保育猪关饲在一齐,让这些新母猪与保育猪直接接触,且每周至少需喂饲保育猪所排粪便两次 ( 关喂在隔离区而未与保育猪直接接触之新母猪,采用「粪便喂饲」是唯一最恰当的接种方法 )。

表 3:新母猪之自然感染及适应

  1.新母猪进场後至175天日龄 ( 95 ~ 100 公斤 ) 前,应确实隔离饲养。
  2.让上述新母猪再静置两周。
  3.其後在 2 ~ 5周之间,让上述新母猪接触保育猪及其所排粪便。
  4.在 5 ~ 7 周时,让上述接受自然感染之新母猪产生免疫力。
  5.在第七周以後 ( 即体重约 125 公斤;日龄约 220 天 ) 时再予配种。
  注意事项:新母猪进养期间是否需要另行隔离,则需视原场有无猪群有感染其他疾病 ( 如流行性肺炎等 ) 而定。
  怀孕母猪绝对不要让其接触到会感染的东西,除非替您服务的兽医有特别的建议。

  同样的,此一自然感染的策略,亦可用於自场留养的更新母猪,其自然感染之适期,可由预定配种时间倒算回来。

  一般采用分娩舍的材料 ( 例如胎衣 ) 接种或让新母猪与淘汰母猪接触,使其自然感染适应的传统方法,还嫌不够,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其病毒量可能很低,甚至根本不存在。

  有一点必须认知是,如果新母猪之接种感染及适应不够理想时,在其初产时不一定就会出状况,往往会延至第二胎或尔後胎次时才发生问题。此外,猪群中如果没有相当大比例的猪只充分接触感染到 PRRS 而产生免疫力时,那些因病而出状况猪只体内的病毒量可能升高,而足使其中免疫力较弱的老母猪因病而死亡。

  基於上述这些理由,或可能由於病毒毒株的变化,过去曾感染过 PRRS 的猪群未曾再见到二次全面爆发。不过有些病例,在初次爆发 PRRS 後就足以引发其他疾病一例如钩端螺旋体症、膀胱炎、肾炎及附红血球原 症等病,而需藉用长期的方法来防治。

肉猪群

  到目前为止肉猪感染 PRRS 後最大的影响,一直是在离乳後这段时间,因二次混合感染嗜血杆菌、琏球菌、败血性巴氏杆菌,以及附血球原 而引发的呼吸道疾病。此一症候群的演生,系因猪只感染「PRRS」及「猪流行性感冒」後其呼吸系统内防卫机制受到伤害的结果。加上仔猪离乳後由初乳所获得的移行抗体保护力已完全消失,因此这些病原菌就暗中乘虚而入。

  感染结果,整个肉猪群到达 95 公斤的出售日龄平均延後了卅天,并使离乳後至出售这段饲养期间的死亡率平均高达 10%左右,而某些猪场有时甚至超过 15%以上。

  表 4 的资料只显示出一般感染 PRRS 猪场肉猪饲养业续的平均趋势,但对特殊的个别猪场业绩数字未提列。除表中所述肉猪之死亡数字以外,猪只在运输及屠宰过程中的变化所造成的事故,多少还会增加肉猪的平均死亡率。

表 4  肉猪群饲养业绩

                        单位:公斤

项  目  区  分 1991 1992 1993 1994
7 ~ 65 公斤

之只日增重

0.54 0.53 0.53 0.53
饲料换肉率 2.37 2.36 2.36 2.35
全期死亡率 4.37 4.85 5.17 4.95

分离异地饲养方法

  二次并发感染的猪只对於药物治疗往往不能奏效,基於这个理由,最近许多养猪场对於「分离异地饲养」及「全进一全出」猪舍的采用愈来愈感兴趣。所谓「分离异地饲养」这个观念,其理论基础是鉴於年龄较大猪只身上的病原通常会传染给年龄较小的猪只 ( 尤其在哺乳期间的仔猪,因其由吸食初乳所获得移行抗体逐渐消失,如续跟随母猪吸食母乳,反而更容易从母畜身上横向感染到病原 ),因此将种猪、保育猪及肉猪分离异地饲养,将可切断病原的横向感染。

  此一技术虽然初步已经显示出效果,但在实施时还要小心谨慎为妙。因为母猪一旦与保育猪分开异地饲养後,就会对母猪造成一般所称对广泛病原免疫力「增升效应 ( Top-up  effect )」减低的现象。母猪此一免疫力「增升效应」减低之後,势必导致某些病原 ( 尤其病毒类 ) 自母猪群中完全消失,而猪群一旦再度爆发其中某一重大地域性疾病时,整个猪群对於该病抵抗力将会非常脆弱。尤其国内养猪密度太高,几乎三五步就有一个养猪场,病原很容易传播,上述「分离异地饲养」方法的可行性实值得怀疑。

 

中国畜牧杂志第五十五册合订本

1996年一月号至1996年六月号

第 28 卷 (96) 第 4 期 ( 17 ~ 22 )

Copyright © 1998 茂群峪畜牧网. 本网站图文系属茂群峪有限公司,内文之版权为该杂志社所有,非经本公司
及该杂志社正式书面同意,不得将全部或部分内容,转载於任何形式媒体   ※ 最佳解析度 800x600
Copyright © 1998 Miobuffer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