燻煙鴨排之加工技術
黃加成
台灣省畜產試驗所
一、前 言
鴨一向為我國沿海省分普遍飼養的水禽,本省四面環海,河川溪流亦多,養鴨早期即為農家主要副業。近年來由於養鴨科技的進步,所育成之白色羽毛肉鴨,屠體豐碩,肉質良好,為外銷的主要禽肉。
養鴨事業近年來已漸趨企業化經營,依農業年報 ( 1994 ) 統計,民國 82 年本省肉鴨生產約達五千四百餘萬隻,年屠宰量達四千三百五十四萬多隻,生產總值約新台幣三十四億八千三百多萬元,產值居農產品第十位,由此顯見其對農村經劑繁榮之貢獻。
綜觀,本省鴨肉外銷以生鮮冷凍肉為主,國內之鴨肉加工也只侷限於一些傳統式製品,如板鴨、鹽水鴨或烤鴨等,其他的加工製品則甚少見。且製品多屬地方特產,其加工方法均仰賴師徒相傳、墨守成規,其品質及製造技術鮮有改進。近年來養鴨事業蓬勃發展,家禽電宰廠如雨後春筍普遍設立,鴨屠宰更進入機械化作業,為因應養鴨產業迅速發展及社會生活型態的變遷與需求,簡速即食食品的開發製造更是潮流所趨。因此,提高鴨肉加工利用,促進鴨肉消費,進而拓展外銷市場,以提高農民收益乃是刻不容緩之課題。有鑑於此,積極研發鴨肉之加工新產品,應用現代化之肉品加工技術,藉按摩 ( massaging ) 或滾打 ( tumbling ) 技術改善製品之品質與質地,以開發一些高品質之即食鴨肉加工品,其肉質柔嫩、風味佳美,且異於傳統的即食鴨肉製品,增加鴨肉產品多元化及附加價值,以供消費需求。因此,利用鴨胸肉研製了美味可口的燻煙鴨排,茲簡述其加工技術與品質性狀,供業者參考應用,以提高鴨肉之加工利用性,增進農民養鴨收益。
二、加工製造
燻煙鴨排在加工製造時之品管要點及方法簡述如下:
(一)原料肉選擇:
選擇健康、無病、肥滿豐碩,成熟度適當之鴨隻,依正常屠宰作業規範屠宰,屠體並經獸醫師檢查合格,快速冷卻至中心溫度 5℃以下為優,外觀清潔,無殘毛或瘀血斑點。
(二)去骨整型:
將屠體,分別取下兩邊胸肉,製造時應詳加檢查,去除肉中殘留的碎骨、筋腱及週邊多餘脂肪。
(三)調製醃漬液:
依原料肉重 100%計算,將配料以均質機混合均勻成醃漬液,其配方例如表 1。
表 1. 燻煙鴨排之配方例
配 料 |
% |
食鹽 亞硝酸鈉 味精 糖 聚合磷酸鹽 香辛料 異抗壞血酸鈉 已二烯酸鉀 單離黃豆蛋白或水解乳清蛋白 米酒 水 |
1.50 0.01 0.50 1.00 0.20 0.35 0.05 0.20 2.00 3.00 17.00 |
*:以原料肉重 100%計算。
(四)滾動按摩作業:
將原料肉與醃漬液同置於滾動按摩機內,約以 15 rpm 之滾動速率,行間歇式滾動按摩,其目的在促進醃漬速率,並有助於肉質之柔嫩性。滴打作業應在冷藏庫進行,以避免肉溫上升,影響品質,並可防止細菌之增殖。
(五)醃漬:
經滾打後,在冷藏庫 ( 5℃以下 ) 經 12 ~ 24 小時醃漬。
(六)乾燥、燻煙、蒸煮:
醃漬後之鴨肉,經掛吊並移入乾燥燻煙機內,進行乾燥、燻煙、蒸煮。其操作條件先以 40℃熟成發色 45 分,緊接著以 45 ~ 50℃乾燥 60 分,60℃燻煙 80 分,以 75 ~ 80℃蒸煮至中心溫度達 73℃,爾後再以 60℃烘烤 20 分,即可製得外觀呈金黃色,風味良好的鴨排製品。
(七)冷卻、包裝、貯藏:
加工完成時之製品,首先以冷風吹動使之冷卻,而後再移入冷藏庫中使冷卻達肉中心溫度 5℃以下,並以積層包裝袋行真空包裝後,製品於 3℃保存四週,其品質仍保良好,如以冷凍保存三個月,其風味及品質也無顯著變化。
三、燻煙鴨排之品質性狀
利用櫻桃谷鴨胸肉所製之鴨排,平均製成率約 80 ~ 82%時,其一般化學組成分,則水分約 54 ~ 55%、蛋白質約 19%、脂肪約 21 ~ 22%。製品之水活性約達 0.97,顯見此製品需良好包裝及低溫冷藏下,才可確保品質安定性。此製品以真空包裝在 3℃經 7 週貯藏時,總生菌數,乳酸菌數及腸內菌似無增加現象,其脂肪酸敗值 ( TBA ) 及揮發性鹽基態氮 ( VBN ) 隨貯藏時間有微量增加,但製品之質地、色澤與風味乃保良好,並無腐敗變質的現象。省畜試所已將此燻煙鴨排之加工技術成功地技術轉移給廠商生產,目前年產量達 1,600 多公噸,且外銷量達 750 公噸以上,此製品頗受國人及日本市場的愛好。因此燻煙鴨排之研發推廣可促進鴨肉產銷,提高鴨肉經濟利用價值,並有助於降低將來我國加入 GATT 後對養鴨產業的衝擊性,增進農民養鴨收益不少。
( 農情專訊第 152 期 )
中國畜牧雜誌第五十四冊合訂本
1995年七月號至1995年十二月號
第 27 卷 (95) 第 11 期 ( 73 ~ 75 )
Copyright © 1998
茂群峪畜牧網. 本網站圖文係屬茂群峪有限公司,內文之版權為該雜誌社所有,非經本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