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豬呼吸道疾病的最新觀念及方法
(上)
柯爾克.克拉克 博士
美國印第安那州 普渡大學
前 言
於 1970 年代,美國的養豬產業由零星飼養逐漸轉變成密集式經營。在當時缺乏學者專家的研究支持情況下,這種新密集式經營型態的形成,養豬業者應該覺得非常慶幸。因此,他們經常被問到的問題多半只是如何處理密集式飼養型態下的疾病預防及用藥問題,例如:疫苗接種及用藥計劃。
此種密集養豬方式延續至 1980 年代,此時人們陸續發現許多並非完全由於疾病所造成之生產效率低落的問題。其中的重要例子包括早期離乳造成日後產仔數下降、21 日齡早期離乳仔豬於保育舍內不易適應,以及於固定空間內飼養較多豬隻所增加的種種困擾等。
由於此種變化,使得原來單純以預防保健為主的專業人員必須轉變成養豬諮詢全能獸醫師。在此同時,電腦系統亦開始發展,並且被用於處理疾病診斷與飼養管理有關問題,尤其是用於解決有關生產方面的問題。因此,密集式大豬場的生產問題得以改善,同時生產表現也得以提升。不幸的是此種改善並未能同時提升及解決生長豬及肥育豬的問題,反而造成這些階段已經太擁擠的問題更形惡化,而使得在生長及肥育舍的疾病問題更加劇烈。例如黴漿菌性肺炎 ( SEP )、萎縮性鼻炎 ( AR ) 及放線桿菌胸膜肺炎 ( AP ) 的問題更加惡化,而難以控制。於 1980 年代中期,由生產記錄表 ( 表照表一 ) 上已明顯顯示生長效率低落,美國的專業人士及研究人員才開始回顧檢討過去的養豬技術並開發新技術來解決這些問題。
表一:生長–肥育豬生產值 1989*
豬齡 (日) | 體重範圍 ( 磅 ) | ADG ( 磅 ) | 每日攝食量 ( 磅 ) | 飼效 | 群體死亡率 (%) |
24–78 | 13–50 | 0.68 | 1.41 | 2.07 | 3.0 |
78–210 | 50–235 | 1.42 | 4.88 | 3.44 | 4.2 |
21–210 | 13–235 | 1.19 | 3.88 | 3.26 | ~ 10.0 |
*由 Swine Graphics 摘錄 ( Webster City, Iowa )
過去及目前正在出現的新技術
連續性流動式生產法 ( 一貫場 )
就像前述所提,於 1980 年代中期,美國養豬產業已演化至連續性流動式的密集 ( 一貫場 ) 飼養方式。在探討這些新技術所造成的重大飼養方式改變之前,我們必須先談到如何提升舊式一貫場生產效率的方法,因為並非每個養豬戶均具備足夠的土地、資金及時間來接受新技術。目前是否有針對舊式生產方式作局部或速快的改善方式,以使他們能與使用新技術之業者作競爭呢?答案是正面的,但是局部改善只能得到局部的效果,而全面性的解決也只能應用於某些豬場,而且必須擔負相當大的成本。在開始之際,養豬業者就應認清自己準備在這一行從事多久。對於短期投資的業者而言,局部問題解決之方式是值得的。但對於準備永續經營的業者而言,我們建議使用成本較高的全面性解決方式,應用新技術來面對未來的挑戰。美國的小型一貫場 ( 小於 300 頭母豬 ),當玉米價格為每浦式耳美金 2.26 元 ( 新台幣 74.6 元 ) 而豆粉為每噸美金 180 元 ( 新台幣 5,940元 ) 時,每百磅體重之生產成本應在美金 44 ~ 48 元 ( 每百公斤新台幣 3,194 ~ 3,485 元,平均約 3,300 元 )。而使用新飼養技術的大型場其生產成本,在相同的玉米黃豆價格下,則為美金 34 ~ 40 元 ( 每百公斤新台幣 2,468 ~ 2,904 元,平均約 2,640 元 )。根據這些數字,讓我們再看看以局部或作全面性改善一貫場的結果。
針對一貫場,改善呼吸道疾病問題的局部處理措施 ( 假設該場主要為呼吸道疾病問題 ):
(1)黴漿菌性肺炎 ( SEP ):此病在美國豬場廣泛流行 ( 99%的豬群受感染 ) 但可以使用抗生素飼料添加劑配合疫苗妥善控制之。表二及表三分別列出使用抗生素及疫苗控制此病之效果。
表二:感染黴漿菌性肺炎 ( SEP ) 豬群使用三種不同生長促進藥物後的生長狀況比較( Mayrose 等人 1988 )
保 育 豬 | 處 理 組 別 | |||
對 照 組 | Tiamulin 35 ppm | Lincomycin ( 林可黴素 ) 200ppm 連用三週後,減為 40 ppm 連用一週 | CTC 200ppm 連續二週後,改為 Tiamulin 35 ppm 連用二週 | |
生長肥育豬 | 對 照 組 | Tiamulin 35 ppm | 林可黴素 40 ppm | Tiamulin 35 ppm |
豬隻頭數/處理 飼料/增重 保育豬 總增重 |
36 1.83a 3.00a |
36 1.66b 2.80b |
36 1.69b 2.86b |
36 1.68b 2.85b |
表三:使用林可黴素及林可黴素加黴漿菌疫苗對於感染 SEP 豬群的生產成本的比較
處 理 組 別 | ||||
對 照 組 | 使用疫苗組 | 使用林可黴素組 | 林可黴素加疫苗組 | |
出售頭數 最終體重 養至 240 磅所增加飼養日數 ( 日 ) 養至 240 磅所節省之成本 ( $ ) |
63 205.5 21.4 0.0 |
67 217.4 14.0 2.23 |
70 232.1 4.7 4.00 |
70 240.3 0.0 4.02 |
由表二及表三所示的試驗結果我們可以歸納結論:於飼料中使用抗生素,對於已感染 SEP 之一貫場,可預期降低其生產成本至每百磅美金 2 元或每公斤體重美金 0.045 元 ( 新台幣 1.5 元 )。此外,許多其他重要生產指標亦獲得改善。雖然表格中並未顯示數據,但是最明顯的改善是於保育期間內。根據本人與 Leman 先生的聯絡得知,抗生素可以提高保育豬大約 8%的生長表現,成長豬大約為 4%,而肥育豬則為 2%。
在我們使用黴漿菌疫苗的攻菌模式試驗中顯示,肺病病變積分由 10% 降至 2 ~ 3%,咳嗽次數並且有減少的現象 ( 數據未發表 )。疫苗亦可預防二次性巴氏桿菌 ( Pasteurella multocida ) 的增殖。依一般標準,商業豬群需養至 186 天才能上市。Scheidt 等人發現使用疫苗之豬群,其上市的時間可比未使用者提早 9 天。其他的研究亦發現豬群使用疫苗後其上市時間可縮短 6 至 25 天不等。而事實上此上市日數的縮短乃是與未來接疫苗之前相比而得。因此我們估算接種 SEP 疫苗後所獲致之利益高於購買疫苗的成本,同時也視接種疫苗前豬群的生長狀況而定。而本人認為如果豬群平均需養 180 天才能達 240 磅體重的情況,使用疫苗才有成本效益。如果低於 180 天,則使用疫苗並不見得具成本效益。
(2)放線桿菌胸膜肺炎 ( AP 或 HP ):使用抗生素來控制或治療此病可以減低死亡、並使豬隻存活而達上市體重,但依作者的意見,抗生素及疫苗之使用只能減少因死亡而造成的經濟上損失,但無法降低生產成本。因此於一貫場內如果出現此病,無論是否使用抗生素或疫苗,其生產成本均會增高,故應該設法撲滅此病來徹底解決問題。
(3)病毒性呼吸道疾病 ( 流行性感冒、豬隻繁殖及呼吸道癥候群 PRRS、假性狂犬病 PR、豬呼吸性冠狀病毒等。台灣地區應該加上豬瘟 ):前三種疾病有現成疫苗可使用。不過,除非一貫場每批成長肥育豬皆會感染同時又會出現二次性細菌問題,否則本人不認為使用流行性感冒疫苗會具有成本效益。PRRS 疫苗則被證實,若用於預防保育豬併發更嚴重的細菌疾病時具成本效益。該疫苗應使用於母豬群以安定母豬群的免疫力並避免母豬傳染小豬。但如果等爆發 PRRS 較長時間後才使用,則成本效益可能較差。
PR 疫苗如果使用於成長豬來預防肥育豬群的二次性呼吸道疾病,則具成本效益。
根據前面的討論,藉著抗生素及疫苗來治療及控制一貫場的成長豬,證明養豬戶如果使用新技術,局部的解決方式並無法降低生產成本,但在某些場合,如果策略應用得宜,的確也具成本效益。但話說如此,即使是最成功的實例,可能也無法達到每公斤體重降低美金 0.05 元 ( 新台幣 1.65 元 ) 以上的目標。
一貫場完全克服呼吸道疾病問題的方法:
SPF ( 無特定性病原 ) 系統:多年來發展與培育出最少疾病豬隻的技術,早已是養豬界重要的課題。於 1950 年代就發展出 SPF 計劃來降低豬群間與豬場間疾病之散佈並且能使畜主於賣豬時獲得額外獎金。由於開始的花費高而且投資報酬率也不穩定,以及萬一遭受感染時所需再繁殖的成本高,所以大部份畜主執行計劃的速度甚緩而且意願不高,一直到最近的用藥早期離乳 ( MEM )、隔離離乳 ( Isowean ) 及統進統出 ( all-in, all-out ) 等諸多研究成果出現並成熟後,畜主才再度重拾信心。無論如何,將一貫場飼養的豬群轉換成 SPF 豬群或其他健康程度優良種豬群的方式,可以使目前既有的一貫豬場得以與那些使用新技術、無呼吸道疾病新品系之新式豬場互相競爭與抗衡。
統進統出管理系統
普渡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黴漿菌 ( M.hyopneumoniae ) 到底是由母豬傳染給小豬、或是在保育舍內豬隻相互傳染,或是在一貫場內由老豬傳給小豬。結果顯示,如果由已感染母豬所產之小豬,於 28 日齡離乳並隔離飼養,不會出現臨床症狀或肺部病變。即使將保育舍內同胎之仔豬於 8 週齡時互相隔離,也不會發病。上述的二個案例,某些豬隻的肺部與具有高抗體的豬隻血清都可以分離到黴漿菌的存在,顯示其傳染是垂直性的,而且發展出不顯性感染。隨後另一個試驗則研究統進統出飼養之豬隻於田間飼養是否亦有效。三群已感染 SEP 之豬群依年齡分組,以統進統出方式由產房移至保育舍飼養,然後再移至以牆隔離的肥育舍,或是移至該場的另一畜舍內飼養。這些豬隻的生長表現再和留在原一貫作業方式飼養的豬隻加以比較。結果發現,所有以統進統出方式飼養的豬隻出現肺炎的機會較低,同時上市日期亦提早 2 至 6 週之多。
研究人員隨後進行研究以進一步了解需要多少隔離才能達成前面試驗所獲致之利益。一群感染 SEP 的豬群,於保育期先以統進統出方式飼養。於 8 週齡時,有些被移至另一畜牧場飼養,有些則被移至該場的另一隔離舍飼養,有些則被置於一貫場肥豬舍內以牆隔開的另一角飼養,另一些豬則繼續養在原一貫場的肥豬舍內,並且與正在咳嗽的豬隻仳鄰。結果顯示這些豬隻的隔離程度如果愈好,屠宰出現的肺部病變愈低。隔離程度愈好生長率亦愈佳,但是在肥豬舍內以牆隔開另一角飼養的組別卻是例外。因此,如果要預防呼吸道疾病並改善生長效率,離場隔離方式比原場內不同豬舍隔離的效果好,又比於同一棟豬內隔離處理的效果更佳。於一貫場內飼養的豬隻,感染肺炎的機會最大而且其生長最緩慢。
上述用於一貫場的方法,可用於局部改善一貫場內的呼吸道疾病問題。本人及其他研究者皆發現,一旦使用統進統出飼養方式,每隻 240 磅體重豬隻的生產成本可降低達美金 3.00 元,也就是大於或等於每公斤體重美金 0.03 元 ( 新台幣 0.99 元 )。
MEW ( 用藥早期離乳 )
MEW 方法係配合各種疫苗及藥品於母豬及肉豬、提早離乳、並且而於飼養過程中依年齡大小分開飼養。此種方法曾被應用於飼養來源不一、混雜飼養的豬群以作為遺傳研究之用而同時也育出了極少疾病的豬隻。
如果參考 Alexander、Meszaros et al、Connor 及 Wiseman 所推薦的 MEW 步驟,所耗費的成本將會相當地昂貴。無論如何,藥物 ( 最昂貴的成本之一 ) 並不是用來消除豬群疾病的主要工具。例如,Clark et al 就證實了臨床上出現 SEP 之豬群可以經由年齡隔離飼養之方式來預防,不需提早離乳或藥物。無論如何,養豬界仍缺乏無懈可擊的科學證據來支持一定要使用透過母豬疫苗接種、早期離乳、用藥或分齡隔離飼養方式才能消除某些特定病原。同時,我們也不知道是否使用單獨或不同配對的處理方式可以達到前述報告之結果。
根據上述理由,有人評估了單獨使用這些方法或併用這些 MEW 方法來生產高度健康豬隻的必要性。結果顯示,早期離乳及隔離飼養 ( 依年齡及地點 ) 乃是 MEW 方法中最主要的部份。依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母豬施行疫苗接種的效果是最低的,但是換個角度卻也很重要,因為其可以減少母豬群爆發疾病的機會並減少帶病母豬傳染給小豬的機會。在我們的研究中,除了副豬型嗜血桿菌 ( Haemophilus parasuis ) 外,對母豬及肉豬用藥並無法除去豬群中的病菌。然而此病菌亦可以使用藥物加以清除或減少。因此我們下了一個結論:使用於 MEW 方法中的疫苗及藥物,應取決於疾病來源豬群的狀況來作策略性的應用。
為了評估不同來源豬隻併欄混養的可能情況,在小豬分別於 10、15 及 20 日齡時離乳並移並另一隔離場飼養的情況下,Wiseman et al 以全面性母豬接種疫苗及肉豬用藥的方式來試驗是否可以清除於 15 個豬群內出現的病菌。結果現於 10 日齡離乳之豬群,可以清除豬型鏈球菌 ( Streptococcus suis ) 以外之病菌,同時血清中也出現了 TGE 病毒陽性反應 ( PRCV 也有可能,因為同屬於 Corona 病毒 )。於 15 日齡及 20 日齡離乳的豬群,則仍可分離出博德氏菌 ( 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 )、副豬型嗜血桿菌 ( H.parasuis ) 及巴氏桿菌 D 型非產毒株 ( P.multocida, type D, nontoxogenic ) 等細菌。這些結果顯示由不同來源的豬隻混養,若依前述方式處理,仍可使該豬群的健康情況維持在良好的狀態。
( 法瑪西亞普強公司提供 )
中國畜牧雜誌第30卷(98)第 7 期 ( 76 ~ 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