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隻體內外寄生蟲之防治
(二)
林孫權
國立屏東技術學院獸醫系
犬毛囊蟲
寄生於犬隻毛囊及皮脂腺之昆蟲引起皮膚炎。
一、構造
(一)身體可分為頭、胸、腹。
(二)胸部有四對腳。
(三)腹部有許多個橫紋。
(四)雄蟲 220 ~ 250×45 μ。
(五)雌蟲 250 ~ 300×45μ。
二、感染方式
接觸罹病動物傳染所致。
通常大多由母犬於授乳時短時間內 ( 16小時 ) 之皮膚接觸,可造成 100%之感染率。
三、症狀
(一)寄生於毛囊或皮脂腺,以脂腺為食物,通常無症狀。
(二)好發部位體表:跟及口周圍之皮膚,前肢及下腹部。此外,體內、淋巴結、血液或內臟,有人認為亦可感染本蟲。
(三)分二型
1.皮屑型:單純毛囊產生無丘疹,並無皮膚癢痛感,呈丘疹。
2.膿胞型:與化膿菌通常為葡萄球菌,有時β鏈球菌合併感染造成之劇癢、血痂放出惡臭未治癒者成為慢性型而變成液質。
四、診斷
(一)病變分佈 (二)蟲體鑑定。
五、治療
(一) 0.5 ~ 1%硫化鉀溶液藥浴。
(二)除蟲菊 10 ~ 20%軟膏。
(三)Amitra 噴霧。
(四)Ivermectin 注射。
(五)Rotenone. Ronnel. Cythioate , Benzyl benzoate 等藥物,局部病變以軟膏治療之,全身性病變便容易治療之。
(六)治療很難徹底,有時治療需達到一年之久。
(七)母狗有臨床症狀要去勢,沒有臨床症狀者可配種。
(八)預防避免接觸有病動物。
穿孔疥癬蟲
引起皮膚病中最劇癢之皮膚病。
一、生活史
可分為幼蟲、蛹、成蟲等期,各期皆有不同蟲道,蟲道長度有數 mm 或數 cm 者,雌成蟲道最長,引起劇癢之因,雌蟲之蟲道內含排泄物,蟲卵及卵孵化後之幼蟲。
二、感染方式
接觸感染。
三、症狀
(一)為所有皮膚病中最劇癢者。
(二)好發部位為前肢肘部、趾部、耳及軀體本部。
(三)急性:患部呈粟粒狀多發性紅疹、丘疹最後形成出血性痂皮。
(四)慢性:脫水、表皮肥厚皮膚呈皺襞。
四、診斷
刮取新鮮患部皮膚加上 10 ~ 20% KOH 溶液顯微鏡檢查之。
五、治療
(一)Amitraz
(二)benzyl benzoate
(三)Ivermectin
(四)lime water
(五)lindane
(六)phosmet
(七)ronnel
(八)rotenone
六、預防
(一)犬舍保持乾淨。
(二)避免與患本病病犬接觸。
耳疥癬蟲
寄生於外耳道之昆蟲引起耳炎。
一、生活史
(一)本蟲可分卵、幼蟲、第 1 蛹、第 2 蛹、及成蟲等五期。
(二)卵孵化後每階段幼蟲前 3 ~ 5日採食後休止採食 24 小時,隨即發育成另一期。
(三)在犬隻耳道內發育之發育期為期 3 週。
(四)成蟲腳 4 附,生存期約 2 個月。
二、習性
通常本蟲吸取耳道痂皮或淋巴液為營養,並不會穿入耳道皮膚。
三、感染方式
(一)接觸傳染。
(二)秋—冬—春季感染率高。
(三)1 歲以內年輕犬隻感染率高。
(四)垂耳或長毛種感染率高。
四、症狀
(一)可分三期
第一期:耳之搔癢,因緊迫食慾減退精神不佳。
第二期:耳道、耳垢乾性暗褐色,有時滲出黃白色惡臭液。
第三期:第二期病變下來即為第三期。
(二)本症有時有內耳半規管障礙之症狀。
五、診斷
(一)全身的診斷:耳肢反射診斷。
(二)局部的診斷:耳翼觀察白色幼蟲。
六、治療及預防
(一)0.12% ~ 10% rotenone
(二)200 ~ 500 倍 trichlorfon ( Neguvon )
(三)2 ~ 10% chlordane
(四)2 ~ 10% pyrethrine ( 除蟲菊粉 )
(五)20 ~ 40% benzyl benzoate
(六)內服藥 Cythioate 用 2 ~ 3日,7 ~ 10 日再用。
(七)合併感染細菌時應使用抗過敏劑、消炎酵素、乾燥劑、複方 B 群維生素、潰瘍修護劑。
中國畜牧雜誌第五十四冊合訂本
1995年七月號至1995年十二月號
第 27 卷 (95) 第 9 期 ( 102 ~ 104 )
Copyright © 1998
茂群峪畜牧網. 本網站圖文係屬茂群峪有限公司,內文之版權為該雜誌社所有,非經本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