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的危害與預防
楊天樹
台灣養豬科學研究所應用生物系
緊迫的定義與其影響
「緊迫」是一種有形的狀態也是一種無形的形勢。在物理上緊迫是對某一系統或物體的壓力、張力、或是其他外加的力量;在生理上則是可造成情緒干擾或體能失衡的環境情況。緊迫亦稱為「逆境」,因為其都為一種負面的衝擊。對生物而言,緊迫可直接或間接地造成行為、體能的異常或疾病。一般人常患的胃潰瘍、高血壓及心肌梗塞等多半與緊迫有關;一些反常的行為諸如酗酒、貪食、服用迷幻藥等亦都是因為緊迫而導致的逃避現象。
造成緊迫的因子稱為「緊迫元」,其分為體內產生的所謂「內源性」,以及體外賦與的稱為「外源性」。緊迫元於是包括飢餓、口渴、過勞、環境高溫與低溫、或是其他可造成心理或生理失調的任何動作或事件。所以緊迫元可以是一項物理刺激,亦可是一種氣氛和感覺。
適應是生物對緊迫元的一種迴避或調整反應。這種反應係為綜合性的生理變化,涉及全身的器官和系統。體能依緊迫狀況可選擇性地變更,希望能減少代謝上的負荷或傷害而求生存。適應可因經驗、學習、生理條件、時間、遺傳、年齡、健康、營養、作習週期及心理狀態或社會條件而有差別。
家豬是高等動物,其從出生起經生長、發育至屠宰上市都會經歷不同程度的逆境和緊迫,而產生心理或生理的失衡。飼養期中輕微和短暫的緊迫,不會造成負面的影響,反可充實在狹窄空間內單調的生活。然而,持續、頻繁及劇烈的飼養緊迫,常因超過生理調適能力而必須犧牲其他體能而求適應,最後可造成行為異常、發育不良、疾病叢生或甚至死亡的後果。出售肉豬時和屠宰前的緊迫更是密集而強烈,可造成休克死亡或水樣肉的屠體,而使業者蒙受重大的經濟損失。水樣肉非但外觀不佳、品質不良,不適以新鮮豬肉販售之外,即使是充為加工原料肉,亦因肌纖維變性而不宜。
豬肉生產中預防緊迫發生
養豬可視為轉換能量的過程,是一種將飼料轉換成豬肉和其他相關產品的作業。在這轉換過程中,任何的誤失都可影響產品的品質或生產的效率。而所有的誤失都可說是一種緊迫,不管是以營養性、環境性、病源性、及心理性來歸類。若以時間來分別,緊迫又可劃分為飼養管理期和出豬屠宰時。減少緊迫所應遵守的事項,試舉如下:
(一)注意飼養管理的緊迫
1.淘汰緊迫敏感豬,清除豬群中隱性緊迫敏感基因。
2.保持營養均衡,注意硒、維生素 E 的需求。
3.降低環境 ( 氣溫、社會 ) 的變化,維持規律而持續的作業。
4.注意衛生保健,預防疾病發生。
5.尊重正常行為表現、關懷動物福祉。
(二)減少出豬時的緊迫
1.減少混群機會,避免鞭打,採雙行通道移進,儘量向陰驅趕。
2.屠前三天忌餵高碳水化合物飼料,屠前廿四小時禁食,充分供應清水。
3.降低運輸緊迫 ( 遮陽、散熱、防滑、短程、平穩及避免戒鬥 )。
4.預防上下豬隻時發生任何傷害 ( 扭傷、骨折 )。
5.卸豬後在繫留區內休息一至四小時,並充分供應飲水,保持涼快。
(三)降低屠宰時的緊迫
1.選擇優良隔欄設計驅趕豬群至屠宰區,勿用電棒刺激。
2.利用電流 ( 280 ~ 300 V,1.25 Amp ) 或二氧化碳致昏後屠殺,忌用棒擊或槍擊致昏。
3.致昏後四肢抽搐,避免踢及硬物 ( 地面、牆壁等 )。
4.儘快放血致死,勿拖延至恢復知覺。
5.迅速冷卻屠體,儘快細部分切。
結 論
產生緊迫的原因主要是人為的疏失,僅有少部分才是因氣候或由環境所造成。飼養管理期的緊迫,家豬還有時間與機會調整其生理機制以便適應;然而在售豬和屠宰時,因為緊迫密集而強烈且未曾經歷,家豬在陌生、無助的環境下,無機會也無緩衝時間來學習和適應,其生理功能必需動員至極限,以應付不確定的未來。這種因緊迫產生的所謂「激應反應」,原是生物的本能,但是豬隻在這種精神亢進、代謝高旺的狀況下屠宰,其屠體肉質自是不良。減少緊迫,尤其是在售豬和屠宰時,有其經濟上的需要。此外,在講求保護動物的文明社會內,任何人為的不適宜措施或緊迫,都會落人口實,甚可能遭到經濟上的抵制與報復。仁心愛物本是國人的美德,在養豬上當然也該處處發揮,即為提高生產效益、提高收入而努力,也為動物福祉、尊重生命而盡心。
( 84年度養豬班飼養管理研討會 )
中國畜牧雜誌第五十四冊合訂本
1995年七月號至1995年十二月號
第 27 卷 (95) 第 7 期 ( 26 ~ 28 )
Copyright © 1998
茂群峪畜牧網. 本網站圖文係屬茂群峪有限公司,內文之版權為該雜誌社所有,非經本公司