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生物防衛要點
一、前 言:
86 年 3 月間,國內爆發豬隻口蹄疫疫情,接著也發生進口金龜樹帶進莖線蟲之問題,農林廳陳廳長對此甚為重視,指示相關科室研擬「動植物檢疫防疫體系及管制措施」,經以 86 年 5 月 14 日府農秘字第 155376 號函,送請省府相關廳處配合辦理。該措施將加強辦理動植物傳染病防疫及宣導全民防疫觀念。農林廳多年來一直在輔導畜禽戶辦理自衛防疫工作,這些作法與國外所謂之生物防衛 ( biosecurity ) 相似,謹將其介紹如下:
二、生物防衛之定義:
生物防衛是用來防止牧場被感染疾病之手段,心是最便宜有效之防疫措施,其內容包括:
(一)隔離 ( isolation ):利用圍欄將畜禽飼養在可控制之環境內,亦可以依日齡別分群飼養。採用統進統出 ( all in all out ),以利畜禽舍之清掃與消毒,並可將病原之生活史循環打斷,有助於疾病之控制。
(二)車輛管制 ( traffic control ):包括牧場進出車輛之消毒與管制以及車輛在牧場內之作業流動模式。
(三)衛生消毒 ( sanitation ):包括人、牧場物料及所有設備之消毒。
三、疾病之傳染原
牧場遭受疾病感染之原因有下列幾種情形:
(一)引進病畜禽。
(二)引進外觀健康之帶原畜禽 ( healthy carriers )。
(三)來往於牧場間之畜牧獸醫人員或訪客。
(四)接觸有病媒之物體。
(五)未適當處理病死畜禽。
(六)供應不潔飲水。
(七)鼠、飛鳥或野生動物帶來病原。
(八)昆蟲媒介。
(九)受污染之飼料或飼料袋。
(十)受污染之車輛 ( 包括運畜、飼料及化製車輛 )。
(十一)受污染之土壤或糞便。
(十二)空氣病媒。
(十三)介卵感染。
以上所述都可能是打破生物防衛之途徑,尤以引進畜禽及車輛管制應列為牧場管理之最重要工作。
四、如何實施生物防衛
生物防衛措施之採行要考慮到經濟性、通識性及相對風險 ( relative risk ) 問題,茲將其較重要之措施敘明如下:
(一)畜禽之引進:
新引進之畜禽,因其疾病狀況不明,表示其對生物防衛較具冒險性。它們可能已經感染疾病或以帶原畜禽出現,故在引進新種時,要先予以隔離檢疫 ( quarantine )。隔離之場所,離本場愈遠愈好。隔離檢疫之時間最少二個星期,如能達四星期更好。隔離時要注意其外觀症狀,亦要抽血檢驗。
(二)病死畜禽之處理方式:
包括化製 ( rendering )、就地掩埋、焚燬及堆肥化 ( composting ) 或送去衛生掩埋場 ( sanitary landfill ) 處理。
(三)運輸之雞籠或其他容器要清洗消毒。
(四)新引進畜禽之管理:
避免新畜禽與農舍前批畜禽留下來之羽毛或塵屑接觸,以免罹病。有些致病之微生物在離開禽體後很快會死亡,但有的微生物可以生存很久 ( 詳如表 1. )。
表 1. 病原微生物離開禽體後生存期間
疾 病 名 稱 | 生 存 期 間 |
傳染性華氏囊病 球蟲病 鴨瘟 家禽霍亂 可利查 馬立克病 新城雞病 黴漿菌症 鳥型結核病 |
數月 數月 數日 數週 數小時至數日 數月至數年 數日至數週 數週 數年 |
( 資料來源:Poultry Fact Sheet 26. uc. USA )
(五)車輛動線規劃:
牧場內之動線規劃應由幼齡畜禽舍及之於老齡畜禽,或本場及之於隔離場,並要配合消毒措施。農舍四週要留適當之清淨區 ( clear xone ),在此區內不能種植任何植被 ( vegetation ),以減少鼠類及昆蟲接近,這點觀念有必要推廣農民採用。
(六)消毒池之設置
本場與隔離場應分別有專用橡膠製雨鞋,以防疾病之機械感染 ( mechanical transfer ),各場均須設腳踏之消毒池。
(七)消毒作業
處理任何組群畜禽之後,應行洗手消毒,給水器及給料器亦要每日或定期清除或清洗。畜禽舍應經常全面清除及消毒。乾燥與陽光對殺死病原微生物亦甚有效,在此特別提醒農戶注意。
( 農林廳 林路拾 )
中國畜牧雜誌第30卷(98)第 6 期 ( 19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