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菌毒素:來源、影響及
如何以普通方法來控制和去除
一、黴菌毒素之起源
黴菌毒素是由黴類所產生之次級代謝產物,它廣泛存在於農業產品中,包括穀類、核桃類、黃豆和其他農業產品;某些黴類所產生之毒素能污染上述農業產物,進而影響到吃這些農產物的人類和動物。更甚的是當家畜給予某一黴菌毒素所污染的飼料,牠本身雖然耐過,但這些毒素會轉入肉、乳、蛋等禽畜產品中,由食物安全之觀念來看此現象變得相當值得注意。
黃麴毒素被認為是熱帶和亞熱帶所注意的問題,產生黃麴毒素之蕈類主要為黃麴菌和寄生麴菌,這些菌可以在穀類、油仔類、核桃類、花生和乾無花果上。由於黃麴毒素對人體健康有嚴重的不良影響,因此美國食品藥物局(FDA)規定人吃的食物中不可以超過每公斤20微克,然而消費者及世界出口市場上認為食物中黃麴毒素應該是零污染。在寒或溫帶地區,例如美國和美國北部之本地作物中,並沒有發現黃麴毒素。就經濟而言,此地區最重要之黴菌毒素是deoxynivalenol、F2毒素(zearalenone)、赭麴毒素A(ochratoxin)、diacetoxyscirpenol、T2毒素、HT2毒素。最近發現Fumonisins,特別是B1型之發生有特殊的地域性,這些毒素發生的範圍很廣,由小型穀物和玉米到香蕉都有。
作物和動物生產者、食品和飼料加工者和全國之經濟均可感受到黴菌和其毒素所導致經濟上的影響(Charmley et al., 1994)。這些影響包含減少作物和動物生產者之利潤,其漫延及污染之程度造成加拿大百萬元以上的損失(Trenholm et al., 1985b)。
影響和重要性:毒物學觀點
黴菌毒素造成很廣的不良臨床症狀,其程度依動物攝取飼料中所含毒素之特性,濃度、攝取時間的長短、動物之種類、年齡、營養狀況及健康情形而定(Prelusdy et al., 1994),明顯的中毒發病和死亡率並不常發生,導致最多之經濟損失是由於非特定之影響使得成績減低及疾病發生增加所引起(Thompson,1991)。
二、黴菌毒素對動物之毒物影響
(一)黃麴毒素
黃麴毒素是所有黴菌毒素中被研究最多之一種,無數綜論文章討論黃麴毒素對動物之影響(Bryden,1982;Norred,1986),主要之影響包括對肝之損傷,對生產力之影響(包括減低生長率和產乳量),對蛋殼品質和屠體之影響,降低免疫力及致癌。黃麴毒素M1(黃麴毒素B1代謝產物)到牛乳中對健康有嚴重之影響,因此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規定黃麴毒素M1在牛乳中之濃度不可超過0.5微克/公斤,然而在歐洲規定在牛乳中黃麴毒素M1濃度不可超過0.05微克/公斤(Van Egmond,1993)。
黃麴毒素對家禽業者(Boutrif in press),養豬業者(Nichols,1983)和一些養牛業者(McKenzie et al., 1981)造成嚴重的經濟上之影響。家禽對黃麴毒素之不良影響極度敏感,每公斤飼料含有0.2毫克量,就足以造成攝食量和每日增重下降(Johri和Sadagopan,1989),雖然牛對飼料中黃麴毒素的耐受力比家禽大的多,但仍然有一些報告指出在澳洲有一些單獨之例子,顯示養牛場因黃麴毒素而受到嚴重之損失。
Deoxynivalenol
這是一種trichothecene黴菌毒素由梭菌屬之黴菌所產生,就豬而言,當這種毒素量增加時,可導致攝食量下降,當毒素量再增加時,豬會拒食同時嘔吐(Pier,1981;Young et al,1983;Lun et al,1985;Trenholm et al,1988),並使得豬增重和體重減低,會造成免疫力低下及影響繁殖(Reotutar,1989),家禽(Moran et al,1987)、牛(Trenholm et al,1985a;Cote et al,1986;8 Charmley et al,1988)和羊(Harvey et al,1985a;Prelusdy et al,1987)均較豬對此毒素之耐受力強。此毒素很少會傳入蛋、組織或牛乳中。
T2毒素HT-2毒素和diacetoxyscirpenol
這些trichothecene毒素毒性更強,但還好它們分布不廣且較deoxynivalenol少。餵飼料中含有少到中等量(1到8毫克/公斤)之T-2毒素就會造成顯著的減少豬隻攝食量和增重,當此毒素在飼料中含量高時(10到12毫克/公斤)顯著的造成增重,血中化學成份及繁殖性能不良之影響(Harvey et al,1990),實驗結果中顯示T-2毒素導致不孕,每胎頭數減少、豬小、流產(Weaver et al,1978b)。同時T-2中毒或/和diacetoxyscirpenol中毒可導致口損傷(Weaver et al,1978a,1981)。T-2毒素可使得家禽減少攝食量、產蛋量、蛋殼厚度和孵化率變差(James 1987)。在自然情形下發霉飼料混合毒素污染會造成比單一毒素更嚴重的不良影響(Mannion and Blaney,1988;Kubena et al,1989)。牛對T-2毒素較敏感(Hsu et al,1972)在現場發現嚴重危害健康之病例,不幸的是飼料未送去化驗證實是否為T-2毒素(Petrie et al,1977)。
F-2毒素(Zearalenone)
豬(特別是年輕女豬)對飼料中之F-2毒素特別敏感(James and Smith,1982;Kuiper-Goodman et al,1987;Friend and Trenholm,1988)僅每公斤飼料中含1-3毫克就造成生殖功能不正常和陰戶腫大之症狀,僅低量就可造成此症狀(Friend et al,1990)女豬攝取5-6毫克/公斤之飼料時可造成嚴重的配種問題,臨床症狀包括陰戶紅腫、乳房腫脹、卵巢腫脹、懷孕失敗、胎兒死亡及無乳症。極端例子導致陰道和直腸脫。此毒素可。極端例子導致陰道和直腸脫。此毒素可導致小公豬(Ruhr,1979)及公豬(Young and King,1986)不良之影響。(Mirocha et al,1968;Kallela and Ettala,1984)。在牛羊吃下F-2毒素後之症狀包含:不休息、下痢、乳房腫大、乳產量減低、陰戶排出惡露、不斷發情、不孕、流產、陰道炎、乳房發育早熟、女牛發情前之不孕,在自然情況下對牛繁殖和不孕最戲劇性之影響是F-2毒素和其他毒素合併影響所導致之結果(Schuh and Baumgartner,1988;Coppock et al,1990)。
家禽對F-2毒素有很大之抗力,只有在飼料中含量非常高時,才有影響(800到幾千毫克於F-2毒素/公斤)(Chi et al,1980a;Allen et al,1981)。
Fumonisins
Fumonisins是最近才發現之黴菌毒素,主要由Fusarium moniliforme所產生。目前對此毒素所造成之問題尚不清楚,但Fusarium moniliforme卻是在世界上污染一些穀類和玉米最普遍之毒素,也因為如此,fumonisins在對人和動物健康及對食物和飼料安全上被人們考慮為主要之問題(Kellerman et al,1990;Wilson et al,1990)。Fumonisins特別是其B1毒素,已被認為可造成一些臨床症狀,例如馬之腦白質軟化病(ELEM),豬的肺腫脹(PPE)(Colvin and Harrison,1992;Haschek,1992),或雞之毒飼料症,ELEM症是牛致命之病,傷到腦部有時也傷到肝和腎(Haliburton and Buck,1986;Marasas et al,1988b;Kellerman et al,1990;Wilson et al,1990,1991),PPE則在此時毒素低污染情況下,會使豬臨床上有病現象及肝受損,高劑量污染則會導致肺腫大而快速致死(Colvin and Harrison,1992;Haschek,1992)。
飼料中含B1毒素10-25毫克/公斤雞才會產生毒飼料症。臨床症狀是腳頸伸開,運動失調、癱瘓、搖晃、呼吸困難、氣喘、生長緩慢,高濃度的Fumonisins在中國和南非可導致食道癌(Yang,1980;Marasas et al,1988a),雖然此毒素可導致老鼠產生癌症,但導致因素方面仍需證明。
赭麴毒素A
赭麴毒素A是一種腎毒毒素,主要是由麴菌屬和青黴菌屬黴菌所產生。在北美和部分歐洲均發現有此毒素污染的穀類。給予豬雞天然的此毒素(2毫克/公斤或更少)會有不良反應,在豬之反應包括影響到肝和腎之功能(Elling et al,1985;Carlton and Tuite,1986)某些狀況下臨床症狀不易分辨(Mortensen et al,1983;Lippold et al,1987)受慢性赭麴毒素A影響有時只有在屍解剖看腎時才能找到證據。對腎所造成之未表現像包括腎腫、色澤減輕、組織學上之不正常(Golinski et al,1984;Tapia and Seawright,1985;Cooket al,1986),這種症狀可以在每公斤飼料中僅含有0.2毫克Ochratoxin A時就會出現(Krough et al,1974),當飼料中此毒素濃度增育時(2毫克/公斤或更多),減低成績和增重(Huff et al,1980;Tapia and Seawright,1985;Harvey et al,1989)同時肝和膀胱受損。
就家禽而言,低濃度(2毫克/公斤飼料)的赭麴毒素A可使增重,飼料利用效率、產蛋(Dwivedi and Burns,1984;Gibson et al,1989;Rotter et al,1990)均受到不良影響。高濃度時(4毫克/公斤飼料)增加雞隻死亡率(Jayakumar et al,1988;Sreemannarayana et al,1989;Gibson et al,1989,1990)、骨骼之異常(Duff et al,1987),禽類神經病理症狀。及可能導致其他器官組織受損(Jayakumar et al,1988;Gibsonet al,1989;Sreemannarayana et al,1989),此毒素A同時可導致免疫力低下,因之,此病毒可導致養雞業重大損失。火雞比肉雞受此影響更嚴重(Burditt et al,1984)。
至於反芻獸對赭麴毒素A的耐受性相對的較高。文獻中有關牛羊中赭麴毒素A毒之例子很少。可能是此毒素可被瘤胃菌叢有效水解酵素成非毒性之代謝產物。然而仔牛在可以反芻前,對此毒性則相當敏感。在實驗室中可以加很高量(800毫克/公斤)可使牛中此毒素之毒。中毒時之症狀包括增重減低、下痢、產乳量下降、肝、腎受損,腎受損導致脫水以及致死(Pier et al,1976;Lloyd,1980;Chu,1984)。當這些具有耐受性的動物吃了這種毒素污染之飼料後,此種毒素可由牛乳、肉中影響到人的健康及食物之安全性。
三、除黴菌毒素之一般方法
農業界裡預路方黴菌毒素之污染是非常的重要,然而在某些溫度和濕度下,污染是不易預防,而且在某些季節裡問題相當廣,策略性減少黴菌毒素之影響,包含育出抗黴的植物品種(Snijders,1994),有效的收成和儲存方式可減少污染,以及發展出一些商業可用之技術來減少污染。很多種去污法都被試用過(Charmley and Prelusky,1994)。這些方法可大分為物理、化學和生物法。某些方法被證明相當成功,有些則否;有些成功的方法又被認為很難用於商業上之現場。
(一)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包括清洗、去殼、去皮,將有無毒和沒污染的分成兩類,或由加熱來處理。這些處理方法之成功與否又和這些穀物到手時,污染的程度和分佈之多廣有關。清洗法包含篩濾法、清洗和除去灰塵殘渣、小的碎粒、殘屑、去殼、精製。以水或碳酸鈉溶液洗清,此種清洗可清除7-100%的deoxynivalenol,F2毒素或nivalenol的濃度清洗可以去除一部份表層之污染,但清洗後又將花很多費用來使穀類乾燥。在某些清洗的例子中,雖然清洗、去除了一些deoxynivalenol,但是豬隻餵飼此穀類時,並沒有減少豬隻中毒之情形(Patterson and Young 1992b,1993)deoxynivalenol在製作的小麥碎料中是依它穿透於小麥胚乳中之量的多少而定。例如在製粉過程中有時去除了很多(15-100%)小麥粉中的deoxynivalenol、F2毒素和nivalenol的濃度(Young et al,1984;Seitz et al,1985;Tanaka et al,1986),但有些例子中deoxynivalenol似乎在粉中分佈的非常均勻(Hart and Braselton,1983;Scott et al,1983;Seitz et al,1986)在殘渣中含量似乎高一些。
某些例子中,發霉和受黴菌毒素污染的穀物在物理特性上和正常穀物不太一樣,可以密度法在液體中依比重不同分離。小麥、玉米或高粱去除碎粒置於水和50%的蔗糖溶液(Huff and Hagler 1985)或水和飽和的鹽水溶液中(Babadoost et al,1987),可使得deoxynivalenol或deoxynivalenol和zearalenone的濃度減少40-100%。在花生工廠中常以物理法將黃麴毒素污染的部份分離,此種分離一般是以手來分或以電子儀器來分離有污染的部份(Dickens and Whittaker,1975),以電子法去除黃麴毒素污染之花生其去除中可達平均70%,用手去撿離去除效率不高,不但耗時商業上並不適合,因為可能會丟掉正常之花生或無法去除以肉眼無法辨識有污染的花生,以密度法去除黃麴毒素污染的花生是另一種去除污染毒素之方法,此法有時損失較大。在花生的密度和黃麴毒素濃度之間存有負的相關(Gnanesekharan and Chinnan,1992),黃麴毒素含量高的其密度顯著的低,當然有時低密度之花生可能是正常花生,因此以密度法分離會分出一部份正常之花生。以水將污染之花生由正常花生中分離的辦法已獲得美國專利,但還沒有廣泛被採用,因分離後之好花還需經過耗錢之乾燥過程。曾試著以密度法來分離黃麴毒素污染之玉米和棉花子粕密度分離法,以過氧化氫法來分離受黃麴毒素污染之花生也很有效。但污染以不超過200微克/公斤,且處理條件要相當嚴格(即過氧化氫濃度和作用時間要夠,因此此法並不有效率(Clovero et al,1993)。
黴菌毒素可以採熱處理法來破壞,烘焙點心,有deoxynivalenol污染麵粉所製成之無酵母之甜餅(Young et al,1989)和麵包(Seilz et al,1986)可去除20-40%之毒素濃度,但也有一些例子在烘焙高污染之麵粉所製成之麵包(Scott et al,1983,1984;Seitz et al,1986;Boyacioglu et al,1993)。小餅和甜圈圈(Scott et al,1984),海綿蛋糕(Tanaka et al,1986)和埃及式麵包僅能除去很少之deoxynivalenol毒素。
玉米中所含之deoxynivalenol濃度可以高壓消毒法(Young et al,1987)微波爐加熱法(Young et al,1986;Stahr et al,1987)和一般高溫烘箱(Young et al,1986)處理後而減少。烘烤可以減少小麥中此毒素之濃度(Stahr et al,1987),微波爐可以減少玉米中之T-2毒素之濃度(Stahr et al,1987)火焰烘烤可減少黴菌48-98%,但無法顯著減少其中之deoxynivalenol和F-2毒素之濃度。
紫外線減少無花果黃麴毒素之濃度(Altug et al,1990)可減少黃麴毒素M在乳中之量(Yousef and Marth,1986),過氧化氫可以增加除毒之效果。
(二)化學方式
雖然試過無數種化學物質來減少不同種穀物、穀物產品黴菌毒素之量,但僅有少數產品有效,而其中僅有幾種具有商業化之效果。發現對抗黴菌毒素有效之化學藥品中包括Calcium hydroxide monomethylamine對污染玉米中之T2毒素diacetoxyscirpenol和F2毒素有效(Bauer et al,1987)。酸性亞硫酸鈉(Sodium bisulfite)可除去被deoxynivalenol(Swanson et al,1984;Young et al,1987;Boyacioglu et al,1993)黃麴毒素(Moerk et al,1980)污染的玉米中之毒素量,黃麴毒素污染之無花果。濕或乾的臭氧、氯氣和氨氣可以去除玉米中之deoxynivalenol,氯氣可以除去椰子粕中之黃麴毒素中之B1毒素(Samarajeewa et al,1991),過氧化氫、維生素C、氫氧化氨、鹽酸、二氧化硫氣體可減少小麥中污染之deoxynivalenol(Young et al,1987),甲醛、氫氧化氨可減少玉米粒及自然玉米中污染之F2毒素量。氨氣可以減少穀類中赭毒素A污染之量及黃麴毒素污染之花生餅(Frayssinet and Lafarge-Frayssinet,1990)和玉米之量(Moerk et al,1980;Hammond,1991),氨氣可以減少玉米、花生餅、全棉子和棉子產物中黃麴毒素濃度99%,如能將作用時間加長則此除毒作用是不可逆的。以氨氣處理黃毒素污染之棉子粕在美國亞利桑納州、加州、德州(Park et al,1988;Price et al,1993)已證實在商業上可用,在法國也已證實可用,在美國德州證實用在玉米上可用(Park,1993;Price et al,1993)因為此法有效不貴,在農場採用它也不貴,且此法可能為美國食品藥物局所通過使用在州和州之間運輸時使用。在飼餵實驗上也沒有顯示,經氨氣處理之飼料有毒。在亞利桑那州使用氨氣處理之棉子粕餵牛使得牛場可供應無黃麴毒素M1污染之牛奶。
在某些情況下,物理法和化學法併用,可達到更好之除污染之效果。化學處理可因加熱增加效果,例如甲醛在處理玉米中F2毒素,又如Calcium hydroxide monomethylamine可處理玉米粉中之T2毒素、diacetoxyscirpenol和F2毒素時,亞硫酸鈉在處理玉米中之deoxynivalenol毒素(Young et al,1987)和無花果中之黃麴毒素。熱加上石灰石水一起處理時可減少玉米之deoxynivalenol,F-2毒素和15 acetyl deoxynivalenol之濃度。熱和氫氧化鈉一起中可減少穀類中赭麴毒素,氨氣和熱及加壓處理時可減少玉米中fumonisin之濃度。(Park et al,1992)。
(三)生物處理法
減少黴菌毒素污染穀物之另一方法是改變飼料,減少其毒性,這方法包括以正常穀物稀釋污染之穀物,增加穀物之營養份含量,添加防霉劑、除霉味劑,加入黴菌毒素吸附劑以減少腸道內吸收之毒素及一些其他方法,稀釋法是最有效且廣為採用之方法,可減少黴菌污染的飼料影響到動物之量,特別是因Fusarium污染飼料情況下可改善攝食量和增重,然而此法之成敗決定於原污染量之大小、稀釋方式、稀釋原料之來源、添加防霉劑(McNear et al,1981;Foster et al,1987)和香味劑(McNear et al,1981)對已發霉玉米之不良影響並不能改善。如果丙酸氨用於防霉時可改善吃沒有污染及已被污染飼料之豬的生長效率(Foster et al,1987)。如果攝食量因為毒素污染降低20%或較少,則增加飼料之能量粗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可改善因毒素污染飼料之增重20%。一些黴菌毒素吸附劑之效果有限,依毒素種類而有所差異(表2)這些吸附劑包括苜蓿粉、合成之陰離子交換沸石、水合矽酸鹽(HSCAS)和酵母細胞壁之產物。苜蓿可克服飼料中含有高量F2毒素(Smith,1980a;James and Smith,1982;Stangroom and Smith,1984)和T2毒素(Carson 1983b)所造成老鼠之不良影響。但苜蓿對於每公斤飼料含有50毫克F2毒素所造成之女豬子宮腫大並沒有改善之效果(Smith 1980a)飼料中含有10毫克F2毒素時,餵苜蓿給女豬有稍許之改善效果。合成之陰離子交換沸石,可以減輕小鼠受到F2毒素之影響(Smith,1980b)。水合矽酸鹽和菜子油、漂白黏土可以克服相當大T2毒素所造成對老鼠不良影響(Carson and Smith 1983;Smith,1984),水合矽酸鈉(Volclay powder and FD181)可改善飼餵含有黃麴毒素豬隻之增重、攝食量及減輕臨床症狀(Lindermann et al,1993)活性碳可減少赭麴毒素A的吸收,可有效的防止小鼠T-2的中毒(Bratich et al,1990)。在一些情況下,家禽飼餵黃麴毒素污染飼料仍可增重和攝食量(Dalvi and Ademoyero,1984;Dalvi and McGowan,1984)。活性碳無法防止飼料中含有百分之5或7.5毫克黃麴毒素所導致之問題。
老鼠餵飼赭麴毒素A污染之飼料時加Cholestyramine可減少血中、尿和糞中之此毒素之含量(Madyastha et al,1992)。Cholestyramine可減少赭麴毒素A的生物有效性56%,可減少F-2毒素對老鼠所造成之動情素效果(Underhill et al,1995),加水合矽酸鈉0.5%在飼料中可顯著的減少黃麴毒素B1和黃麴毒素對雞(Phillips et al,1988;Kubena et al,1990,1993)、火雞(Kubena et al,1991)、豬(Haydon et al,1990)和生長羊(Harvey et al,1991a)之影響,這濃度的水合矽酸鈉可以減少黃麴毒素M1在牛乳之量。1%的水合矽酸鈉可以改善攝取了發霉飼料含低量(0.35毫克/公斤)T2毒素,deoxynivalenol和F-2毒素時豬隻之增重。然而水合矽酸鈉無法改善豬隻飼料利用效率,當攝取飼料中含有deoxynivalenol和Zearalenone(Orr 1987)或deoxynivalenol(Patterson and Young,1992a,1993;Trenholm et al,unpublished)。在雞飼料中對防止diacetoxyscirpenol(Kubena et al,1993)T-2毒素(Kubena et al,1990)和fumonisin B1(Brown et al,1992)並沒有效用。有關這種化合物所造成之差別結果之解釋,包括吸附劑和黴菌毒素間離子之相吸及膽酸和吸附劑中之黴菌毒素在腸肝循環中形成。食物中含0.01%Saccharomyces cervisiae(一種酵母)此時如雞攝取每公斤飼料含5毫克黃麴毒素,可以毒素之影響可減輕(Stanley et al,1993)。有關這種效果之可能機制是此種酵母可提供酵素增加飼料之利用率或此劑可崁合黃麴毒素而在胃腸內除去(Cooney 1980),最近在實驗室內測定酵母培養物(Yea Sacc)和酵母細胞壁的物質(Bio Mos)來吸附F-2毒素和fumonisin。此二物質並無法和deoxynivalenol和fumonisin結合,但和Zearalenone之結合呈非線形關係(圖1),研究發現Cholestyramine比Bio Mos和Yea Sacc分別在4至6倍吸附F-2毒素之能力,但此物太貴導致無法在商業上使用。商業上對此種吸附有興趣。可能價格合理的化合物,且能夠給合多種黴菌毒素之化合物可以逐漸上市。
將每公斤飼料約含有5毫克deoxynivalenol之發霉玉米以家禽腸道內之微生物接種可減少deoxynivalenol約55%,且部份減輕了其影響小豬在攝食和增重上之有毒效應(Pinp et al,1992;He et al,1993)。給予T-2毒素之單株抗體在實驗室中可和由人的淋巴胚細胞培養出毒素對蛋白質合成之影響及減輕T-2毒素對老鼠之影響來證明(Feuerstein et al,1988)。單株抗體使得毒素由已中毒之人之B型淋巴胚細胞中溢出,而且蛋白質合成至正常。給予老鼠至死T-2毒素30分鐘前給予單株抗體,造成血漿之毒素的隔斷(Hunter et al,1990),如給予35分鐘後可使得組織中之毒素移回血漿中而減少了中毒的效應。
四、結論
黴菌毒素污染作物仍不斷的造成世界農業和食品工業之主要經濟問題,黴菌和其毒素不僅使得作物生產量減低且品質變壞,也使得攝取了毒素之動物造成各種病症,雖然預防是很重要的,但在某些溫度和濕度下污染是免不了的。因此目前商業上有效之除污方法增加。然而污染的穀物可能含有很複雜的毒素,每一種具有不同之化學特性,(包括熱穩定,溶解度和可吸收的親合力),很難找到單一且對黃麴毒素相同有效的防止所有毒素之方法。此處理包括濾過、空氣隔離、稀釋污染穀類,煮,一些化學的方法及使用已商業化之吸附劑。我們對黴菌毒素之毒物學和化學和吸附一些毒素仍遠超過我們所瞭解,然而黴菌毒素之污染作物偏佈全世界,也因此提供了我們畜產界發展吸附劑之機會,以減少作物產量減低和家畜疾病。直到一種可靠價位,在商業化可應用及國際上可得到的方法,否則黴菌毒素所引起之問題仍會使得世界農業和食品業造成災難。
表1. 用於減少飼料中毒素之物理、化學和生物方法
物理法 | 化學法 | 生物法 |
清洗 | Calcium hydroxide monomethylamine |
稀釋污染的穀物 改善飼料的含量 |
除殼 | 酸性亞硫酸鈉 潮溼和乾燥的臭氧 |
外加防腐劑 外加香味劑 |
磨光 | 氯氣 雙氧水 |
外加黴菌毒素吸附劑
|
污染的無污染的分開 | 維生素C 氫氧化胺 鹽酸 |
|
加熱處理 | 二氧化硫氣體 甲醛 氫氧化胺 氨 |
表2. 黴菌毒素吸附劑在不同飼料中之效果
吸附劑 | 吸附之毒素 |
苜蓿 菜子油漂白黏土 Sodium bentonites 合成沸石 活性碳 Cholestyramine 水合矽酸鈉 酵母 |
F2毒素(鼠、豬),T2毒素(鼠) T2毒素(鼠) 黃麴毒素(豬) F2毒素(鼠) 赭麴毒素和T-2(鼠),黃麴毒素(家禽) 赭麴毒素(鼠),F-2毒素(小鼠) 黃麴毒素(家禽、羔羊、乳牛) 黃麴毒素(家禽) |
飼料營養雜誌(p.15∼26)─L.L.CHARMLEY, H.L. TRENHOLM and D.B.PRELUSKY.九六年第二期
Copyright © 1998 茂群峪畜牧網.
本網站圖文係屬茂群峪有限公司,內文之版權為該雜誌社所
有,非經本公司及該雜誌社正式書面同意,不得將全部或部分內容,
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
※ 最佳解析度 800x600
Copyright © 1998
Miobuffer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