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隻營養性疾病

一、維生素缺乏症

      動物如果完全缺乏一種或數種維生素,或者是僅僅數量不足,某些代謝過程或生理功能將受到損害,進而導致生產力的降低、生長阻滯和疾病的發生。維生素缺乏也能引起種畜的繁殖障礙及降低家畜抗病力和增加緊迫,容易受細菌感染和寄生蟲的侵害。每種維生素在代謝中的功能相當特殊,因此,在缺乏的時候,某些器官的一個或數個確定的生化反應可能受到不良的影響。這些代謝的擾亂會導致明顯特徵的缺乏症狀。但是,往往對動物健康擾亂的模式是混淆的,例如有時數種代謝反應均需該種維生素,或同時也缺乏其他營養素或活性物質的時候。

         除了有明確症狀的維生素缺乏症(avitaminoses)以外,還有維生素不足症(hypovitaminoses)的非特異狀態; 這是由於一種維生素或者經常是數種維生素不足的情況引起的。這些維生素不足症會表現出一些非特異症狀,譬如皮膚病變、活力降低、對疾病感染的抵抗力減退等等。此外,還有潛伏的維生素不足症,在正常的情況下這些潛伏的維生素不足症不易觀察出來;但在突來的緊迫環境下,可以立即誘發出缺乏症狀來。

        (一)維生素缺乏的原因

            1.飼料中含量不足。

                (1)飼料中含量不足,或其生物可利用率差。

                (2)現代化的飼料製造技術及不良之貯存,導致維生素力價降低。

                (3)限飼。

            2.飼料採食量降低

                (1)疾病、消化擾亂、不良的環境及飼料嗜口性差。

                (2)高熱能飼料。

            3.吸收不良

                (1)腸道粘膜層病變,降低維生素的吸收。

                (2)下痢或腸炎等胃腸道疾病。

                (3)黴菌毒素造成的吸收不良症。

                (4)蛔蟲、珠蟲等內寄生蟲的感染,破壞腸粘膜。

                (5)拮抗物質的存在。

            4.需要量增加

                (1)緊迫。

                (2)疾病。

                (3)懷孕及泌乳階段。

                (4)長期使用高劑量抗菌物質。

                (5)快速成長階段

                (6)受日糧中其他成份的影響。

        (二)維他命E及硒(Se)缺乏相關症候群

        飼料中Vit E及Se量不足時,所造成各種不同的症狀,包括白肌病、桑椹心、食性肝病、黃脂病。

             1.白肌病

                 (1)臨床症狀

                  a.主要發生於哺乳小豬。

                  b.猝死。

                   c.發病小豬呈現後軀無力呈太坐姿勢,有吸吮動作但無法吸吮乳汁。

                   d.發生胎數率視Vit E及Se不足情況而有差異,死亡率高。

                   e.無發燒及下痢情形。

                   f.有些發生的疫情為;剛離乳豬在併欄時會有突死情形,部份死亡前有症狀;四肢無力、發紺、腿部肌肉僵硬、肩脥肌肉陣顫。

                 (2)肉眼及組織病理病變

                  a.後腿部肌肉:水腫、呈蒼白、肌纖維發生斷離、細薄,呈波浪狀、凝固化、溶解壞死。

                  b.舌肌:於舌尖處可見較白色之壞死區,其肌纖維病變與上同。

                  c.心肌:在肉眼上較難看出病變,僅有時可見心室輕度擴張,切片下可見心肌纖維發生與肌肉纖維相同病變,有時可見出血病灶。

                  d.有時可見肺水腫。

                  e.皮下組織水腫。

                  f.於剛離乳豬有時可見結腸盤繞區水腫。

                 (3)病因

                  a.Vit E於飼料中添加量不足。

                  b.食料中不飽和脂肪酸過多。

                  c.食料中脂肪酸酸敗。

                  d.飼料儲存過久。

                 e.   Se Methionine Cystine量不足時可加重病情。

             2.桑椹心(Mulberry Heart Disease)

                 (1)臨床症狀

                  a.常見於50公斤以上肥育豬,突然心衰竭死亡。

                  b.患豬食慾減退、沈鬱、肌肉無力、體溫下降。

                  c.死亡前有發紺現象(Cyanosis)。

                 d.死亡率可高達100%。

                (2)肉眼及組織病理變化

                  a.清澈胸水、腹水增加,並有少量纖維素附著於胸膜及腹膜。

                  b.心臟內、外膜及心肌有明顯大區域出血,有時可見纖維素偽膜附著於心外膜上。

                  c.心囊充滿膠樣液並混有纖維素。

                  d.心肌纖維可見斷裂、橫紋消失、變性和壞死。

                  e.冠狀動脈壁有類纖維樣之壞死。

                  f.肝腫大並有散發性出血斑,於切片下呈出血性壞死。

              3.維生素E與死產

        當死產豬超過5%時,應考慮調查維生素E的情形與其他病原尤其豬小病毒的感染可能性。

        仔豬易於分娩期間與分娩前後發生維生素E缺乏的情形。在這些階段死亡的仔豬大多與維生素E的供給有關連,甚至持續到離乳後。

        在母豬懷孕期間,有兩個階段胎兒對於維生素E需求特別顯著。第一階段是最初的4~6星期時,母豬維生素E之缺乏會降低存活胎數,有些會死亡而被吸收。如缺乏情形更嚴重,則這階段的胎兒會全部死亡。

        至於第二個階段是分娩前4~5週時,此時缺乏維生素E會產下弱體質的仔豬或抗緊迫較差的仔豬而於分娩過程中死亡。

        在離乳前,小豬完全仰賴母豬供應其維生素E。在出生前母豬可經由胎盤供給維生素E給胎兒,出生後就可自母乳吸吮維生素E。但上述兩種生理機制並無法供給太多的Vit E給其後代。

        反之,脂肪酸卻輕而易舉地透過胎盤而被吸收。含有高不飽和脂肪酸(PUFA)的母豬飼料會導致母豬與胎兒血液中有高量的循環不飽和脂肪酸。如果胎兒攝取的維生素E不夠,則這種缺乏狀態會導致分娩時胎兒因緊迫而死亡。

        母豬料中脂肪也會增加乳汁中脂肪量,而母乳中的高PUFA和低維生素E的情形則會造成胎兒的瞬間心臟衰竭。由於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提高母乳中的維生素E特定的水平以上,所以這問題只好從減少母豬由飼料中的PUFA攝取量來解決了。這意味著我們應降低飼糧中總脂肪量或是改變使用含有較多飽和脂肪酸之產品。

            營養專家建議:如果要供給母豬較多脂肪時,其中不飽和脂肪酸的量不可超過全脂量的17%。同時確定供給適量的維生素E。通常在全部飼糧中,每含有1%不飽和脂肪酸即應添加30mg/kg的維生素E。

        (三)維他命K缺乏

             1.臨床症狀

                 (1)站立困難、跛行

                  (2)無力、斜躺。

                  (3)貧血、衰弱。

                  (4)糞便呈暗煤焦色。

                  (5)患豬凝血時間延長、過敏、無食慾。

              2.肉眼病變

                 (1)皮下出血、血腫(前、後肢、關節、頸部)。

                 (2)胃內容充滿血水,但無胃潰瘍病變。

                 (3)小腸、結腸內容物呈暗紅色血水樣變化。

                 (4)心肌、淋巴結之出血。

              3.組織病變

                 (1)肌肉間出血,不等程度之肌束纖維萎縮變性。

                 (2)舌頭肌肉纖維化變性。

                 (3)淋巴結出血。

            處理:

                 (1)每公斤飼料添加合成維生素K2-4mg可防止缺乏。

                 (2)小豬發生時肌肉注射20mg。

              4.病因

                (1)飼料發霉。

                (2)大量濫用抗生素破壞腸道內含成Vit K之菌群。

                (3)使用Vit K拮抗藥物Sulfa dimidine。

                (4)誤食殺鼠劑Wartarin。

         (四)生物素(Biotin)缺乏

              1.尾巴、肩部、頸部和耳朵上均呈現出皮膚炎,嚴重蔓延至全身。

             2.蹄壁與蹄側出現龜裂、出血。

             3.皮膚毛髮脫落處呈現乾燥及出血,有時併發真皮炎及皮膚潰瘍。

             4.後肢痙孿。

             5.口部粘膜發炎。

             6.在腸道可合成,天然界也廣泛存在,普通情形不易缺乏。

             7.在使用合成飼料或飼料中含大量磺胺劑時可發生此病。

          (五)泛酸缺乏症

             1.臨床症狀

                d.無食慾、生長緩慢、下痢、咳嗽。

                 e.母豬缺乏時繁殖和泌乳部紊亂。

             2.病理病變

                a.結腸有水腫、充血和發炎、切片下可見粘膜固有層充血及淋巴球之浸潤。

                b.周圍神經及後根神經部變性。

                c.脊髓有脫髓鞘現象。

          (六)維生素補充量的推荐

二、礦物質缺乏症

       礦物質是組成骨骼的重要成分,也和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等結合成各種重要的有機化合物。許多種𠕇都有特定的無機離水;可溶的鹽類則對滲透壓、酸鹼關係、肌肉和神經的刺激有其廣泛而不同的功能。詳見(Underwood 1966,1977)。

       另外,適當適時添加礦物質且加強豬隻之免疫力,而增強其抗病力,例如仔豬離乳後即遇環境、飼養方法和飼料營養的改變而面臨最大的緊迫,為豬隻飼養的最危險階段。其中,仔豬離乳後改餵固體飼料,則這段期間之飼料中的營養成分應是最直接影響到豬隻生長和免疫系統發展的主要因素。一般認為仔豬飼料添加銅125至250ppm改善和飼料效率,但Kornegayetal,(1989)指出200ppm銅的添加提高離乳仔豬的生長和飼率效率,但細胞免疫反應(phytohemagglutinin皮膚腫脹測定)卻因銅的添加而降低(鋅添加量120~140ppm)。當血液中巨噬細胞受異物(抗原)激釋放出Interleukin1),會促使鋅和鐵由血液移轉至肝臟中。同時Interleukin1活化淋巴球而阻止細菌、病毒、螺旋體和寄生蟲之感染。又一般瞭解鋅缺乏會引起淋巴免疫器官的發育不全,如脾臟、胸腺、淋巴結和其他腸道淋巴組織。這些器官組織的發育不全抑制體液和細胞免疫作用,超過達到動物最佳生長和繁殖的鋅用量可以強化免疫系統。

            (一)鈣與磷缺乏

            1.成長豬的軟骨症(Rickets)

                (1)臨床症狀

                   a.一般發生於2~6月齡。

                   b.不同程度的僵硬、精神萎頓、生長緩慢、感覺過敏。

                   c.血中鈣磷偏低。

                   d.後肢常發生麻痺,而呈太坐姿勢。

                   e.關節腫大疼痛,不良於行。

                   f.長骨受體重與肌肉張力的影響,形成不同情形的扭轉彎曲,甚至骨折。

                (2)病理病變

                  a.長骨關節頭變大,以刀削開可見骨鋛線變寬。

                  b.用力折斷一段長骨,感覺軟而不脆。(診斷小豬時)

                  c.胸骨與肋骨交接處,日見隴起如念珠狀排列(rachitic rosary),削開該處亦可見骨鋛線變寬。

                 d.組織病理下可見大量肥大之軟骨細胞於軟骨生長區,甚至延伸至骨化區,且於骨化區有大量之類骨質(osteoid)無鈣鹽沈積以形骨化作用。

             2.哺乳母豬的鬆骨症(Osteomalacia)

               (1)臨床症狀

                a.常見於哺乳中至後期。

                b.為了泌乳所需大量之鈣鹽,因而骨骼發生不同程度的脫鈣現象。

                c.骨盤骨,股骨或腰荐區域的脊椎骨,易發生骨折。

                d.後軀麻痺、跛行、僵硬。

               (2)病理病變

                a.可見多處骨折,尤以脊椎骨最常見。

                b.長骨之皮質部(cortex)變薄。

        (二)碘缺乏症

            1.臨床症狀

            (1)母豬分娩出胖而大之無毛仔豬。

            (2)無毛仔豬分娩出時,可能存活不過通常於數小時內死亡。

            (3)無毛仔頭外表可見;頭、頸和肩的皮膚變厚、柔軟而水腫,但不易看出甲狀腺腫。

            2.病理病變

            (1)切開皮膚可見皮下有透明如膠樣物質,呈現粘液水腫。

            (2)組織病理下,皮下組織明水腫但無任何炎症反應,且毛囊消失或稀疏。

            (3)甲狀腺出血,腫大由豌豆大至彈珠大。

            (4)組織病理下,甲狀腺泡腔凹陷腺體(colloid)消失或殘存一些,且腺泡上皮細胞大量增生而伸向腺泡腔,而形成明顯乳頭突起(papillary formation)。

        (三)鋅的缺乏(角化不全症)

            1.臨床症狀及病變

            (1)早期為小而局限性的紅斑與丘疹,分佈於腹部下側和大腿中部的皮膚,繼以3~5毫米直徑限局性的凸起,很快為皮屑所覆蓋。

            (2)當痂皮碎裂後形成不同形狀大小,而厚約5~7毫米的角化表皮組織小圓丘。

            (3)圓丘的實質乾燥、角化、粒狀、並粗糙。

            (4)痂皮以手指略為揉擦,即可撕落。

            (5)皮膚之病變乃屬於非炎症性反應。

            (6)表面的痂皮乃是由大量角質層推積而成,有的有層次感,有的不規則。

            (7)上皮網狀突出層(rete regs)的數目長度都有增加。

            (8)角化層之角化細胞有不完全角化,而可見殘存的細胞核。

        (四)豬的食鹽中毒

        食鹽成氯化鈉中的氯與鈉為豬隻維持生命所需元素,在體液及軟組織中發現。為改善動物食慾、促進生長、維持體內pH值平衡和在胃中形成鹽酸所必需元素。

        一般豬隻飼料原料中均缺乏鈉和氯,故必須添加食鹽於飼料,通常建議豬隻飼料中食鹽的含量約0.4~0.5%。

        豬食鹽中毒病例,最早文獻記載為1856年,由德國獸醫師首先報告,以後世界各國亦陸續有本病的報告。台灣地區亦曾報告豬餵飼鹹魚食鹽液後,發生典型症狀及病變的病例。

        豬比其他動物對鈉鹽較有感受性,豬的雜食習慣亦為易中毒之原因。野外鈉鹽中毒病例,包括吃到粗鹽、醃製鹽、鹹魚水、飼料中鈉鹽含量過高等等。豬營養不良,缺乏維他命E及胺基酸,身體衰弱等情況易發生中毒。人工實驗感染餵飼氯化鈉、肥皂、乳酸鈉、硫酸鈉等皆可引起中毒。自由飲水情況,雖吃進較多鈉鹽,亦不易造成中毒,因飲水多時,汾可增加腎及腸的鈉鹽排出,故限制豬飲水較易誘發本病。如豬飼料含2.5%食鹽,間歇少量供水,即可引起豬中毒。因此限制飲水是造成鈉鹽中毒很重要因素。

        食鹽中毒之患豬呈現陣發性中樞神經症狀,組織變化呈現嗜酸性球圍血管現象及腦膜腦炎,大腦皮質呈水腫與腦軟化病變。                                                                                                     (轉載自八十年度豬病研討會)

                                      表1.每公斤配合飼料的維生素推荐補充量---豬

A

 

 

IU

D3

 

 

IU

E(1)

 

 

mg

K

 

 

mg

B1

 

 

mg

B2

 

 

mg

   菸

   鹼

   酸

   mg

 

mg

B6

 

 

mg

B1  2

 

 

mg

 

mg

mg

 

mg

C

 

 

mg

β-胡

     蘿

     蔔

    素

mg

早期  20,000-

斷奶

仔豬  30,000  

 

 

1,800-

 

2,000

 

 

 

 

40-

 

80

 

 

 

2-

 

4

 

3-

 

4

 

5-

 

8

 

30-

 

40

 

15-

 

20

 

4-

 

6

 

0.04-

 

0.06

 

1-

 

1.5

 

0.15-

 

0.2

 

300-

 

400

 

100-

 

150

 

仔豬   15,000-

           20,000

1,800-

2,000

40-

50

2-

3

2-

3

4-

6

20-

40

10-

16

3-

6

0.03-

0.04

0.8-

1.2

0.1-

0.15

200-

300

80-

100

生長豬 8,000-

           10,000          

1,000-

1,500

21-

40

1-

2

1-

2

3-

5

15-

30

8-

16

2-

4

0.02-

0.03

0.6-

1

0.1-

0.15

100-

150

50-

100(2)

肥育豬 5,000-

             8,000

800-

1,000

20-

30

1-

1.5

0.5-

1.5

2-

5

15-

20

10-

16

2-

3

0.01-

0.02

0-

0.6

0.05-

0.07

100-

150-

50-

100(2)

種母豬12,000-

            15,000

1,200-

2,000

30-

60

1-

2

1-

2

4-

6

20-

35

10-

16

3-

6

0.02-

0.03

3

4

0.2-

0.25

200-

300-

100-

200(2)

300(3)

附註:

(1)當日糧中脂肪含量超過3%時,每增加1%脂肪,每公斤配合飼料需外補充維生素E5mg。

(2)處於緊迫情況時。

(3)為了提商生育繁殖,從斷奶前一星期至斷奶後三星期,每頭母豬每天需飼餵300毫克。

                                                                                                料營養雜誌(p.44~50)-邱雲棕 .九二年第七期

Copyright © 1998 茂群峪畜牧網. 本網站圖文係屬茂群峪有限公司,內文之版權為該雜誌社所
有,非經本公司及該雜誌社正式書面同意,不得將全部或部分內容,
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   ※ 最佳解析度 800x600
Copyright © 1998 Miobuffer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