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節蝦營養與微粒子飼料
日本國立鹿兒島大學水產學部教授 金澤昭夫博士 著
國立台灣海洋學院副教授 江善宗博士 譯
最近關於斑節蝦之養殖,由孵化經幼生期到商業上販賣之成蝦間之飼養條件已確立,但是有關飼料及蝦病仍有很多尚未解決之問題。其中部分之蝦病是由飼料中營養欠陷所致。蝦類與其他動物一樣,必須飼養含蛋白質、脂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及維他命等營養素之飼料。該類營養素祗要缺少一種,則即使其他營養素等均齊全,亦會出現缺乏症,造成生長停止及斃死現象。
在蝦類中,以日本產之斑節蝦對蛋白質、脂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及維他命之需求性及需求量大部已明瞭,但是對其他種類之蝦之研究尚少。本文重點將放在斑節蝦之營養需求,分幼蝦期 (Juvenile stage) 及幼蟲期 (Larval stage) 來討論。
※※※※※※※※※※※ |
※ 幼蝦期之營養 ※ |
※※※※※※※※※※※ |
蛋白質
即使同一Penaeus屬之蝦類隨所養蝦種類不同,蛋白質之需求量範圍由30%到60%大。被認為是因蝦之食性,即肉食性或草食性,以及使用蛋白質之種類,必需氨基酸之含量,比率及飼養條件所造成之差異。
必需氨基酸
斑節蝦 (P . Japonicus) 飼養酪蛋白 (Casein protein) 時,能順利地成長,但是飼養酪蛋白之加水分解物,或氨基酸結晶之飼料,則幾乎不成長。因此必需氨基酸受到生化學過程的左右,即投食Acetate-8H同位素于斑節蝦,並調查被吸收作為體內蛋白質,其氨基酸之結果發現精氨酸 (Arginine)、蛋氨酸 (Methionine)
、纈氨酸 (Valine)、蘇氨酸 (Threonine)、異白氨酸 (Isoleucine)、白氨酸 (Loucine)
、離氨酸 (Lysine)、組氨酸 (Histidine)、苯丙氨酸 (Phenylalanine)、色氨酸 (Tryptophan) 等10種之必需氨基酸。同一方法調查草蝦 (Penaeus monodon),紅蝦 (p.aztecus) 等,亦發現其必需氨基酸為上述十種。
飼料蛋白質來源之配合
經分析飼料蛋白質源之必需氨基酸,並利用電腦調配接近蝦類,肌肉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以及其比率之飼養蛋白質源。利用該種蛋白質源調配之飼料,餵食蝦類結果發現,育過程中,飼料蛋白質源之20~30%,可以黃豆蛋白質來取代。
固醇類之需求
目前已知道脂質 (Lipids) 不僅是能源,而且扮演著成長過程中,必需脂肪酸之功能。特別是甲殼類的固醇類 (sterols) 需求與其他動物比較下,可看出其特異之脂質營養要求。
在一般動物體內的固醇類,可經由醋酸鹽來生合成,但是甲殼類則缺乏膽固醇 (Cholesterol) 之生合成能力,因此對甲殼類而言,固醇類為其必需之營養素。在斑節蝦之飼料中,膽固醇之最適添加量為0.5%,膽固醇以外固醇類之利用性來看,酵母源之麥角固醇類 (Ergosterol),如黃豆等植物來源之豆固醇 (stigm-
asterol),穀固醇 (β-sitosteral) 亦能被利用,但是與膽固醇比較則其成長率稍差。
高等動物的膽固醇為膽酸 (Bile acid),固醇激素 (Steroid hormone),維他命D等之重要前驅物質。在蝦類則膽固醇亦經證明為性激素,副腎皮質激素,脫皮激素等之前驅物質。
必需脂肪酸
在斑節蝦類可以由脂肪之前驅物質 – 醋酸鹽,自行生合成為飽和脂肪酸與單烯脂肪酸 (monoenoic fatty acids),但是如亞油酸 (Linoleic acid),亞麻酸 (L-
inoleic acid),廿碳五烯酸 (Eicosapentaenoic acid;EPA c 20:5),廿二碳六烯酸 (c 22:6 Docosahexaenoic acid) 等高度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則無法在體內生合成。因此該類不飽和脂肪酸被認為是必需脂肪酸,爾後,由飼育實驗證實,該類高度不飽和脂肪酸為必需之脂肪酸。高度不飽和脂肪酸之需求性,對日本產之斑節蝦而言,經證實C20:5,及C22:6有顯著成長之效果,斑節蝦對這些脂肪酸之需求量為1%。
Deshimaru等人比較脂質對斑節蝦之增重效果時,發現飼料中黃豆油:鱈肝油,以1:3或1:1之混合油之最適添加量為6%。
磷脂質 (Phospholipids)
由於對斑節蝦之幼蝦而言,文蛤抽出之脂質比鱈肝油,更具有促進成長之效果,因此將文蛤油進行分劃,各個劃分之脂質對斑節幼蝦,成長效果比較結果發現,添加7%鱈肝油及1%蛋磷脂 (lecithin) 劃分之飼料,比單獨使用8%鱈肝油飼料之增重率要高。
Conkin等人之報告指出,飼養龍蝦 (Lobster,Homarus americanus) 幼蝦之活存率,經由飼料中添加黃豆蛋磷脂 (Soybean lecithin),而獲得顯著之改善效果。
碳水化合物
在探討飼料中碳水化合物,對斑節蝦成長之影響時,發現如蔗糖 (Sucrose),麥芽糖 (Maltose) 等之雙糖類 (Disaccharides) 及多糖類 (Polysaccharides) 對成長有效,但是如葡萄糖 (Glucose) 等之單糖類 (Monosaccharides),則對成長有阻礙作用。及,對草蝦 (P. monodon) 而言,蔗糖 (Sucrose) 及糊精 (Dextrin) 亦有促進成長之效果。
在蝦類之飼養中,葡萄糖之添加有阻礙成長,而雙糖類及多糖類,則無阻礙作用之理由,被認為是因飼料中的葡萄糖,在消化管中很迅速被吸收,而進入血液中使血液中之高濃度葡萄糖,在能量之代謝上沒能充分利用所造成。
礦物質
斑節蝦對礦物質之需求量為Ca:1%;P:1%;K:1%;Mg:0.3%;Cu:6 mg%及Ca與磷之比率以1:1為適當。
維生素
已知缺少膽鹼 (choline) 的飼料,缺少肌醇 (Inositol) 的飼料,對斑節蝦的增重率,以及生存率具有顯著影響,其需求量為以飼料計,膽鹼0.06%;肌醇0.2%;維生素B1 (Thiamine) 6-12 mg%,維生素B6 (Pyridoxine) 12 mg%。從增重率與生存率,以及肝脺臟維生素C含量來看,斑節蝦飼料的維生素C,最佳添加量為1%。飼料製造中與存放中,維生素C缺乏安全性,尤其製造中的熱處理,會破壞所添加維生素的40%。
Lightner發現在加州蝦 (Penaeus californiensis),藍蝦 (Penaeus stylirostris) 體表的角質層,食道壁,胃壁,後腸壁及鰓部變黑等所謂「黑死病 (Black death)」,判明即係由缺乏維生素C所造成。就墨吉對蝦 (Penaeus merguiensis) 之飼養,僅使用貽貝 (Mitilus) 時,則維他命及礦物質後則可改善其成長。
※※※※※※※※※※※ |
※ 幼蟲期之營養 ※ |
※※※※※※※※※※※ |
最近我們採用微粒子飼料 (Microparticulate diet) 來餵養斑節蝦,成功地由水蚤狀幼蝦 (Zoea) 1期養到仔蝦 (Post larva) 期,因此開始從事斑節蝦幼蟲之營養實驗,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斑節蝦幼蟲期之必需成分為蛋磷脂 (Lecithin) 的磷脂醯膽鹼 (Phosphatidyl choline)。
微粒子飼料 (Microparticulate diet)
經過比較4種微粒子飼料結果發現,以耐龍 – 蛋白質微膠囊飼料 (Nylonpr-
oteinmicroencapsulated diet),藻膠粘結微粒飼料 (Carragreenan micro bound diet) 及玉米朊 (Zein) 粘結微粒飼料,來餵食斑節蝦幼蟲,7到8天,由水蚤期幼蟲1期到仔蝦期的活存率為80-95%,其效果與角毛矽藻 (Chaetoceros) 加上豐年蝦 (Artemia) 的生物飼料組一樣好。
蛋白質
以酪蛋白來看斑節蝦幼蟲期,其蛋白質需求量為50%,與幼蟲期一樣,分析蛋白質源之各種原料的氨基酸,並以近似幼蟲期蝦體,氨基酸組成蛋白質源,來調配微粒子飼料。該類微粒子飼料均顯示,良好之成長率及活存率。如此調節氨基酸組成,則可以使用14%之黃豆粉,以節省動物性蛋白質源。
固醇類
在幼蟲期膽固醇亦是飼料之必需營養素,如以不含膽固醇之飼料來飼養時,孵化後第五天之糠蝦狀幼蝦 (Mysis) 1期時即告全部死亡。在幼蟲期的膽固醇需求量大約1%,及斑節蝦幼蟲期對膽固醇以外之固醇類,其利用性均較膽固醇為差。
必需脂肪酸
幼蟲期之蝦亦必須要攝取高度不飽和脂肪酸 (HUFA),其需求量為1%,而且斑節蝦之幼蟲除高度不飽和脂肪酸之外,磷脂質 (Phospholipids) 亦經證明為必須之成份。
磷脂質
就斑節蝦幼蟲以7%鱈魚肝油 (pollack liver oil),加1%磷脂質試驗結果發現,僅以含多量高度不飽和脂肪酸之鱈魚肝油來飼養,在糠蝦狀幼蟲1期時成長停止並大部斃死。其中最有效之磷脂質是鰹魚卵 (Bonito egg) 的磷脂醯膽鹼,黃豆蛋磷脂的磷脂醯膽鹼和磷脂醯肌醇 (Phosphatidyl inositol)。經分析該類磷脂質之脂肪酸,並比較其構造及活性結果,在C – 1位置為飽和脂肪酸亦可,但是在C – 2位置是必須是高度不飽和脂肪酸,而C – 3位置必須是膽鹼 (Choline)或肌醇 (Inositol)。
利用微粒子飼料生產種苗
利用微粒子飼料來飼養幼蟲期蝦之試驗結果,遂漸了解其要求性,目前,已開發種苗生產用之微粒子飼料。
在15噸水槽中放入40萬尾,無節幼蟲期 (Nauplius) 之斑節蝦種苗,單獨使用微粒子飼料來飼養,經過8天飼養後順序地到達仔蝦期,其活存率為80%。該項結果亦可應用於印度蝦 (Penaeus indicus) 與草蝦 (Penaeus monodon)。
今後為了生產優良蝦卵,所需飼料的開發是必要的,而且更期待不單獨依靠激素之調節,利用人工飼料之脂質,蛋白質,維生素等之調節來促使,卵巢成熟與生產優良之蝦卵。
(摘自美國黃豆協會74年9月出版「養蝦飼料」由美國黃豆協會提供)
飼料營養雜誌第二冊合訂本
1987年一月號至1987年十二月號
飼料營養:1987年二月號 (89~93)
Copyright © 1998 茂群峪畜牧網.
本網站圖文係屬茂群峪有限公司,內文之版權為該雜誌社所
有,非經本公司及該雜誌社正式書面同意,不得將全部或部分內容,
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
※ 最佳解析度 800x600
Copyright © 1998
Miobuffer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