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原蟲與寄生蟲性疾病(3)

(Protozoal   &  Parasitic  diseases  of  sheep  &  goat)

 

(九)羊鉤蟲 ( 羊十二指腸蟲 ) 症 ( Ancylostomiasis,            Hook  worm  disease )

        羊鉤蟲 ( Bunostomum  trigonocephalum ),屬於鉤蟲科 ( Ancylostomatidae ),蟲體口腔大,口腔底有銳齒,口的背側及腹側各有一對切板,腹側切板之根部有一對小齒,交尾刺細長,蟲體前端向背側彎曲,以利於鉤著固定於宿主小腸腸管膜。

    症狀:

        由於蟲體侵害羊隻小腸粘膜造成出血性貧血及低蛋白血症,病羊浮腫、消瘦、食慾減退、皮膚乾燥,被毛脫落等症狀,下痢便因出血而呈現暗褐或焦油樣,病羊因虛脫而數日後死亡。

    剖檢:

        全身臟器呈蒼白貧血灶,小腸粘膜出血,於空腸及迴腸上部可見細小蟲體。

    防治:

        貧血及衰弱羊隻於驅蟲前或同時給予營養劑和補血劑,驅蟲劑可用硫代二笨胺 ( Phenothiazine ) 1 g/kg,又將本劑以 10% 的比例混入食鹽中使其自由舔食,則可阻止蟲卵發育成為成熟仔蟲,可達到預防之效果。

(十)綿羊及山羊之絲狀蟲症 ( Setariasis  of  goat   &  sheep )

        一般絲狀蟲寄生於牛、山羊及綿羊但隨蟲體品種不同所侵害的部位亦有差異;如寄生於牛腹腔之 Setaria  digitata,Setaria  cervi 等絲狀蟲,而感染綿羊、山羊之蟲體為指狀絲狀蟲 ( S.digitata ),引起羊隻腦脊髓病變,產生腰麻痺之症狀。

   病因:

        指狀絲狀蟲 ( S.digitata ) 經由蚊子媒介而感染綿羊、山羊;大多數蟲體在短時間內即死亡,但一部分幼蟲可生存一至數個月。這段期間幼蟲體活潑地移動於羊隻體內,其中一部份幼蟲自椎間孔進入中樞神經系統之腦脊髓腔。

    症狀:

        除寄生於中樞神經系統所產生的病症外,並無其他臨床症狀。若侵入腦脊髓腔或腦脊實質,則產生腰部麻痺。一般由甚急性至慢性各種臨床變型,症狀差異頗大。這是因為幼蟲侵入的部位與實質組織被破壞的程度有關。

        1.前軀症狀:發病初期,通常是運動不活潑,但食慾及體溫並無變化。

        2.運動障礙:大多是突發性,主要呈現後軀之運動障礙。

        3.知覺障礙:有時可見到皮膚的局部麻痺,大多是單側性,出現於後軀及頸部。

        4.其他神經障礙:大多是眼球突出與眼球震顫,重症者會產生尿失禁。

        5.一般症狀:如單純蟲體寄生感染,體溫、呼吸及脈搏均正常。當有合併症時,則發生呼吸困難,咀嚼困難及不整脈等症狀。

    剖檢:

        發病死亡羊隻,一般腦脊髓及其他臟器並無特異性肉眼病變;但嚴重病例,則可見腦脊髓實質組織切面,見著出血或稍呈灰白色之軟化病灶。

    防治:

        1.殺滅中間宿主媒介的蚊子,如使用殺蟲劑防止綿羊、山羊被蚊子刺螫,或在綿羊、山羊的畜舍燻煙或張掛防蟲網 ( 網徑為 18 mesh ) 來驅阻蚊蟲。

        2.使用 piperazine 經口服定期給藥,防止幼蟲經蚊子媒介感染羊隻,一般依 10mg/kg 體重一天分三次給藥,連續 2 天;但需注意可能再度復發的可能性。

        3.除了使用 piperazine 驅蟲及應用殺蟲劑殺滅中間宿主蚊子外;還須對羊隻所產生的神經症狀。給予對症療法,如給予神經組織恢復劑 Vit.B1

(十一)絛蟲症 ( Tapeworm  disease )

    病因:

        感染羊隻之絛蟲主要有擴張絛蟲 ( Moniezia  benedeni ) 及秉尼待絛蟲 ( Moniezia  expanse ),屬裸頭絛蟲科 ( Anopolcephalidae ) 之大形絛蟲,頭節四方形,各節片有 2 組生殖器,其開口在節片之兩側,精巢小形而數多,子宮呈網狀,成熟子宮呈囊狀,卵黃腺為單一位於卵巢後方,卵呈梨形。絛蟲寄生於羊隻的小腸造成消化障礙,生活史見圖 7。

    症狀:

        成年羊隻感染絛蟲症狀不明顯,但幼齡羊感染絛蟲則由於蟲體的伸縮運動刺激腸粘膜,及蟲體新陳代謝所產生之有害物質,引起消化障礙、貧血、營養障礙、消瘦、浮腫、鼓脹等症狀,嚴重者亦會死亡。

   剖檢:

        病羊瘦弱,粘膜蒼白貧血,小腸腸管內可見蟲體,糞便中可檢查到蟲卵及糞便表面黃白色蟲體節片。

    防治:

        治療的目的是防止蟲卵的散佈,即防止再感染並進行驅蟲。驅蟲劑有 bithinol  30 ml/kg 口服,可以混於飼料中給與,不必瀉劑及絕食。或 yomesan 50 - 75 mg/kg 口服,或 bunamidine 25 ~ 50 mg/kg。

(十二)肝蛭症:( Fascioliasis,  Liver  rot )

    病因:

        感染羊隻的肝蛭主要為 Fasciola   hepatica,蟲體長 20 ~ 30 mm,寬 8 ~ 13 mm,扁平,呈樹葉狀,蟲體前部較寬,後部漸次細小,褐色,頭部向前方突出而形成口吸盤,其後有相同大小的腹吸盤於口吸盤直下之腹面,消化管分成左右兩側,並有細分支,卵巢成鹿角形,精巢呈樹枝狀,肝蛭蟲卵是反芻獸中所檢出之寄生蟲卵中最大形的一種 130 ~ 145 × 70 ~ 90 mm,黃褐色,一端有卵蓋,蟲卵於充分的溼度下,在 12℃ 以上即可發育為纖毛幼蟲。肝蛭的生活史為:蟲卵→纖毛幼蟲→中間宿主→( 胞狀幼蟲→雷氏幼蟲→尾動幼蟲→ ) 囊狀幼蟲→終宿主 ( 牛羊 )。羊隻吃下附著囊狀幼蟲的水草、稻草、牧草或飲水則感染本病、肝蛭主要寄生於宿主的膽管,引起慢性膽管炎及慢性肝炎,生活史見圖 8。

   症狀:

        肝蛭蟲體數的多少是構成罹患本病輕重的主要因素,若羊隻感染的蟲數不超過 30 隻以上則不會有明顯的症狀。肝蛭症的症狀與經過可分為三期,急性期:因肝蛭幼蟲侵入而引發腹膜炎及創傷性肝炎,羊隻呈現輕微發燒,食慾減退、精神差、軟便或下痢便,但糞便中無蟲卵檢出。衰弱期:肝蛭侵入膽管內吸著固定,引起羊隻貧血、衰弱、消瘦,並且於下顎部、頸部及前胸部會有明顯水腫,病羊有時會有起立不能及死亡,此期病羊糞便可以檢出蟲卵。恢復期:症狀減輕,逐漸趨於恢復,糞便中蟲卵減少或無蟲卵檢出。

    剖檢:

        感染前期:幼蟲從小腸粘膜鑽入,通過腸壁到達腹腔,所以於腸壁可見出血斑,腹腔中的幼蟲侵入肝臟並於肝臟實質移行,造成創傷性肝炎或多發性出血性肝炎,肝臟腫大、壞死及出血,肝門淋巴腫大,葡萄酒樣腹水。

        感染後期:肝蛭在膽管寄生期間,新陳代謝產物或機械性的刺激而引起慢性膽管炎或慢性間質性肝炎,有二次性感染者則有化膿性膽管炎,肝門淋巴結有化膿性小結節,膽管壁肥厚、擴張,膽管內壁有管狀、顆粒狀的鈣鹽沉著,及不正形之結石。

    防治:

        撲滅中間宿主 ( 螺螄 ),可用硫酸銅、除草劑 Na - PCP 等藥物,或以天敵魚及鴨子來捕食螺螄。羊隻之糞便以堆肥處理,以防止肝蛭蟲卵的散佈傳染。避免給予羊隻新鮮之稻草或牧草。治療本病之藥物可用,六氯乙烷 ( Hexachlorethane ) 0.2 g/kg 分兩次間隔 2 ~ 4 天混於水中灌服。口服 Bithinol  50 ~ 75 mg/kg。口服 Bilevon - R 3 mg/kg。口服 Rafoxanide  7.5 mg/kg。Nitroxynil  10 mg/kg 口服、皮下或肌肉注射。DS - 6( Bis-(2-hydroxy-3-nitro-5-chlorophenyl)-sulfide)6-7 mg/kg 肌肉注射。

(十三)包蟲病 ( 猾粒絛蟲病 ) ( Echinococcosis )

        蟲體以羊、豬、牛、馬、駱駝等家畜,人及有袋鼠類共 45 種為中間宿主,隨家畜種類之不同,其寄生部位亦有差異,通常寄生於羊隻內臟之肺、肝,但以肺臟寄生較多見;而以犬、狼、狐及貓等十一種肉食獸為終宿主,寄生於小腸。

    病原:

        猾粒絛蟲 (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 為多節絛蟲類中體節數最少的絛蟲,見圖 9。包括頭節由 4 ~ 5 節片組成,僅最終體節顯著膨大;子宮呈香腸狀,有些地方凹入,裡有蟲卵含六鉤幼蟲 ( oncosphaera ) 而成為完全的成熟體,包蟲不一定具有頭節,寄生綿羊包蟲有 8% 不見頭節。當捕食有包蟲寄生的中間宿主之臟器時,胞囊內的頭節吸著於宿主小腸上部粘膜而逐漸發育成長,約 50–60 天發育為成蟲,而排泄出成熟體節及蟲卵。蟲卵由被宿主糞便污染水、土壤、牧草、蔬菜等而被中間宿主攝取,六鉤幼蟲自蟲卵脫出於腸腔內,穿過腸壁進入腹腔,或經血液循環到達宿主體內諸臟器實質組織而形成胞囊,成為包蟲寄生,見圖 10。

    症狀:

        由包蟲引起的病害甚大,但由成蟲引起之犬、狐等宿主病害,通常輕微,多數呈無症狀之經過。包蟲之形成至為緩慢,臟器相對成代償性肥大,因而使機能受損;當肝臟顯著肥大時,壓迫橫隔膜,因此發生呼吸機能障礙。

    剖檢:

        中間宿主牛、馬、羊等家畜,一般被猾粒絛蟲幼蟲 ( 包蟲 ) 寄生,很少發病死亡,均與其他疾病合併感染,而發病死之;在剖檢時,發現肝、肺臟實質組織內形成單一散發多胞囊的形成;而腔內充滿透明液體。

    防治:

        1.需捕殺野犬、嚴格管理家犬,定期驅蟲,以消滅感染源,可應用氫溴酸檳榔素 ( a-recoline  hydrobromide ),每公斤體重 4 毫克,以 1% 水溶液內服,若添加少量砂糖,服用更容易,或使用 nemural ( drocarnil ),每公斤體重 6 毫克口服驅蟲。

        2.驅蟲後的犬糞應深埋或堆肥發酵無害化學處理,並妥善處理病畜臟器,只有在煮熟無害後方可當作犬之飼料,保持畜舍、飼草料和飲水衛生,防止被犬糞污染。

        3.常與犬接觸之人員,特別是兒童,應注意個人衛生,防止從犬的被毛等處污染蟲卵,誤入口內而感染。

        ( 黃旭田     屏東縣家畜疾病防治所 )

 

中國畜牧雜誌第30卷(98)第 8 期 ( 134 ~ 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