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營養之研究
泌乳母豬飼糧之離胺酸及纈胺酸需求影響窩仔豬數
一項於 1994 年三月在澳洲的 New South Wales 的研究農場所進行的實驗中,使用 202 頭母豬 ( 98 頭第一胎及 104 頭第二胎 ) 並 2×3 複因子處理,以評估飼糧之纈胺酸及離胺酸量對母豬泌乳成績之影響。實驗包括兩種不同含量的離胺酸 ( 0.8%或1.2% ),以及三種不同纈胺酸對離胺酸比率 ( 80%,100%,120% )。
實驗結果顯示,對所有的母豬而言,飼糧之離胺酸含量的增加,確實能夠提高仔豬窩斷乳體重及窩增重,此外也可降低母豬體重的流失量。而飼糧之纈胺酸含量的增加,則有提高窩增重的趨勢。其中,飼糧之離胺酸含量與窩增重的反應度以第一產母豬較第二產母豬為強烈;同時,飼糧纈胺酸含量與第一產母豬之窩增重呈現直線相關。然而要注意的是,第二產母豬在低離胺酸含量的情況下,窩增重也會增加;但是,在認離胺酸含量的情況下,卻會隨著纈胺酸含量的增加,窩增重反而跟著降低。但無論是第一產或第二產母豬,飼糧離胺酸含量的提高,有助於母豬體重流失量減少性之反應是相雷同的。
從實驗中所收集到的資料,又可依照不同的斷乳仔豬頭數將母豬分成兩組,即:斷乳仔豬頭數低於 10 頭,及斷乳仔豬頭數為 10 頭或 10 頭以上等。當飼糧離胺酸由 0.8%提高到 1.2%時,斷乳 10 頭以上的母豬之窩斷乳重的增加量較大:且當纈胺酸含量提高時,窩斷乳重及窩增重也同時呈線性增加。然而斷乳仔豬頭數低於 10 頭的母豬對於飼糧之離胺酸含量或纈胺酸含量則無反應。
血清之尿素氮會隨著飼糧離胺酸含量的提高而增加,但並不會受到纈胺酸含量的影響。由實驗結果也證實,當泌乳量增加時,飼糧之離胺酸及纈胺酸的需求量也會增加。因此,高產母豬 ( 指斷乳豬數達 10 頭以上的母豬 ),需要較高的離胺酸及纈胺酸,以盡量提高窩生長率並盡量減低母豬體重的流失。對高生產量母豬而言,飼糧中添加離胺酸及纈胺酸的功用,被認為是母豬可將這些胺基酸作為乳汁的合成作用上,因著泌乳量的增加來提高仔豬的窩重。
早期斷乳仔豬飼糧之甲硫胺酸需求量應為 0.48 ~ 0.52%
在一項 432 頭豬隻 ( 初重 7.7 磅,日齡 10.1±4 天 ) 的實驗,給予不同含量的甲硫胺酸,以評估飼糧甲硫胺酸含量的提高對早期斷乳仔豬 ( 10 天 ) 生長性能的影響。其中,所使用的豬隻依體重隨意分組,每組八欄,每欄關養 6 到 13 頭的仔豬。且於斷乳後 0 ~ 21天餵與實驗飼糧。
實驗中所用的甲硫胺酸為液態甲硫胺酸 ( alimet ),且添加方式是將甲硫胺酸加到一般的基礎飼糧內。其中,對照組的玉米基礎飼糧之主要原料為:8.7%的濕性擠壓大豆濃縮蛋白,10%噴霧乾燥豬血漿粉,25%乳清粉,5%脫脂奶粉,3%魚粉,及 1.75%的噴霧乾燥血粉。
實驗中任一飼糧所設計的離胺酸含量為 1.8%。添加的液態甲硫胺酸則取代對照組之蔗糖原料,結果各實驗組飼糧之甲硫胺酸含量分別為 0.36%,0.4%,0.44%,0.48%,0.52% 及 0.56%;其中各組飼糧之胱胺酸含量皆為 0.62%,而膽鹼 ( 50% ) 則皆為 704 克。
實驗結果顯示,於斷乳後 0 ~ 7 天,仔豬之平均日增重及飼料效率會隨著飼糧甲硫胺酸含量的提高而增加,且當甲硫胺酸含量介於 0.48 ~ 0.52%之時間,飼養成績表現良好。但平均日增攝食量則不受飼糧甲硫胺酸的含量所影響。
於整個實驗期間 ( 即斷乳後 0 ~ 21 天 ),仔豬之平均日增重及飼料效率會隨飼糧甲硫胺酸含量的提高而改善,且甲硫胺酸含量為 0.48 ~ 0.52%之間的表現最優良;但是,平均飼料攝食量則不受飼糧甲硫胺酸所影響。
於斷乳後第 7 天,血漿尿素氮會隨著飼糧甲硫胺酸的增加而降低。且當仔豬飼與 0.52% 甲硫胺酸時,血漿尿素氮的濃度為最低。
由實驗的數據總論得知:當早期斷乳仔豬 ( 10 天 ) 飼糧之甲硫胺酸含量介於 0.48% ~ 0.52%之間,而離胺酸含量為 1.8% 時,仔豬可有最佳的生長飼養成績。
早期斷乳仔豬之理想蛋胺酸:離胺酸比率為 28%
在一項使用 350 頭雜交豬 ( 日齡 9.0±2 天,8.4±2.5 磅體重 ),進行兩種不同離胺酸含量 ( 1.8% 及 1.4% ) 並配合五種不同甲硫胺酸含量,構成 2×5 複因了處理,以評估早期斷乳豬飼糧甲硫胺酸:離胺酸理想比率。其中之甲硫胺酸:離胺酸比的範圍為 21.5 至 33.5%。
於斷乳後 0 ~ 21日,所有日糧之主要原料為:25% 乳清粉,12%乳糖,7.5%噴霧乾燥豬血漿粉,6.0%鯡魚粉,及 1.75%噴霧乾燥血粉。且含量為 1.4% 及 1.8%離胺酸的基礎日糧中,甲硫胺酸含量分別設定為 0.301% 及 0.387%。
飼糧並以 Alimet ( 液態甲硫胺酸 88% ) 取代基礎飼糧中的玉米澱粉,以構成四組不同甲硫胺酸濃度的實驗飼糧 ( 加上對照組即成為五組 ),而形成 2×5 複因子處理。至於胱胺酸的濃度方面,凡 1.4%離胺酸飼糧組的五組飼糧之胱胺酸含量為 0.52%,凡 1.8%離胺酸飼糧組的五組飼糧之胱胺酸含量為 0.66%。其他的胺基酸,則全部都以可消化性為配方的設計基準,以便將甲硫胺酸設定成「第一限制胺基酸」。
實驗結果顯示,於 21 天的實驗期各飼糧組皆未產生「甲硫胺酸×離胺酸內反應」的現象。且當飼糧之甲硫胺酸濃度提高時,實驗中之每週平均日增重會增加。在離胺酸為 1.8% 且甲硫胺酸含量為 0.50%時,以及離胺酸為 1.4% 且甲硫胺酸含量為 0.39%時,平均日增重的表現最優良。從實驗的數據也指出,甲硫胺酸的含量與飼料效率無關,但日糧離胺酸的提高與平均日增重及飼料效率有正面性的效應。
總括而論,斷乳後 0 ~ 21 天之間,兩組離胺酸 ( 1.4% 及 1.8% ) 飼糧若能將甲硫胺酸的含量設定為離胺酸的 27.5%時,則仔豬的生長性能表現最好。
.不同的季節和分娩的時間對於血液中硒及維生素 E 濃度之影響
在乳牛的飼糧中補充硒及維生素 E 以加強動物對疾病抵抗力的作法愈來愈普遍,且這種作法對於防預分娩前後的繁預障礙以及乳房炎疾病特別有效。
為了建立分娩後之乳牛血清內維生素 E 及硒濃度的參考值,以及判定這些微量營養物質是否隨著不同的季節及不同的泌乳階段而有差異,於是在設定的五十個乳牛場進行為期一年的研究。
研究中,採取血樣的方式為:五十個乳牛場中每頭乳牛皆採血兩次,從這兩次血樣再取出最近才要分娩的十隻母牛,或是每場數據前 10% ( 最高的 10% ) 之乳牛的血樣分析資料再加以整理評估。由數據顯示,維生素 E 之平均濃度為 2.55 ug/ml,而硒之平均濃度為 78.12 ng/ml。
此外,維生素 E 的濃度顯然在夏季及秋季的時候會比較高 ( P<0.05 ),並於冬季及春季的時候下降。而硒的濃度則於夏季及秋季的時候會明顯地降低 ( P<0.05 ),但於冬季及春季的時候上昇。由於不同的季節及分娩時間所採集的乳牛血樣數據差異顯著 ( P<0.02 ),正可說明維生素 E 及硒濃度變異性的原因。
.當維生素的添加超過 NRC 需求標準時,如何在現場條件獲得最高利潤
有關於肉雞的飼養方面,肉雞業者即獨自獲得結論認為:完全飼料中維生素的補充是決定肉雞生產是否獲利的重要考慮,且此結論,乃是由餵飼比 NRC 標準高 2 ~ 10 倍所達成的,否則飼養成績及獲利性皆不盡理想,造成肉雞業者白白浪費了 1.55 美元/噸飼料 ( AVG - NRC 預混料費用 ) 費用。
本篇之研究結論與肉雞業者之維生素添加使用量所得到的結果相吻合,在輕微的緊迫環境下,只要一般的平均維生素添加量,就能夠有很好的獲利性。由獲利性的計算方式也同時指出,在所有的緊迫層面下,NRC 的營養建議用量只能取得最低的獲利性,唯有添加維生素才能獲取最高的投資報酬率。無論如何,當維生素的添加達到最高量 ( HI - 5% ) 的時候,才可獲得最大的獲利率。
縱然如此,還有幾項疑點是研究團體尚不能理解的:
1)維生素的需求與環境及疾病的緊迫有直接的關係。常處於緊迫狀態下的商業肉雞之維生素需求量較處於無菌環境下高於 NRC 營養建議量的 2 ~ 10 倍。
2)藉由維持其他維生素達到 NRC 的標準,研究人員未測量被探討的某種維生素的需求性,但會測量阻礙較高獲利率之多數的限制維生素的作用力。
此外,由於一直沒有新的報告發表,因此有些維生素的需求量就一直重覆不斷的從 1944 年 NRC 的營養標準來拷貝使用。我們應該弄清楚一件事實就是,由過去幾十年前所認定的營養建議標準其實早已不符合現今家禽的需求,且肉雞業者也不應該誤以為 1944 及/或 1994 年的 NRC 營養標準能夠符合現今家禽的需求。NRC 所以發表各種經濟動物 ( 例如肉雞 ) 營養需求量的目的,並不只單單是針對實驗動物而做的,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夠提供肉雞業者一個參考數據,以便取得理想的飼養獲利率。因此,家禽營養小組委員會應主導豬隻營養小組委員會並與肉雞業者共同研究現今家禽獲利生產的營養需求量。若是某些委員會的成員對於實驗雞隻的需求有極強烈的負荷感,則兩者 ( 實驗室及現場 ) 之飼養需求量,可支持實驗室及現場生產的研究。
水解分離大豆蛋白可部份取代乳品
以脫脂奶粉或乳清及大豆蛋白 ( 取自水解分離大豆蛋白或加熱大豆澱粉 ) 混合物作為仔牛之代奶品源,並餵飼一月齡仔牛 101 天,以評估代奶品的效用。其中分離大豆蛋白及加熱大豆澱粉的蛋白質含量分別為 56% 及 72%。
於實驗第 9 ~ 14 天及 65 ~ 70 天測量飼料組成之可消化率。並以瘤胃酸鹼值、血漿三酸甘油脂及葡萄糖濃度的動力學,及茂醛糖的吸收性來評估仔牛的消化功能。同時,也將抗體產生的狀況記錄下來。
實驗結果顯示,對照組及以分離大豆蛋白為主之實驗飼糧的生長表現與屠體特性最為理想,其中有部份原因是因為蛋白質具高表面消化率,且使用分離大豆蛋白,不會發生抗體合成作用。反之,大豆澱粉的蛋白質之消化性較低且免疫反應也較高。
採食不同飼糧後 2.5 小時,瘤胃內的酸鹼值,並沒有多大差異;因此,瘤胃內的酸鹼值不受飼糧的不同所影響。此外,採食後,血漿三酸甘油脂及葡萄糖濃度的改變,可能與大豆為基底之兩組飼糧缺乏皺胃凝塊的特性有關。而血漿中茂醛糖濃度的變異與飼糧及仔牛年齡則呈些微相關。
從結果可知,水解大豆蛋白質可作為肉牛犢的優良代乳品,且其取代量最少可達所攝取蛋白質的一半量。
初乳加入大豆胰蛋白酵素抑制因子可改善仔牛之免疫力
由新生動物,尤其是出生 12 小時的仔牛,所分泌的胰蛋白酵素會降低來自初乳之免疫球蛋白的吸收並增加被動免疫移轉的失敗率。
在一項相關實驗中,使用 48 頭 Jersey 仔牛進行 2×2 之複因子處理。於最先的餵養方式及最初的飼養時間 ( 出生 0.65 或 12 個鐘頭時 ) 將 0 g 或 1 g 之大豆胰蛋白酵素抑制因子加入一公升的母乳初乳內;第二次乳飼養則於最初餵飼之後 12 小時給予,以評估大豆胰蛋白酵素抑制因子對仔牛免疫力的影響。
從母乳初乳取出 1 g 作放射性免疫擴散分析,並以放射性胰蛋白酵素擴散法分析母乳初乳之胰蛋白酵素抑制因子。血液採樣方式如下:於初次餵飼後之 0、12、24 及 48 小時,由仔牛的頸靜脈採取血樣,並分析血清之 IgG 及 IgM 值。結果顯示,無論第初次餵飼的年齡如何,額外胰蛋白酵素抑制因子的添加,可提高血清之 1 g 及總血清蛋白濃度。
餵與胰蛋白酵素抑制因子後,血清之 IgG 及 IgM 濃度分別增加 16% 及 30%。此外,第一次餵飼的年齡並不會影響血清之 IgG 及 IgM 濃度。因此,初乳額外添加胰蛋白酵素抑制因子,有助於改善新生 Jeresy 仔牛之被免疫的移轉力。
中國畜牧雜誌第五十五冊合訂本
1996年一月號至1996年六月號
第 28 卷 (96) 第 3 期 ( 35 ~ 40 )
Copyright © 1998
茂群峪畜牧網. 本網站圖文係屬茂群峪有限公司,內文之版權為該雜誌社所有,非經本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