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養豬事業之演變

黃清松

 

  在台灣整體經濟發展史上,養豬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其從農村副業開始,規模自小而大,營運由虧轉盈,歷經艱難摸索,克服諸多困阻,不斷提昇生產技術,改進管理方式,才能在短短的廿餘年間,一躍超過稻米而居農業產值之首位。省內豬肉不但自給自足,更大量外銷賺取外匯,對平衡貿易逆差、帶動上下游相關事業發展、創造投資環境與就業機會等貢獻至鉅。目前,養豬業正面臨貿易國際化、自由化的嚴苛挑戰,相關農業政策亦大幅修正以資因應,當此瞬息迴變之際,特將數十年間養豬事業之演變述說如後。

經營型態與規模之演變

  早期農家養豬多屬農村副業,係以儲蓄及取得有機肥為主要目的,多採自家下腳食品餵飼豬隻,供自家或近鄰婚喪喜慶之用。民國 41 年,台糖公司首開專業化養豬之先河,成立種畜場、繁殖場及肥豬場,目的即為了有效利用製糖副產物養豬,並生產廄肥以改善蔗園地力;更自民國 55 年起,建立一貫作業養豬場,有系統地自仔豬生產一直飼養至肉豬上市,奠定了企業化大規模養豬之基礎。自此,民間養豬事業開始萌芽茁壯,逐漸轉變為收集下腳食品配合混合飼料之小型專業養豬戶或農漁牧綜合養豬形態,以市集或家畜市場為銷售對象;更進而發展到目前完全以混合飼料飼養之專業大養豬戶及企業化養豬戶,以家畜市場及外銷肉品加工廠為銷售對象。

  近二十餘年來養豬戶數減少 94.5%,民國 82 年之平均每戶飼養頭數則較民國 60 年增加 57.1 倍,經營型態已完全走向商業化的專業飼養模式。飼養規模在 1000 頭以下之養豬戶數逐年遞減,較民國 65 年減少 92.1%;而 1000 頭以上之養豬戶則增加 15.1 倍。由此養豬規模結構變動觀之,中、小規模養豬戶漸因政府注重養豬廢水之處理而致成本增高,在不符經濟規模、獲利較小之衝擊下而漸遭縮減淘汰,而企業化大型養豬場則因長期穩定獲利,已成為目前之生產主力。

豬隻品種之改良

  台灣本地種豬來自閩、粵兩省,以桃園、頂雙溪、美濃三豬種最為著稱。在民國 41 至 50 年間,以本地種豬與日據時代所引進之盤克夏與中型約克夏為基礎,進行雜交豬之生產。而後,自民國 49 年起陸續引進國外新品種,如漢布夏、約克夏、杜洛克、藍瑞斯、明尼蘇達二號、大白豬及比利華等,進行各項比較試驗。至民國 57 年,始確認 LYD 為最佳三品種雜交肉豬組合 ( 本省及世界各國現多採用 ),而部份品種亦因性能不佳而漸遭淘汰。

  自三品種雜交制度獲得成功以來,產、官、學界仍不斷聯合致力於豬種改良工作,大力推動人工授精、種豬登錄、公豬性能檢定與拍賣制度、豬場評鑑及建立國家核心豬群等工作。迄今,業界仍多維持以 L、Y 二品種雜交為母系,D 為父系之三品種雜交肉豬生產模式。目前以 75% L×25% Y,即 LYL 亦為業界廣泛採行之母系組合,但最佳肉豬品種組合仍為 LYD。

飼養管理技術之發展

  四十年來,豬隻飼養管理技術之發展實為國內養豬業的最大成就,其不僅造就了台灣養豬事業的快速發展,更帶動全省畜牧及相關產業之蓬勃與繁榮。

  飼料營養方面:早期小農副業時多用餿水、殘肴加甘薯 ( 葉 ) 養豬,當時豬隻生長緩慢,一年餘才達到 70 公斤。自民國 41 年起,台糖公司開始利用製糖副產物 ( 如糖蜜、酵母等 ),配合米糠、甘薯簽及大豆餅混拌養豬;續為謀求飼養效率之改善,漸次改用玉米、豆粉為原料,發展半完全混合飼料;而後,演進為現行之玉米、黃豆、麩皮、礦物質、維生素加微量元素等的完全混合飼料。未來,飼料配方將因應市場需求與喜好性予以機動調整,以生產符合消費者需求之豬肉產品。

  飼養管理模式方面:從最早之放牧或半放牧方式,發展至目前依豬隻生理及營養需求進行階段式飼養管理,即自待配、懷孕、分娩、保育、生長以至肥育,依序給予不同之管理與營養,此種分段作業模式大幅縮短了飼養時間,提昇產量及改善豬隻品質。未來為繼續因應勞力短缺、環保要求及降低生產成本之要求,飼養模式應朝向豬群批次管理模式以尋求突破。

  飼養設備方面:由早先完全憑藉人力餵養豬隻,進而逐步購置機械器具以節省人工。近年來,由於勞工難覓、薪資高漲及環保要求等衝擊,使大規模之企業化養豬場紛紛增添半自動或全自動化之沖洗、消毒及飼料輸飼設備,並進而朝向電腦化管理系統設備方面發展,以提昇資料管理之效率與品質。

對農村經濟貢獻之演變

  過去數十年間,稻米向來是台灣的首要農產品,在台灣農村經濟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自民國 40 年以來,豬隻一直是僅次於稻米的主要農產品,唯自民國 75 年起,養豬始超越稻米躍居農業產值之首位,至 82 年已佔總農業產值之 25%。

  整體而言,近十二年來養豬事業除有四年呈現虧損外,均大有盈餘,對農村經濟之貢獻至為重大。不但豬肉自給自足,尚可大量外銷,十餘年來在日本市場上屢屢超越美、加、丹麥等國而位居進口列國之首,每年為我國賺取十億美元以上的外匯,且因養豬業亦需自美國進口大量飼料原料,故其對平衡我國對美、對日之貿易收支裨益良多,奠定了台灣經濟奇蹟之基礎。

  由於養豬事業持續發達,豬肉消費量自民國 50 年以來逐年增加,且長居各類禽畜產品第一位,供應農村人民充足的蛋白質營養,保存農村勞力,對農村經濟亦有間接幫助。

豬隻疾病之演變

  台灣氣候高溫多濕,豬隻飼養密度又大,病原體極易繁衍傳染,若豬場一旦感染疾病,必對養豬利潤構成巨大之威脅,故此,豬隻疾病已成為養豬業者所公認最可怕的敵人,與養豬事業之成敗攸戚相關。

  多年以來,台灣似已集豬病之大成。由早期單純之細菌性或病毒性疾病感染,逐漸發展為多種疾病單一或混合感染及不明疾病潛在感染現象,嚴重影響豬場正常運作,甚不乏已有因疾病而關場休業的例子。目前,大多數豬隻之罹病情形多由病毒性疾病肇始 ( 如藍耳病、假性狂犬病、傳染性胃腸炎等 ),而後併發細菌性疾病 ( 如嗜血桿菌症、沙門氏桿菌症、多發性漿膜炎、大腸桿菌症、巴氏桿菌症等 ),豬隻在多重打擊下,常有死亡率暴增之情形發生,令業者甚為恐慌。

  而早期的疾病防治工作多屬被動之個別對症治療方式,常在疾病發生後才予以緊急處理,此法之治療時程較長且難以避免損失。有鑑於此,逐步加強免疫與治療工作之結合、落實豬隻群體治療之保健觀念、徹底實施「全進全出」式飼養管理制度、及建立豬病防治預警與環境衛生監測制度等,已成為今日疫病防治之主流。但目前豬病防治工作仍面臨諸多困難,包括:

  1.長期以來濫用抗生素,致藥效減低或病原菌產生抗藥性。

  2.多種病原合併感染或二次、多次感染。

  3.受病毒性疾病潛在影響,致藥物防治效果不彰,或因免疫系統遭到破壞影響豬隻抗病力。

  4.豬場密集,疾病傳播迅速。

  5.人力短缺、個別對症治療不易。

  因此,各養豬場須依自場狀況訂定妥善的獸醫防治計畫模式,由獸醫專人負責,定期追蹤豬病疫情,檢測母豬體內病毒力價的變化,而機動調變免疫與給藥之措施,並建立豬舍環境衛生品質 ( 如空氣、風速、溫度、濕度、水及飼料等 ) 之數據化評估標準,使豬隻能在健康的環境中健康地生長,發揮出其應有之生長性能。

養豬場環保觀念之演變

  在早期養豬尚屬農村副業或規模尚小時,豬隻均圈養在自家後院或鄰近區域,根本無所謂之環保觀念。但養豬原本即為高污染性產業,隨著養豬業的蓬勃發展,飼養規模逐漸擴大,再加上台灣地狹人稠,養豬密度亦高,污染情形自然益發嚴重,逐漸成為環保抗爭之顯著目標,因此在環保意識高漲的今天,養豬場污染防治工作之重要性不言可喻。

  有鑑於此,政府也訂定相關法令政策來積極推動輔導各養豬場進行豬糞尿處理工作。目前,國內規模 2000 頭以上受環保列管之養豬戶已有 83.9%,1000 頭以上者有 97.9%,500 ~ 1000 頭者有 91.7%均已設置糞尿處理設備。

  豬糞尿處理設備及流程設計在發展過程中亦歷經諸多變革,有豬糞尿一級處理 ( 僅固液分離 )、活性污泥法、厭氣發酵法、生物發酵床法、及台糖公司研發之兼曝氣二級處理法等。兼曝氣二級處理法具有投資少、運轉費用低、操作維修容易、處理效果佳、污泥少等優點,處理後水質均能符合政府放流水標準,已全面推廣台糖公司所屬各養豬場使用。

  除將糞尿廢水予以妥善處理外,近來空氣污染防治與生物性廢棄物之處理亦成為眾所矚目之課題。由於豬隻本身及廢污處理場所特有之氣味雖非有害,但深為人所厭惡詬病,所以台糖公司已大力推動豬場公園化,在豬場周邊廣植花木,如桂化、桉樹、樟樹、玉蘭花等芳香性樹種,以吸收過濾臭氣,並噴灑除臭劑、芳香劑,並著手研發環保飼料配方以資因應。

  前些日子所爆發之病死豬事件亦造成社會上不小的震撼,使鮮受注目之生物性廢棄物處理之問題再次受到重視,台糖公司自行研發之高壓蒸煮鍋已可將新鮮胎衣、事故豬等廢棄物經加壓蒸煮、徹底消滅病原後,再回收做為良好蛋白質飼料供豬隻食用。

政府養豬政策之變遷

  在民國 52 年以前養豬多屬農村副業,政府並未設立明令政策推動。而後,為加速農村建設,政府開始推動綜合性養豬計劃,並自 57 年起決定 LYD 三品種雜交生產方式,奠定了日後台灣養豬業之發展基礎。

  民國 60 ~ 68 年間可謂為養豬政策之發展階段;政府不但積極籌設養豬專業區,鼓勵增產,更在 64 年開始辦理種豬登錄及種豬性能檢定,並大幅引進洋種豬,推動三品種雜交生產方式及採用商用配合飼料養豬。此時,養豬規模與頭數均逐漸擴大,但因毛豬產銷制度尚未建立,致使 68 年時發生豬源嚴重過剩及豬價暴跌之危機,而後政府動用基金收購毛豬才渡過危機。

  而後,農政單位為穩定豬價,於 69 年 5 月實施「毛豬產銷調節方案」,採「內銷為主,外銷為輔」之原則,並編列毛豬價格安定基金予以機動支應。續推動多項毛豬產銷調節措施,如管制大養豬場頭數及規範其以供應外銷市場為主、實施種母豬淘汰、建立產銷管道及種豬供應體系,並於 73 年設立國家核心種豬場,致力提高飼料營養與飼養管理技術,使產能大幅改善,提增養豬戶之經營利潤,使養豬業投資者趨之若騭,造成另一次的產銷失衡與嚴重的養豬污染問題。

  為有效解決養豬頭數不斷增加及養豬公害的問題,農政單位於 80 年 7 月開始實施「養豬政策調整方案」,為期六年,以「自給自足、逐年減少頭數」為政策,各項養豬輔導措施均以解決養豬污染、建全產銷管道、實施計劃生產與契約供銷、提昇養豬技術及降低毛豬產銷成本為主要目標。

養豬業目前面臨的問題與未來走向

  在當前環境下,台灣養豬產業欲求生存,必須與農業整體發展、農村規劃、環保生態及國家經濟建設等工作緊密配合。目前養豬業所面臨的問題如次:

  1.生產效率出現衰退跡象,需強化經營管理,致力改善飼養環境與設備,以提昇豬隻性能。

  2.環保意識之高度擴張與抗爭壓力使養豬業者窮於應付,疲於奔命。由於未來本省人口密度仍持續增加,養豬污染與臭味防治的問題將日益受到重視,養豬業必須面臨更嚴苛的考驗。

  3.毛豬產銷管道與調節途徑仍需加強,且目前養豬業過度依賴日本市場,如何合理穩定維持豬價將成為重要之努力目標。

  4.加入 GATT 後,在貿易國際化、自由化之衝擊聲中,本省農業生產將面臨經營效率、生存競爭及生產環境惡化等切身問題,養豬業者為提高產品競爭力,生產高品質且附加價值高之精緻產品,並兼顧生態環境之維護,應將勞力密集的畜牧生產調整為技術密集之科技農業,才能因應未來農業之新潮流。

  本省養豬產業發展迄今,由於主客觀因素之改變,已朝大規模、自動化、企業化之經營型態發展,未來隨著畜牧、環保及建管等相關法令的日趨嚴格管制,再加上土地、人工成本的持續增加及加入 GATT 之衝擊,養豬產業將面臨脫胎換骨之全面轉型與改革。故此,養豬業者應儘速自我調適,在政府輔導下做好污染防治工作,在不增加飼養頭數的原則下,提高單位產能與產品品質,確保產品安全衛生,降低生產成本,使養豬產業真正成為一個零污染、健康的永續產業。

 

中國畜牧雜誌第五十四冊合訂本

1995年七月號至1995年十二月號

第 27 卷 (95) 第 8 期 ( 61 ~ 66 )

 

 

 

 

 

 

 

 

 

Copyright © 1998 茂群峪畜牧網. 本網站圖文係屬茂群峪有限公司,內文之版權為該雜誌社所有,非經本公司
及該雜誌社正式書面同意,不得將全部或部分內容,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   ※ 最佳解析度 800x600
Copyright © 1998 Miobuffer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reproduction is prohibited. All trademarks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