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原蟲與寄生蟲性疾病(2)
(Protozoal & Parasitic diseases of sheep & goat)
(五)山羊 ( 綿羊 ) 寄生蟲性肺炎 ( Vermineous pneumonia of goat & sheep )
寄生於羊隻肺臟之線蟲有大及小型肺蟲兩類,而大型肺蟲有絲狀肺蟲 ( Dictyo caulus spp. ) 寄生於支氣管內,引起支氣管炎;小型肺蟲包括毛細肺蟲 ( Muellerius spp. ) 及赤色肺蟲 ( Protostrongylue spp. ) 寄生於肺泡,細支氣管內,引發肺臟之實質組織疾病。
病因:
1.大型肺蟲
有絲狀肺蟲 ( Dictyocaulus filaria ) 寄生於綿羊、山羊支氣管內。蟲體呈細線狀、乳白色、腸管呈黑色,外觀形同一條黑綿穿行於體內,生活史見圖 5。
2.小型肺蟲
(1)毛細肺蟲 ( Muellerius capillavis ),寄生於綿羊、山羊或羚羊細支氣管,或胸膜下肺泡。
(2)赤色肺蟲 ( Protostrongylue rufesens ),蟲體纖細,肉眼可以見著,蟲體長約 10–40 毫米 ( mm ),呈灰色或褐色。寄生於綿羊,山羊細支氣管。
症狀:
1.大型肺蟲
自然感染至發病時間,按蟲體多寡,個體抵抗力而有所差異,大型肺蟲通常自然感染後約 30 日顯現症狀;罹病羊隻,特別是羔羊,呈現咳嗽症狀,羊隻在被驅趕後或夜間休息時最為明顯,初為乾性咳嗽,強性咳嗽後變為弱性,運動後發咳時,喀出粘稠液。病羊流鼻涕,常於乾涸鼻孔周圍形成痂皮,常打噴嚏,逐漸消瘦,貧血,頭胸部和四肢水腫;呼吸困難,體溫一般不升高。
2.小型肺蟲
主要引起感染羊隻之咳嗽、消瘦、貧血、被毛粗剛而失去固有光澤,嚴重者呈現喘氣,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死亡。
剖檢:
1.大型肺蟲
在肺部可見不同程度之膨脹不全和肺氣腫,而蟲體寄生部位,肺表面稍隆起,呈灰白色;當切開時,可發現支氣管含有大量混雜血絲粘液及成團蟲體。
2.小型肺蟲
於胸膜和肺膜上可見粟粒狀結節,肺橫膈膜葉後部含有碗豆大至拇指大硬結節,肺小葉呈現氣腫及小區實質組織變性固化;在硬結節,支氣管及細支氣管粘液內,可見細小成蟲寄生。
防治:
1.大型肺蟲
(1)預防本病發生,可將幼年羊隻與成羊分開飼養,並選擇較安全的牧地如久未放牧家畜的草地,或高地乾燥草地,輪放牧場;同時保持牧場清潔乾燥,防止潮濕積水,注意飲水衛生,糞便堆肥發酵。
(2)疑似病例,可由排出的糞便或咳出的液體,進行蟲卵、蟲體檢查,如確為大型肺蟲寄生;可進行驅蟲藥物;一般由放牧改為舍飼之前後時間,需進行 1 ~ 2 次驅蟲,如確為罹患本病,則要隔離治療;使用的驅蟲藥如下:
1) tetramisole ( 15mg/每公斤體重 ) 或 levamisole ( 7.5mg/每公斤體重 ),經口服或皮下注射。
2) mebendezole ( 15–20mg/每公斤體重 )、fenbendazole ( 5–10mg/每公斤體重 ) 口服驅蟲。
2.小型肺蟲
使用 fenbendazole ( 15 ~ 30mg/每公斤體重 ) 口服驅蟲。
(六)腸結節蟲症 ( Oesophagostomiasis ; Nodular disease )
病因:
腸結節蟲屬圓蟲科 ( Strongylidae ) 之小線蟲,可寄生於牛、豬、綿羊和山羊,感染羊隻的腸結節蟲有哥倫比亞腸結節蟲 ( Oesophagostomum columbianum ) 及山羊腸結節蟲 ( Oesophagostomum venulosum ),其中以哥倫比亞腸結節蟲的病害較大。感染期幼蟲由飼料或飲水經口感染,在腸內脫鞘,侵入大腸及小腸的粘膜與粘膜下組織形成結節病灶,並繼發細菌感染而形成膿瘍,其生活史見圖 6。
症狀:
由於幼蟲侵害羊隻腸粘膜造成結節病變,所以本病的主要症狀是惡性下痢與伴隨發生之惡液質。通常受到高度感染的仔羊,自感染 1 ~ 2 週後就發生持續性下痢,糞便混有粘液、膿汁,食慾不振,體重減輕,衰弱等,因腹痛以前肢負重,後肢張開用力踏著地。嚴重者可能造成潰瘍性結腸炎而致死。
剖檢:
腸璧多發結核樣結節為特徵,結節之大小為粟粒大、芝麻大或指頭大,新幼小結節帶灰綠色,表面平滑存於粘膜下組織,大結節呈藍黃色,突出於腸壁外,表面凹凸不平,結節內部含黃白色或灰綠色混狀物,陳舊結節則鈣化。結節密發於結腸與盲腸,也會發生於小腸及直腸;幼蟲除寄生於腸壁外亦可能迷入肝臟、肺臟、心肌或腹部脂肪組織形成小結節。
防治:
口服硫代二苯胺 ( phenothiazine ) 0.3 ~ 0.5 g/kg,不必事先絕食及給瀉下劑或口服 Piperazine 0.3g/kg,皮下注射可用 tetramisole 15mg/kg。嚴重感染羊隻由於身體虛弱,於驅蟲前需要先予以對症治療較為安全。
(七)毛樣線蟲症 ( Trichstrongylosis )
症因:
毛樣線蟲是毛樣線蟲科 ( Trichostrongylidae ) 之細小線蟲,雄蟲具有發達的交接囊,巨大側葉和細小背葉,成蟲寄生於羊、牛、馬和其他脊椎動物的腸道,本蟲不吸血,但嚴重感染時可造成宿主的貧血,及腸管粘膜上皮脫落和炎症反應。感染羊隻的毛樣線蟲包括:( Trichostrongylus colubriformis、Trichostrongylus falculatus、Trichostrongylus vitrinus、Trichostrongylus capricola、Trichostrongylus probolurns、Trichostrongylus axei、Trichostrongylus rugatrus、Trichostrongylus longispicularis、Trichostrongylus drepanoformis )。
症狀:
所有動物中綿羊及山羊對毛樣線蟲最敏感,往往造成急性病症而死亡。受感染羊隻 ( 尤其是年幼羔羊 ) 既不消瘦也不貧血,僅呈現後肢軟弱不能站立,隨後死亡。較慢性病例則食慾不振,消瘦,皮毛乾粗,便秘與下痢交替。溫合型病例則有貧血症狀。在澳洲羊隻感染本蟲後會排出黑色下痢便稱為“黑痢”,造成重大損失,故民間通稱本蟲為“黑痢蟲”( Black scours worm )。
剖檢:
急性病例除腸道外,其他部位均無病變,腸道粘膜腫脹,尤其在十二指腸。腸道輕微出血並覆蓋一層粘液,刮取粘膜鏡檢可見蟲體。
慢性病例則剖檢可見羊隻消瘦,肝臟可能呈脂肪變性,腸道病變如急性病例十二指腸擴大。
防治:
口服 thiabindazole ( TBZ ) 50 ~ 100 mg/kg。pyrantel tartrate 按 25mg/kg 配成 5% 水溶液灌服。morantel tartrate 10mg/kg 口服。combendazole 5 ~ 10 mg/kg,但 combendazole 使用於懷孕第 2 ~ 4 週的母羊時,會使胎兒畸形化。fenbendazole 行口服 5 mg/kg 驅蟲。
(八)眼蟲病 ( Eye worm disease )
病因:
感染羊隻之眼蟲為羅德西亞眼蟲又稱為樂得仙眼蟲 ( Thelazia rhodesii ),屬蟠尾蟲科 ( Thelaziidae ),本蟲除了寄生於綿羊、山羊以外亦可寄生於牛及水牛的眼結膜囊內,造成動物眼睛不適,而經常流淚及發炎。傳染本蟲之中間宿主是蠅類。本蟲臺灣有流行,蟲體呈乳白色,雄蟲 8 ~ 12 mm 長,雌蟲 12 ~ 18 mm 長。
症狀:
經感染羊隻眼睛不適而經常流淚,並引發結膜炎及角膜炎。
防治:
以 Levamisol 口服或配成 10% 水溶液滴眼。
( 黃旭田 屏東縣家畜疾病防治所 )
中國畜牧雜誌第30卷(98)第 7 期 ( 135 ~ 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