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服務資料-影響免疫系統的因素

        從生產觀點來看,免疫破壞與疾病的傷害是由許多因素造成的。

        生命是一種宿主與所有因子(即抗原,通常是微生物),在宿主環境中日常的交互作用。環境對宿主與抗原(寄生物)間的平衡影響極大。例如:無法減少曝露在微生物/因子中的機率是疾病頻仍的重要因素。

        所謂健康就是沒有疾病,而免疫則是對疾病的抵抗力。免疫學基本上與抗原和特別發育來消滅抗原的體液與細胞因子有關,免疫系統是一個性能卓越的機器,但如同其他東西般,也會(且時常)受損於許多入侵的異物。

        在討論除影響免疫系統的傳染性華氏囊炎(IBD)與類小病毒(Parvovirus-like virus, PVLV,即所謂之小雞貧血因子Chick anemia agent, CAA)外的許多因素前,讓我們先扼要地看看疾病的概念。

        疾病曾有一度被視作一簡化的樣式:假如某病人帶有某種微生物,則該人就會罹患該已知微生物所引發的疾病,如:一隻雞帶有球胞子蟲,就會得球蟲病。許多人可能都還記得中學生物中的Koch氏條件,根據Koch氏的理論,一種微生物被認定為一種疾病的病因,則該微生物應可在與其符合的疾病之病人體中分離出,且當其被接種至正常動物體時,也必再度發生該病。

        今天許多這些較古老的疾病已遠遠地超出這個限制,代之而起的是Koch氏條件再也不能適用於這些疾病。現在我們所接受的真相是既使某微生物可致病,卻不是永遠都具有這種能力的;我們同時也被迫了解,並非所有的宿主對任何疾病都有相等的感受性。對一些帶有已知病癥的疾病(或症候群)可能是由不同的微生物所引起的而言,Koch氏條件就似嫌不足。現在,許多從前認為無害的微生物在環境適當時,都被視作為病原體了。

DAMNIT表

        DAMNIT表:疾病的成因與影響免疫系統的因子。

        當我還是一個獸醫系新生時,這個表幫助我考慮疾病的主要成因。基本表稱為"順應問題"的研討,簡單、合邏輯、有效率,而且大部份都能應用於我們的日常工作中。

        疾病存在有許多特殊的事件與因素,很難經常記住。但若我們將可能的因素以列條式記憶,那麼我們就能大部份的時間都記得,並且正確診斷,預防問題。   

        破壞全身性系統──包括免疫系統──的主要因素包括:

        D:變性的(Degenerative)

        A:異常的(Anomalous)

        M:代謝的(Metabolic)

        N:營養性的(Nutritional) DAMNIT

        N:腫瘤的(Neoplastic)

        I:傳染性的(Infectious)

        T:創傷的(Traumatic)

  T:毒性的(Toxic)

        讓我們利用這個表來考慮一些影響免疫系統的因素,其餘的可加入本文所列的實例中。

變性的(Degenerative)

  在氣管和呼吸上皮表面覆蓋著一層粘膜,在正常狀況下,這層黏膜會不斷地清掃異物並排出氣管,這種作用有點像人在升降梯中。這層黏膜與其移出的方式是預防疾病的重要柵欄,假如黏膜性升降梯停止,則黏膜,碎屑與病原性細胞和病毒將長驅直入肺部與氣囊,於是就發病了。

        低溫與空氣中的氨會降低呼吸率(吸入的氧氣減少),造成纖毛掉落(黏膜性升降梯受損),破壞巨噬細胞的功能(巨噬細胞是能吞吃與殺死微生物的細胞群),導致肺中氣囊壁增厚(氧氣擴散率下降)。基於此或其他理由,保持飼養的植物與動物可接受的環境舒適範圍是非常重要的。舒適範圍的要求對年輕或很老的動植物而言比中間年齡者高。

        黴漿菌就是因干擾了纖毛功能,才使其他微生物侵犯呼吸道。

異常的(遺傳性的)

        正如病原微生物的毒性極大的變化(如:緩毒性〔病原性弱〕,中毒性〔病原性適中的〕與急毒性〔病原性很強〕的新城雞瘟)宿主的抵抗力也有很大的不同(注意為什麼有些人總是生病?)有些例子是:人類(T/B細胞缺乏症),鼠或牛 (胸腺發育不全),阿拉伯馬(T/B細胞缺乏症),牛(選擇性免疫球蛋白IgM缺乏症),狗(造血作用循環性缺陷),貓(微細管缺陷),以及殺人鯨(Pelger氏細胞核異常)。

        關於鳥類我們所知有限,有一種遺傳性血中伽瑪球蛋白異常發生在雞隻,但卻罕見。與其他動物比較,鳥類的呼吸道中巨噬細胞較少。

        此外,鳥類的白血球不含骨髓過氧化鋛(一種殺細菌的酵素)。基於各種理由,鳥類很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這也是為什麼雞隻的呼吸性疾病如此常見的原因之一。

代謝的(Metabolic)

        緊迫:有些緊迫效應是我們所熟知的,一種主要直接的效應是在腎上腺,由該處釋放出天然化合物(主要是腎上腺皮質素)。少量且作用時間短,這些類類醇可達到許多好的目的;但高劑量且作用時間長,這些類姹醇卻具免疫抑制性。        

        緊迫可造成生長停滯,蛋殼顏色與雞蛋組成不正常、並使大腸桿菌症罹病率增加。

        溫度:另一個作用於免疫系統的代謝性例子是溫度,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周圍溫度(大氣的),另一種是體溫。

        體溫:幼年動物自然情形下體溫低,不同於成年動物,它們還不能作生化性地調節體溫,這使得幼年動物較易感染疾病。(發燒即是一種提高體溫的自然方法,用以(1)殺死入侵的病原,(2)使宿主的防禦工作迅速有效)。當任何年齡的動物曝露在低周圍溫度下,反面影響抗體的生成。這兩個原因可證明雞隻──尤其是雛雞──應在適當的溫度下飼養。

        周圍溫度:我們才見到周圍溫度低會影響免疫系統的功能,而過高的溫度緊迫性也是很高的,人人皆知緊迫可影響抗體的產生。

        代謝微生物群(Metabolic flora)。大多數活的生命都有其他的生命住在其上或其內,正常的腸內微生物群即是一很好的例子。

        當飼料中的脂肪或碳水化合物含量改變時,動物體必須補償其腸內微生物群的改變。若飼料改變非常突然,以微生物群的調整不夠迅速,動物所不能忍受的代謝中間產物就開始囤積,於是通常若不是由不受歡迎的微生物之增生,就是因代謝產物(有機酸等)的直接作用,使動物生病了。

        長期或高劑量使用抗生素或常換抗生素,通常也會使腸內微生物群做不利改變。不受歡迎細菌的重複感染可能是一種人為的疾病,免疫系統較少受這樣的影響,因為它是即席式的對抗自然界中的環境改變。

營養性的(Nutritional)

        營養不足與嚴重的營養不良會干擾許多天然防衛系統(皮膚、細胞、體液等)的結構與功能。記住,當我們說到營養,我們真正討論的是營養過剩、不足與不平衡,以及養分消化、吸收與同化的方法。

這些例子包括:

        維他命A:小雞餵予維他命A不足的飼料,其產生的抗拒新城雞雞瘟之抗體,將不如小雞餵予正常飼料所產生的多。

        維他命C:補充維他命C(抗壞血酸)有助於降低許多與緊迫有關的不利作用,包括發熱、剪嘴與移動雞群。維他命C是正常白血球功能(尤其是巨噬功能──一種細胞吞吃東西──通常是細菌的能力)與膠原蛋白──一種所有體組織中到處可見的結構成分,在傷口癒合過程中扮演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的製造所不可或缺的。維他命C同時也保護細胞膜使之不受氧化(一種破壞分子的方式),加強干擾素的生成,也能阻止腎上腺素的過度釋放。

        葉酸、維他命B6、泛酸、維他命B2與纈草胺酸缺乏能破壞雞隻的免疫系統功能。

        鈉、氯、鹽缺乏症。小雞餵予這類不足飼料產生的抗體較少。

        母雞的鋅缺乏症會降低其子代的主要抗體反應。

        飢餓或過飽:營養不足也許會也可能不會對免疫系統功能有害。24小時飢餓可增加而過飽可減少動物對抗原的免疫反應。

腫瘤的(Neoplastic)

        腫瘤通常會干擾免疫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病例包括許多型式的白血病與淋巴瘤。

傳染性的(Infectious)

        ‧直接作用於免疫系統細胞的族群上,馬立克病(MD),網狀內皮增殖病(RE),類小病毒症(PVLV)、傳染性華氏囊炎(IBD)。

        ‧作用於免疫系統細胞的功能上:PI-3病毒與牛的巴斯德桿菌症、傳染性支氣管炎以及各種雞的細菌性症都會減少纖毛的運動,並降低巨噬細胞的殺滅作用。

創傷的(Traumatic)        

        宿主利用許多身體的屏障(皮膚與附屬物及黏膜層──眼、耳、鼻、喉、生殖、泌尿道、呼吸道、腸道)去抵抗入侵的異物。這些障礙是抵抗疾病的第一道防線,當病原體進入後,宿主就須做"管制傷害"的作用。

        皮膚,正常情形下,皮膚上都有病原菌寄生,但柔軟、堅韌、綿密不透性的角質層,酸性PH值、油質,以及迅速不斷地丟棄死細胞等性都可防止大部份的化學物質或微生物的入侵。此外,如毛毯的羽毛使外力打擊偏向或軟化以減少創傷。

        為了傳染或進入,異物必須能滲透(產生化學物質)過身體的障礙,或必須必須利用一些與生俱來的入口(天然的如:眼、口、鼻等)或一些由創傷造成的缺口(注射、擦傷等)。

        這裡是一個例子:昆蟲帶菌者能滲透入皮膚將病原體注入宿主(如:瘧原蟲屬、血變形蟲屬、白血球胞子蟲屬)。將雞隻飼養於沒有蚊子或寄生蟲的地帶,使用化學劑或防蟲帳,通常可控制昆蟲的族群與其所帶來的疾病。

        腸道。具保護性黏膜防線,本來就有細菌族群寄居,上皮細胞不斷地翻折,且不斷地去除腸道內容物(蠕動),以建立一個與許多病原體互不相干的局面。當司消化與吸收的表面區被破壞或當毒素產生,導致下痢時,球蟲病(Eimeria)就能引發細菌症,包括沙門氏菌症。其他型式的球蟲病(Cryptosporidium)會加重理奧病毒症,也會引發二次細菌感染。

        氣管。當這些上皮細胞受損,防禦性黏膜與纖毛就掉落,遺棄的細胞碎片就變成細菌與病毒的最佳附著處,這種情形有一個極佳的例子:當隱胞子蟲症(Cryptosporidium)引發大腸桿菌症時,其臨床病狀與巨視和微視損傷都較嚴重。

毒性的(Toxic)

        除了造成死亡率、生長停滯、繁殖率與產蛋率下降外,還有許多種的臨床病狀與巨視和微視損傷,黃麴毒素,T-2毒素,其他黴菌毒素,其他黴菌毒素,藥物與重金屬(砷、鉛、鎘與其他)都屬於免疫抑制(immunosuppressive)化學物與元素。抗體的製造不足與傳染源(如:細菌、病毒)的易感性增加即是中毒症最常見的後遺症。

摘    要

        免疫系統受損的原因很多,而疾病往往就能跟隨著這種傷害而來。雞隻的健康(診斷、治療與問題的防範)是一項團隊工作,今日能解決挑戰性疾病的生產者、診斷醫師與研究者,必能揚名於後世。

        ※本文譯自"Factors that affect the immune system" Poultry Digest December 1989

                                                            飼料營養雜誌(58~62)-普強公司.九一年七期

Copyright © 1998 茂群峪畜牧網. 本網站圖文係屬茂群峪有限公司,內文之版權為該雜誌社所
有,非經本公司及該雜誌社正式書面同意,不得將全部或部分內容,
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   ※ 最佳解析度 800x600
Copyright © 1998 Miobuffer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