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雞病簡介

(二)

蘇威動物保健集團提供

 

(一)新城雞瘟 (NEWCASTLE  DISEASE)

  本病已被養雞業者公認為最主要的損失原因之一,雞群死亡率可能高達 100%,而育成雞的死亡率較成雞為高。本病之感染源為一種病毒,傳播迅速,對不良環境有高度抵抗力;又本病之病毒有很多種類型,在美國地區流行的死亡率較低,被稱為美國型,在亞洲地區流行的死亡率較高者,被稱為亞洲型。

 傳播途徑:

  本病於雞隻間之傳播容易、迅速,可經由鼻腔、口腔之排泄物及糞便而傳染;也可藉空氣或由於機械的方法 ( 例如車船 ) 由一地傳至他地,或由飛鳥 ( 例如麻雀 ) 之媒介而傳播;康復的雞也可能帶菌而傳染給其他雞隻。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一從孵化業者的觀點來看一孵化蛋及外殼都可能帶有病毒。這些污染種蛋仍會污染孵化機。

 病 徵:

  新城雞瘟襲擊之迅速幾可使全部雞群於 3 ~ 4日內悉數斃死。另一方面,本病之發生情形也可能非常之溫和以致於難以察覺。本病之病徵可能單獨為呼吸器病變,亦可能單獨為神經性病變,或兩者皆具。

  新城雞瘟一般的症狀為喘氣、咳嗽、嘶鳴、氣管發出嘎嘎聲,食慾喪失、早期煩渴,在熱源附近集擠成堆、以及神經症狀。神經症狀通常於發生呼吸症狀後 1 ~ 2 天出現,約佔有雞群之半數。神經症狀包括腿或翼全部或部分的麻痺,進一步的病態是:頭垂下於兩腿之間或後仰肩上,頭部震顫、頭頸部迴轉,步態蹣跚,並有所謂「望星式」之姿態。

  最初病徵出現後之三、四天至四週隨時皆可能死亡。

  成雞之症狀除了產卵率急速下降外,其他較育成雞為不明顯。通常為喘氣和咳嗽、食慾廢絕,同時產卵率急降至零。且可能休產 4 ~ 6 週。存留於體內的卵排出後呈軟殼或變形。呼吸道之病徵一般持續四至十天,雛雞新城雞瘟之症狀很明顯。

  雖然神經症狀可以用來鑑別雛雞之新城雞瘟與其他呼吸器病,但不能分辨某些有神經症狀的疾病。正確的診斷有賴於實驗室之檢查。

 解剖病變:

  屍體解剖不能與其他呼吸器病辨別。氣管含多量黏液,可能有支氣管肺炎;氣囊通常呈混濁或變為黃色。腺胃、筋胃及小腸可能有出血地區。產卵雞除了呼吸系統之變化外,卵囊濾泡可能呈不規律及軟化,其內容物有流入體腔內之趨勢。

 預防及控制:

  預防新城雞瘟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是預防接種。傳染性支氣管炎與新城雞瘟同樣具有很大的威脅力,因此我們建議接種混合疫苗以預防兩種傳染病。沙氏藥廠出品之新城雞瘟疫苗及新城一支氣管炎混合疫苗中的 BI 株活毒效果優良。( 接種時間請參看接種計劃 )

  本病無有效的治療方法,患病雞群須隔離以預防本病之傳播。發病雞場不能與其他雞場交通。進雛前雞舍、設備及四週環境須徹底清洗並用「愛用發克–80」等 Iodophor 類消毒水消毒。

(二)傳染性支氣管炎 (INFECTIOUS  BRONCHITIS)

  本病易由空氣或其他疾病而傳播,幾乎可以立即打擊整個雞群,發病期間約為十至十四日。

 病 徵:

  幼雛和成雞之呼吸道均傳出雜聲,包括氣喘、濁鳴音 ( 因氣管內粘液增多所引起 )、咳嗽。幼雛常流鼻涕、眼睛潮濕、鼻竇炎腫。雞隻消沉而不活潑,且喜蝟聚一角、食慾銳減。有時遭感染之幼雛會有高達 60%死亡率。

  患病之產蛋雞和種雞其產蛋率急降,且多變形、粗糙、或變成軟殼蛋。蛋質差、蛋白含水且卵黃變形。患病後的雞群很難恢復病前的產蛋率。

 解剖病變:

  屍體解剖後可發現鼻管、鼻竇及氣管有卡他現象,死雞之氣管下部和支氣管常有乾酪狀栓塞。氣囊中通常含有乾酪狀物或呈混濁狀,但此並非本病特徵,其他許都呼吸器病亦有類似症狀。

  無產雞經剖檢觀察後可發現輸卵管受損,或有部分閉塞現象,卵巢外觀則呈正常現象。

 預防及治療:

  預防接種可迅速產生免疫力,以抵抗傳染性支氣管炎的侵襲。因為新城雞瘟常隨本病而威脅雞群,所以我們建議以混合疫苗預防兩種疾病的發生。

  本病一旦發生,便極難以控制,也無特別有效的治療方法。已受感染的病雞應儘量使其舒適,提高育雛室內之溫度,防止直射風。治療除了給予抗生素或磺胺劑以外,在飼料中添加營養劑「維牠美」或泡飲禽用電解維牠精,可以幫助雞群早日恢復健康。

(三)雞痘 ( FOWL  POX )

  雞痘通常有兩種類型:(一)乾燥型 ( 皮膚型 ):在雞冠、臉和肉垂等部位,有小泡疹及痂皮。(二)潮濕型:感染口腔和喉頭粘膜,引起口瘡或黃色偽膜。皮膚型雞痘較普遍,潮濕型雞痘之死亡率較高 ( 可達 50%,但通常不會這樣高 )。兩類型可能同時發生,也可能單獨出現;任何雞齡都可受到雞痘的侵襲,但它通常於夏秋兩季襲侵成雞及育成雞。本病可持續 2 ~ 4 星期。通常死亡率並不高,但患病後產卵率會降低達數星期。

 傳播途徑:

  健康雞禽因與病雞接觸而傳染。蚊子與野鳥皆是本病的傳播者。雖然雞痘由病毒引起,但傳播卻相當緩慢。

 病 徵:

  (一)乾燥型雞痘的病變部分很大,呈白色隆起,後期則迅生長變為黃色,最後才轉為棕黑色。2 ~ 4 週後,痘泡乾化成痂癬。本病徵狀於雞之冠、臉、和肉垂出現最多。但也可出現於腿部、腳部以及身體之其他部位。

  (二)潮濕型雞痘會引起呼吸困難、流鼻涕、眼淚、臉部腫脹、口腔及舌頭有黃白色之潰瘡。

 解剖病變:

  在潮濕型雞痘中可發現位於口腔、喉頭、及氣管開口處之粘膜有潰瘡現象。這些粘膜上的潰瘡很難除去,所以粘膜上常遺留出血裂口。潰瘡往往成長而形成乾酪狀偽膜。肺部偶而充血而氣囊呈混濁狀。

 預防措施:

  雞隻以「沙氏雞痘疫苗」實施翼膜穿刺法接種。若雞隻處於危險地區,應儘量提早 ( 甚至 1 ~ 2 日齡 )。若補充雞群於二日齡接種溫和雞痘疫苗 ( 小痘 ),則 6 ~ 12 週齡須再次以沙氏雞痘疫苗 ( 大痘 ) 補強接種。

(四)傳染性可利查  ( INFECTIOUS  CORYZA )

  傳染性可利查 ( Infectious  Coryza ) 是一種屬於呼吸器官的疾病是由 Haemophilus  Paragallinarum 細菌所引起的,在 1931 年首先被分離,接著在世界其他地區若干的菌株,陸續被分離證明,目前已知可分為 A、B、C 三種血清型。

  就經濟學的觀點而言,如果雞隻感染此種疾病,雞場所遭遇的命運可以說比雞隻死亡還嚴重,因為雞隻不會死亡,不斷地消耗飼料,而所產的蛋又少,感染此種疾病的雞隻,淘汰率常高達 20%左右。

 傳染途徑:

  最主要的病源是雞隻本身,病雞鼻腔之泌物,常是感染的最佳媒體,治癒的病雞,看似健康,而本身常是帶菌雞,同時還會持續一段很長的時間。細菌也經常經由器具、設備、工作人員、空氣而造成感染。

 病 徵:

  首先我們發現感染雞隻會打噴嚏,接著可以在鼻腔及竇中發現有黏稠性的物質阻礙著,此種黏稠性的分泌物具有臭味。更嚴重時,此種黏液變成乳酪狀,累積於竇腔及眼睛,使得臉部看起來特別地腫。在某些病例中,肉垂也會腫大。

 預防方法:

  飼養管理方面必須採取「統進統出」的飼養方式,不同日齡的雞隻不能飼養在一起,使用沙氏「可利查菌苗」的接種可以有良好的預防效果。

 

中國畜牧雜誌第五十五冊合訂本

1996年一月號至1996年六月號

第 28 卷 (96) 第 4 期 ( 113 ~ 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